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马耳他才发现,马耳他岛虽然袖珍,旅游资源却是相当丰富,人文历史风景建筑令人眼花缭乱。如果想远离繁华首都瓦莱塔看看地道的小渔村,吃海鲜,看马耳他特有的长着眼睛的小渔船,欣赏马耳他海岸线的秀美,见识一下马耳他古老的盐池,又不差体力,那么不妨和我一样,在马耳他的马尔萨斯洛克与马尔萨斯卡拉这两个小渔村之间徒一次步。
马耳他在历史上深受阿拉伯影响,其语言是属于阿拉伯语系。小渔村马尔萨斯洛克(MARSAXLOKK)
四月的一个周日,我兴冲冲的换了两次公共汽车到了马尔萨斯洛克,下车走几步,就到了渔村,看见港湾里星星点点彩色的渔船,映衬着岸上马耳他特有的淡黄色建筑。
![]()
晨光中,色彩斑斓的渔船在碧绿的港湾中摇曳生姿,是一副宁静美丽的图画。
![]()
马耳他著名的传统渔船鲁祖(LUZZU)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船身涂满各种色彩艳丽的图案,以黄绿红蓝等四种马耳他传统颜色为基调。二是在船头两边都画着一双眼睛,称为荷鲁斯之眼(Eye
of Horus),是来自公元前的腓尼基与古埃及文明。
![]()
荷鲁斯是古埃及的其中一个神,他的左眼代表月亮,右眼代表太阳。荷鲁斯的父亲欧西里斯被他的叔叔杀死,荷鲁斯为父报仇与叔叔大战而失去了左眼,最后月亮之神替荷鲁斯把左眼夺回。所以,荷鲁斯的眼睛就成为了守护的符号,用来避开邪灵,把眼睛画在渔船上,可以保护渔民出海带来好运的意思。
![]()
有意思的是在越南也见过类似的船眼睛,也是类似保护渔船平安的符号。而马耳他鲁祖船上的眼睛上面还有一层厚厚的眼睫毛,更加与众不同。
![]() 依照惯例,每周日渔村的海港码头都有海鲜市场,很早就开市,由于可以尝试到最新鲜的海鲜,颇受当地人及海外游客欢迎。可是我在的这个周日,刚好赶上渔民的一个节日,所以市场就不开了。真是不凑巧。看看渔船上的渔网渔具,设备相当专业。
![]() 虽然没吃上海鲜,还是很高兴看见原汁原味的小渔港,这是他们真实而美丽的工作环境。在地中海游历甚久,知道每天早起打渔的渔夫是非常辛苦的。
![]()
马尔萨斯洛克的中心小广场,与瓦莱塔建筑风格也很相像。
![]() 港湾边的房子有着色彩鲜艳的木门木窗,非常上镜。
![]() 村里的民居小巷在清晨阳光下有着曼妙的光影。
![]() 渔村面积不大,半个小时就转完了。如果有时间,从马尔萨斯洛克可以沿着海岸线,徒步到几公里外的另外一个小渔村马尔萨斯卡拉(MARSASCALA).下面的地图是从马耳他旅游局网站下载的路线。
![]()
离开马尔萨斯洛克的海港,我拿出手机开启GPS导航,走了几分钟,应该在这个路口转左。看着狭窄的土路,我很有些犹豫,还是转了过去。在马耳他待了几天,就知道这里的辅路路况都很差,不建议自驾游。而且马耳他的公共交通系统相当发达,只要自己先计划好路线,坐公共汽车或轮渡是非常方便的。本文的最后有马耳他公共交通的攻略。
![]() 走到高处,看马耳他地势延绵起伏,而渔村被丘陵地带环绕,形成天然避风港。
![]() 渔村的西北方向是马耳他的工业用港,颇为繁忙。马耳他乡下的石墙与英国的也很像,貌似漫不经心的堆垒,其实很有技术含量的。
![]() 很快走到半岛另一侧,悬崖下水色清幽。
![]() 再往前走几分钟,景色又不同,岸边岩石上有很多人工刻画的痕迹,是很久以前马耳他人用来采盐的天然盐池。
![]() 终于找到下到海边的小路,看那块大岩石,很像千层酥,被时光岁月雕塑的千仓百孔。
![]() 在瓦莱塔那集游记中提到过,马耳他特有的石灰岩,质地柔软,很容易切割。看起来更像岩石与土堆的混合体。
![]() 石灰岩质地柔软,也方便被游人刻字留念
![]() ![]() 海边岩石上有天然形成的石洞,如果够浅,就是天然盐池。
![]() 钓到了鱼的帅哥兴奋的向同伴炫耀,只是他坐在悬崖突出的位置上看着很是不安全。
![]() 其实如果直接徒步到马尔萨斯卡拉(MARSASCALA),有近路可走,特意绕道是为了看看这个有名的圣彼得池(St.Peter's
pool)。它如同一颗巨大的晶莹剔透的绿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只能徒步到达而且附近没有商店,游人非常少,是当地人喜欢的海滩。
![]() 看完圣彼得池,心满意足继续向北进发,路旁高大的仙人掌提醒人们这里是干旱地区。
![]() 两个渔村都在海边,最理想的路线当然是一直沿着海岸线走,然而马耳他海边的不少土地是农民田地属于私人财产,禁止公共入内,所以得避开走。马耳他旅游局的网站上也提到这一点,不要私自入内,否则后果自负。
![]() 农田就在海边,马耳他农民太幸福了。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就是这个境界了吧。也希望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不要让开发商介入。
