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认“老了”的心理会加速衰老

 优雅a 2016-09-06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埃伦·兰格:
自认“老了”的心理会加速衰老
 

    记者万建辉

    当衰老到来时,除了迎接死亡,我们只能束手就擒?面对疾病,我们只能盲从医生的安排,把自己交给命运,没有其他选择?日前出版的《生命的另一种可能》中文版,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埃伦·兰格为我们揭开了医生和心理学家没有说出的真相:当我们努力靠自己恢复健康,而不是只等着医疗界治疗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参与治疗过程,为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创造希望。

    衰老过程与人的自我暗示有关

    兰格说,认为自己老了的刻板印象被无意识激活后,会出现期待效应,即通过自己实现预言。“老年人早早自我认定,人到老年时身体和心智会衰退,这对他们的行为造成了无形压力,进而让认定变成现实。”因为期待体验到衰退,他们更可能把自己的行为和体验理解为身体正在衰退的证据。

    她举例说,一位奶奶和孙女在花园劳作一天,第二天醒来感到背疼,老人觉得这是因为身体在衰退,认为是因为她老了,而她孙女第二天也背疼,但她会归因于劳动了一整天,是正常现象。

    “认为自己老了的刻板印象会让老人增加依赖感,丧失更多对生活的控制感,使老年人在心理上更易受到健康风险的侵蚀。”兰格碰到许多60岁以上的老人,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碰到健康方面的问题,他们懒得过问什么,也不愿自己拿主意,而是让医生和其他医疗保健领域的专业人士替他们做决定。

    医疗保健人士常常武断地把老人的小病归因于其年纪,或者说他们太老了,不能从事某些活动,许多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也在不断地让老人产生依赖感,丧失控制感。许多“过度帮助”让老年人越发无能,且陷入无助之中,使他们做不好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

    链接>>>

    那些貌似荒唐的疑问

    如果我闻到刚出炉的面包的香味,并且想象自己在吃它,那么我的血糖水平会升高吗?

    那些深信自己牙齿很好的人,在每年的体检中,x光检查结果能表明他们的牙齿确实很健康吗?

    那些年纪轻轻就秃顶并认为自己早衰的男性,其检测出的生理年龄确实比那些满头乌发的同龄人大吗?

    那些做过美容手术的女性,当她们每天看着镜子里显得比实际年龄更年轻的自己,其衰老速度会不会真的有所减缓呢?

    这些问题看起来也许有些“离谱”,但却值得一问。

    1979年,在最初的养老院“盆栽”实验几年之后,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继续把老年人作为被试(被实验研究的对象),以解答一些极限问题。我和学生们设计了一个研究——我们后来把它叫作“逆时针研究”——来考察,在心理上让时光倒流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要重建1959年的世界,让被试就像年轻20岁那样去生活。

    如果我们让人们的心理年轻20岁,那么身体会反映这一变化吗?

    就像很多其他想法一样,这一想法初看起来十分不可思议,但是我们越思考,越觉得它可以实现。于是,我们最后决定,这个想法值得一试。学生们并没有我那样自信,因为这不是一项常规研究,但是他们很快就和我一样兴奋了。

    (摘自埃伦·兰格《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记者万建辉 整理)

    人的一生是一个连续过程

    兰格曾试验让养老院的老年人关注他们没有选择什么,如早餐选择哪种果汁,提醒他们的日常生活存在很多选择,以此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控制感。

    她说,老年人容易把目光集中在他们当前的局限上,喜欢拿现在和过去做比较,常常“想当年”怎么样,这说明变老和自我概念变窄有关。

    如一位老画家,因为关节炎,手难以握住笔,医护人员往往提示他某一天将接受不能作画的事实,告诉他可以多回忆年轻时创作出的出色作品来补偿自己。然而除了让老画家接受画家生涯即将终结的想法以外,完全可以鼓励他用牙齿咬住画笔,或体验用手指画法、喷绘画法、泼墨画法。即使老人对改变画风不感兴趣或者不太满意,他也可以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能力,把考虑焦点放在拓宽“画家”的概念上,认识到画家所从事的活动是很广的,其中很多事情他仍可以去做,而且可以做得很出色。

    如果老人把改变画法看作不同方式作画,而不是看作衰老和衰退,如果他认识到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定义自我,而且认识到塑造行为的环境和动机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老年人也许会把整个一生看作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把晚年看作衰退。

    同样,老年人可以一直把自己当作运动员,即使他因精力不足、动作迟钝不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拓宽自我概念的办法,可以鼓励老年人保持活力,无需在身体上与不如自己的老年人作比较,而让自己感觉良好。

    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活着

    兰格说,我们不能回避死亡,也不知道死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能影响自己死前的生活。我们要知道医生所知道的是有限的,医学数据所揭示的也并不是绝对事实,不可治疗的,实际意味着不确定的。我们须用多重标准看待自己的健康状况,而不是认为,我们在某一时刻要么是健康的,要么是有病的。如果我们关注变化并且可以进行一些小的改善,比如我们注意到肤色或小便颜色发生了细微变化,我们就会尽早确定问题出在那里,在发生紧急情况前,采取行动将它解决掉。

    为了做到这些,我们会更加专心于一念。把现状到目标之间的路程划分成一小步一小步,观察每迈出一小步我们取得了怎样的进步。我们可以写日记关注自己的变化,日记会表明我们大部分时间里没有症状。为了写日记,必须投入注意力,这会让我们变得专念。而专念本身就有好处,它能缓解压力,增强免疫力,降低血压,让心情变好。

    很多人被医院诊断得了病,看不到自己身体发生的细微变化,只是坐等崩溃。我们要做的实际是关注问题,如果采用这种方式照顾自己,在别人看来,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看来,我们不是无助的。

    兰格说,所有研究都表明,安慰剂对病人是有用的,那么到底谁在起作用?一定是我们自己在起作用。由此,我们应该学会更直接的方式影响自己的健康。我们可以问:既然这颗药丸什么都没做,只是启动了我们认为自己将会变得健康观念和心理活动,那么我们为什么还是需要它呢?

    《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美】埃伦·兰格 

    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