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拉秧

 刘叔环 2016-09-06
拉拉秧
母亲病了,我们领她老人家去医院诊治,医生给开了药,要打点滴。我和妹妹陪侍在她的病床边。闲聊中,我提起在小时候她用拉拉秧给我治肚子痛。母亲指着妹妹说:“偏方治百病。她小时候出麻疹,出了一半又回去了,烧得厉害,我怕极了,那时候,医疗水平有限,许多小孩子都是死于麻疹。我急忙去找邻居易大婶儿帮忙。你易奶奶让我把蓖麻籽和萝卜缨一起煮,捞出来捣烂,然后涂满你妹妹的前胸和后背,用棉被捂起来,不让动,一连照看了三天,疹子就全发出来。救了你妹妹一条小命。”母亲最后说:“这些事你还能记得。”老人家露出了今天第一个微笑。
夏秋季节的郊外,东北地区的原野上,长着许多蓬蓬勃勃的拉拉秧,随手掐下一个嫩绿的尖尖,放在手上,感觉出它周身麻麻的尖刺。
我是在山村长大的。山野中和路边的许多地方都长着拉拉秧,这东西很少进入到舆论界------偶尔被它的秧藤刮破皮肤或跘了一跤除外。
山里的孩子们,一到春末夏初,便开始穿短裤,当然是拉拉秧的直接受害者。在草丛中追逐,在山上采野菜或野菓子,在路旁逮蚂蚱,有时都会被拉拉秧把手臂和小腿刮得一塌糊涂,留下一道道的血印。此时若蹚进山溪以及沾上露水,痛得更甚,像被蜂螫了一样。
人们对它都是避之惟恐不及。看着它们附炎趋势,纠结的长相,倘若手中有镰刀,必削它几刀,将其腰斩而后快。
对拉拉秧的记忆除了痛以外,还有一次好的印迹。那是在上小学三年级时的暑假,一连拉了几天的肚子,很痛。吃了药也不见好。只得一个人绕着妈妈的膝前身后,蹙眉拧腚,哼哼呀呀,以乞爱怜。依据经验,此法一出,往往会得到母亲的关爱:
母亲看着我说‘确是瘦了’,领我到附近的山脚下,只采那些尖部以下约三、四寸长的拉拉秧嫩茎,回家洗净后同鸡蛋一起炒熟,让我趁热吃下去。吃过以后,果然肚子不痛,也不拉了。记忆中的拉拉秧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怪味道,也许有,而被炒鸡蛋的香味覆盖住了。至今还能想起炒熟的拉拉秧嫩绿色的茎,配着油嫩焦黄的鸡蛋,盛到盘子里后引人垂涎的色彩。那是我迄今见到过,且印象最深最好的美食。
从那次以后,我对拉拉秧有了新的认识,尽管遇到它们仍要躲避,却不再厌恶,甚至有一点点的亲切感。
后来,我查过拉拉秧的药用方法及功效。全草可药用,它的学名叫葎草,属茜草科,但不是茜草。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效用,别名列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