![]() 终于又看见海岸线了,这漫长的白色悬崖下碧波万顷,看的人心驰神往。
![]() 另一侧的悬崖也是一样的惊心动魄,碎玉激花。
![]() 水晶般清澈的海水与白色石灰岩相得益彰,是彼此最好的陪衬。
![]() ![]() 海水养殖场说明这里海水没有污染。
![]() 马耳他春夏炎热干旱降水量低,即使在春天,野花也不多见,
![]() 终于到了滨海大道,有卖冰激凌的,走的又热又渴,立马买上一支。
![]() 再沿着海滩走,就看见17世纪修建的圣汤姆士堡垒,现在已经关闭不用。
![]() 渐渐的,海边的盐池越来越多,这里盐池更有规模。盐池也方方正正的像棋盘一样,构成美丽奇特的图案。
![]() 这些盐池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当潮涨潮落会自然的把海岸线的盐池覆盖,然后会晒干8天,再被移到离岸边更远的盐田。等水分挥发,马耳他的海盐稍许带些红色,盐会慢慢的结晶,就可以进行收集。
![]() 在盐池边玩耍的金发小正太,好可爱!
![]() 在岸边的盐池可以看到对岸马尔萨斯卡拉的楼房,古老的盐池与现代的建筑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更让人感慨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 当地人在海边钓鱼晒太阳,好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
![]() 在滨海大道上看着马尔萨斯卡拉的建筑风格都非常统一,这个曾经的渔村已经与日俱进,成为一个时尚的旅游区。马尔萨斯卡拉的人口大约有9000多人,在旅行旺季,数量会暴增一倍之多。
![]()
马尔萨斯卡拉(Marsaskala)在阿拉伯语里意为是西西里人的港湾,相必是从前西西里人占据此处而留下的名字。
![]() 在海边聊天的美女们,也是马耳他海滩的一道风景。
![]() 镜头拉近细看这些民居,无论是古老还是现代的,建筑风格都很统一,没有突兀之处。 ![]() 走这一路,我都在非常羡慕住这附近的当地人。家门口的自然环境这样优美,海水清澈见底,几乎出了家门就可以游泳钓鱼徒步,他们一定很热衷于户外运动。而实际上大多数马耳他人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而且饮食中高糖高油,因此无论男女,肥胖症在欧盟国家高居首位。 ![]() 马耳他公共交通攻略
马耳他的公共交通系统很强大,在小小的海岛上四通八达。在它的网站上打开(有英文与马耳他语界面)即是线路计划与查询,只要把起点终点输入,就显示公共汽车路线以及时刻表。还可以下载路线地图以及时刻表。在淡季旅行时,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公汽大概一个小时一次,所以一定先把时间安排好,不然浪费时间等车。还有最好在起点站坐车,一些繁忙线路,很多时候起点站就坐满了人,会一直不停直到有人下车。 我每天在出发前,会用GOOGLE MAP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并做好标记,然后更新马耳他的下线地图。坐公共汽车时,打开下线地图,GPS就会显现当前位置,也会知道该在哪里下车,再不用麻烦司机叔叔了。马耳他的GOOGLE MAP信息非常准确,甚至一个车站的几个站台都有标示。所以把GOOGLE MAP与马耳他公交局的网站一起使用,即使是路盲都不会迷路。 如果用现金买票,成人单程票淡季1.5欧,旺季2欧,夜间3欧。除此之外还有周票(Explore)和12张票 (12 Single Day Journeys)。周票成人价格21欧元,一周之内无限次使用,一次只能一个人用。而12张票(15欧元),可以同他人分享,无论哪种票,都请上车自觉打卡validate,否则查到会被罚款的。 如果住在首都瓦莱塔,每天去旅游景点,往返两张车票就够了,因此不必用周票,12张票最经济方便。
是瓦莱塔与斯利马SLIEMA,和三姐妹城之间的往来轮渡,非常方便,而且风景优美,严重推荐。在网站上查看旺季或淡季的时刻表,淡季的时候大概最后一班轮渡是晚上7点多。
旺季大概45分钟一班,可以与公共汽车的时刻表配合好,不至于等太长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旺季淡季的周日与平时都有不同的时刻表。
轮渡旺季半个小时一班淡季一个小时一班,往返船票10欧元。 去戈佐岛或科米诺岛,都需要坐公汽到马耳他主岛的北边的Cirkewwa, 但是要注意两个轮渡不是在一个地方上船。也不要担心,下了车,就会有轮渡公司的人过来问目的地,跟着他们走就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