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丨为什么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幻片,而非魔幻片?

 leee68 2016-09-06

前言

近几年的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产生一大批高票房的特效影片,这些影片细数而来,以魔幻片居多,科幻片寥寥无几。《画皮》、《画皮2》、《大闹天宫》、《捉妖记》、《西游降魔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钟馗伏魔》等等,这些影片基本都是脱胎于古典文学文化母体的魔幻片,从科学逻辑上完全没有可说性,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因为涉及传统文化,自然中国观众还能拿出来再看看,但是面对世界观众,也许人家就是瞧瞧你的特效,以后再也不会提及。所以现在来阐述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幻片。

魔幻片主要靠特效

地域局限 容易被人遗忘

魔幻片无科学逻辑,靠创作者癫狂的想象力,很多都是跟宗教,神话有关。有特定的文化地域特点,比如我们名著《西游记》,中国人没人不知道孙悟空,这是我们文化母体,我们自然不会忘记。但是很多魔幻片跟文化母体脱离的有些远,属于独创的母体之外的魔幻,自然票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钟馗伏魔》票房4.02亿,《风云2》是最典型的,特效花了很多钱,第二部若干年后出,票房只有5953万,观众完全忘了《风云》第一部当年的盛况。魔幻片那怕脱胎于文化母体,当走向世界时,困难可谓重重。至于《捉妖记》用好莱坞风格结合中国文化的做法,以后我们再讨论。


科幻片基于科幻假设,有完全科幻逻辑,贴近现实

未来可以跟现实嫁接 有延续性 可以走向世界

科幻片完全不一样,有一句经典的话是这样说的,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这句话另一层意思是科幻是世界通行的,因为科学知识可以运用到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所以基于科学假设的科幻片自然有强大的生命力。自1968年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2001太空漫游》之后,好莱坞进入科幻片时代,到如今仍然长盛不衰,这跟科学假设(科幻内核为科学假设,限于篇幅,我们以后讨论)贴近人类生活有很多关系。基于以上原因,科幻类型片从商业上来讲,有很强的涟漪效应,他的生命周期会很长很长,当然这里的价值不是单只票房方面,包括我们国内尚未完善的衍生品、主题公园等等,所以我们国产影片要大力发展科幻片。《三体》很好的起到了带动作用,还有正在制作的《星核》等等。

科幻片对科学的引领和现实教育意义

万众创新的时代,倘若没有对科学的热忱,你怎么去创新。创新是投机不来的,从科幻大师凡尔纳的小说说起,他的《月球旅行》、《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云之帆》等激发人们去发明了潜水艇、直升机,还有人类登月这样伟大的壮举。科幻电影是对尚未发现或者发明的事物进行假设,然后会根据假设的逻辑推理通过故事告诉人类未来会怎么样,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我们人类该朝那些方面发展等等。这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从电影商业的角度来说,科幻电影中假设的事物可能在未来几年成为现实,人类当然会再次想起过往相关影片,成为社会话题,自然这样的电影价值可以持续存在。而魔幻片时间久了,不是关于宗教和母文化的,会被遗忘!比如《魔戒》和《哈利·波特》系列相对于中国观众,这些都不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看这些电影,享受里面的视觉奇观,但当《哈利》拍到第七部时,中国观众开始反胃了!此后,普通观众不再提起该系列影片。而影片《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票房7亿,比第一部《猩球崛起》1.83亿票房高出几个量级,自然跟市场增长有关,还在于里面的科幻假设,是让观众觉得真实,而且越想未来越有可能的。未来若干年后,当人类真的研发出可以让动物变聪明的药,这种实验对人类来说多么可怕。这些价值可以用无价来形容。所以国产应该大力发展科幻片。


文丨涂彪 编辑丨程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