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昵称13572409 2016-09-06

1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王1



大意如下:

这里所说的道,是可以遵行的,但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道;道这个名,可以认为它是个名,但它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名。作为万物创始的“始”它是无名的(在未有万物之前是无名的),万物生成后成为万物之“母”,才有了名。这些奥妙必须在无欲的状态下才能体察,而要在有欲的状态下才能观察它所呈现的现象。 “始”和“母”二者同出一处,名虽不同,所指相同,都是道。道这个东西微妙玄通,是一切奥妙的根源。



为帛书文本。王本无虚词“也”。“万物之始”王本为“天地之始”。

世传本与帛书本的区别主要在后半,帛本为“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王本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帛本“眇”在王本中为“妙”,“噭”在王本中为“徼”。帛本“所噭”王本为“徼”;王本“同谓”后多“之玄”二字,断句便有了改变。



在上面的意译中,把“可”理解为“可以”,“可道”的“道”作为动词,为遵循之意,道的这种用法是很多的,如《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荀子·非相》:“舍后王而道上古。” 《荀子·荣辱》:“君子道其常,小人道其怪。”《荀子·富国》:“……则不足以持国安身,故明君不道也。”

(如果把三个“道”都理解成名词,“可”作为动词“认可”,也可以讲通,意为“这里所说的道,暂且认可它是道,但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道”。 “可”作动词的用法也很多,如《荀子·解蔽》:“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知合于道人。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道人论道人,乱之本也。……心之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以其可道之心与道人论非道,治之要也。” 其中,所有的“可道”、“可非道”,“可”都是动词,而“道”是名词。)

两种理解都是第一个“道”为《老子》中特有的概念,而第三个“道”为普通意义上的概念,即道路的道。“道恒亡名”(9),所以,这里只是借用道路的道来命名所要叙述的这个东西。《庄子·齐物论》:“大道不称。”大道是没有称谓的。《庄子·知北游》:“道不当名。”《庄子·则阳》:“万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道不可有,有不可无,道之为名,所假而行。”

那么,为什么要借用道路的道来命名他要表达的概念呢?大家都知道,路是给人走的,而这里要表达的概念正是万事万物所因循的,万物不离道,就好像人走离不开道路。正如《庄子·渔父》所说:“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 而万物所因循的这个东西还没有一个名,所以,就借用“道”这个字来表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2) 这就是用“道”来命名其所要表达的概念的原因。



《老子》接着又说了,“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虽然用了“道”来称呼,但这不同于通常给万事万物命名的方法,这个名也就不同于其它万物的名有所指。因为早期指物的字多是象形字,表达某个物体的字是以物体的形状描画出来,把这个字作为此物体的名,这个名就包含了此物的形状。正如《荀子·正名》所说:“名定而实辨。” 《老子》就说:虽然用了一个名来称谓它,但它不同于一贯意义上的固有的名。因为这个东西不同于一般的东西,它是什么样的呢?“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2)“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5)这样的一个东西如何能用通常的方法命名呢?所以,只好借用一个“道”字来代指它。正如《管子·心术》说:“名者,圣者之所以纪万物也。”(出自陈鼓应书)



那么,既然这个东西不同于普通的东西,为何又要按照通常的做法给它一个名呢?这是因为“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楚竹简《太一生水》)要描述一个东西,必须给它一个名,对于这样一个无形的东西,只好借用、“托其名”了。“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9)有了名才能对它加以界定、描述——尽管不准确,这样,大家才可以去依循。



接下去解释何时无名,何时有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万物之始”王本为“天地之始”。“前言”中对简、帛、王三本的比较已经知道,帛本与王本不同之处,未必一定是帛本合于简本,所以,此处究竟是“万物”还是“天地”合于最早的版本也很难说。也许是王弼或后人为了不重复使用“万物”而改一个为“天地”。

竹简有“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下),以及“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亡”(第13),“可以为天下母”一句,帛本为“可以为天地母”,而王本与简本同,帛本和王本另有“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21)。“始”与“母”二者正是“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的“始”与“母”,道既然是天下万物之母,万物就是其子。简本只说道这个东西是在天地之先就存在,并未明确说天地是否由它而生。

“始”有“根本、本源”之意,《国语·晋语二》:“坚树在始。”《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汉语大词典》) 作为万物的本源,道是无名的。正如王弼所说:“‘未形’、‘無名’之時則為萬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時,則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為其母也。”(王弼之注也为“万物之始”) 因为在万物未成之前,是无形的,因而也就无名。“泰初有无,无有无名。”(《庄子·天地》) “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庄子·则阳》) 及其生成了万物,万物各具形态,要加以区分,就要加以命名。“有名,万物之母也。” 成了母,也就是生成了万物,万物各具其名,也有必要给万物之先的这个东西定个名。于是,就把这个万物之母称为“道”。但是这个生成万物跟物生物是不一样的。在“生于有,生于无”一再讨论。



作为万物之本源的精微奥妙,只有在无欲的状态下才能体察到,而必须在有欲的状态下才能观察其所呈现出的各种现象并加以运用。那么,什么是无欲的状态和有欲的状态呢?无欲的状态即“至虚、守静”,有欲的状态即站在现实的层面。《老子》全文同时在这两种状态中进行描述。“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没身不殆。” (21)守道需要无欲,知子需要有欲。关于“有欲”、“无欲”,参见“前言”。

《说文·放部》:“敫,光景流也。”也就是光的呈现,不管加上什么偏旁,大概都有相似的意思。“其所噭”,就是道所呈现出来的万物。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二者”是指前面的“始”和“母”,名虽不同,但皆出于道,反应的都是道。二者是同一指。“玄之又玄,众眇之门”,道这个东西微妙玄通,一切的奥妙都由此而生。“玄之又玄”的主语是道,道是众妙之门,《庄子·天下》:“以道为门,兆于变化”。

(帛本和世传本“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之前,也许与“无名”“有名”两句对应,但与后接句相连有点突兀,好像是后插入的注解,或者是句序发生了改变,使得后面的“二者同出,异名同谓”与前面的“始”、“母”分开了。“玄之又玄,众眇之门。”看起来更像总结句,也许是帛本中置后的原因。如果这样排:“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

我感觉此像是对下内容的注解。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第1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地址: http://ido./Article/200812/show1215876c32p1.html

转播到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