分享

仔猪水肿病的简易疗法

 有君生活 2016-09-06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致死性肠毒血症。主要以全身水肿和神经症状为特征,表现为四肢运动障碍、行走无力、瘫痪、眼睑、肛门水肿、体温下降,叫声嘶哑;潜伏期很短,病程为23 d,死亡率较高。慢性发病猪出现精神萎靡,厌食,盲目行走或转圈,摇晃,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触之惊叫,口吐白沫,体温升高,心跳加快;眼睑、脸部、头部、颈部、胸腹、耳部等发生水肿。急性病猪56 h即死亡。


1 流行特点


1)本病有时突然发病,病程短;(2)本病有时仅有12头发生猝死,同窝其他仔猪或症状轻微或无症状;(3)临近发病群的仔猪群不一定发病,而距离较远的仔猪群却可能突然发病;(4)本病主要发生于615周龄断奶后的仔猪,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5)发病多见于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6)疾病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等有关。


2 发病机理


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就有少量存在于仔猪肠道内,但在哺乳期间并不致病。在适当诱因(如断奶、饲料突变、天气变化等)的作用下,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胃肠功能紊乱,肠内的微生态平衡破坏,促进了溶血性大肠杆菌在仔猪肠道内不断繁殖,产生毒素;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逐渐在仔猪体内积聚,引起毒血症;毒素积聚到一定程度,就引起仔猪发病,导致死亡。


3 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无任何临床表现突然发病死亡;而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猪突然表现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眼睑、头部、下颌间发生水肿,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水肿。患畜病初表现兴奋,共济失调,转圈、痉挛等神经症状,行走时摇摆不定,步态不稳;后期卧地不起骚动不安,最后嗜睡或昏迷。病猪叫声嘶哑,眼睑高度肿胀,四肢下部及两耳发紫;体表淋巴结肿大;呼吸急促,后期张口呼吸,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4 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变化不明显或不见病变,急性型和慢性型基本相似。典型的病理变化在胃壁与肠系膜;胃水肿最常见于大弯部和贲门部,水肿部位明显变厚,切面见肌层和粘膜之间有无色透明的胶冻样水肿液,胃底弥漫性出血;肠系膜特别是结肠系膜和小肠系膜胶冻样水肿,全身淋巴肿大,切面湿润多汁;各实质脏器有出血点或斑;胸腹腔积液。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即可确诊。


6 简易治疗


首先,隔离病猪,搞好猪舍卫生,每天清理、冲洗粪尿3次,同时,严格消毒3次。做到圈舍内不积粪便,不存污水;其次是改变饲料和饲喂量,即立即停喂配合饲料,每天仅投给青绿多汁饲料和麸皮,注意仅喂给6成饱即可,同时,多饮水,3 d以后便停止死亡,5 d以后再逐步恢复正常饲喂。注意清洁卫生,一般没有复发。


7 病例介绍


2009年及2010年保山某监狱猪场及隆阳区某养殖大户的仔猪先后发病数十头,采用简易方法处理,很快控制了病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


8 体会


实践证明,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身体强壮、营养良好的仔猪。原因是卫生清洁不良,采食了过高、过多的淀粉饲料和富含蛋白质精料而引发的。由于断奶仔猪胃肠道消化机能发育不完全,胃酸分泌量少,各种蛋白酶的活性低,当胃肠道接受很多浓厚的优质饲料时,在胃肠道内会发生异常发酵并产生有害物质,导致消化机能紊乱。在抵抗力减弱时,致病的溶血性大肠埃希氏菌乘机侵入,并大量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的毒素而致病。本治疗方法的关键是解决胃肠道的“培养基”问题和减毒排毒问题,其比传统治疗法简便、有效。在采用简易法治疗的同时,适当加入通便、利尿药及维生素E-硒粉疗效可能更佳。

来源:畜牧兽医联盟,作者:杨国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