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保管理|预防灰霉病常见药剂

 黄沙2 2016-09-07


预防灰霉病常见药剂     

      上期介绍了葡萄灰霉病的一些基本特点,由于灰葡萄孢菌还具备腐生性强,寄主范围广而且遗传变异大、繁殖速率快和适合度高等特点导致单一杀菌剂使用后抗性增加,杀菌效果受到影响,为了避免抗性的产生,建议各位朋友杀菌剂交替使用。接下来我和大家介绍一下常用的葡萄灰霉病的使用药剂。 

1

保护性杀菌剂


该类杀菌剂的作用特点是在灰霉病菌侵入之前将其杀死或抑制其活性,阻止侵入,使作物避免受害而得到保护,此类药剂必须在灰霉病菌侵入寄主植物之前使用才能达到防治效果。

硫磺:有效成分为元素硫,具有杀菌、杀螨和杀虫作用。

代森锰锌:可防治子囊菌、卵菌、半知菌和担子菌引起的叶部病害。

百菌清:防治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卵菌病害,杀菌谱广,低毒。


2

治疗性杀菌剂


此类药剂一般具有内吸性,杀菌剂的内吸性是指能够被植物的根、叶、嫩茎及其它组织器官吸收,并通过质体或共质体输导,在植物体内再分配的性质,克服了保护性杀菌剂只能预防不能治疗病害的缺点。

多菌灵:属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菌丝的分隔和伸长,使微管蛋白在形成微管和其它网架结构时受阻,从而破坏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形态生成。

乙霉威:属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作用机理是作用于病菌的微管蛋白,破坏其有丝分裂。

异菌脲:属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作用机理可能是干扰病原菌细胞核功能,并影响细胞膜和细胞壁,从而影响膜渗透性使细胞破裂。

嘧霉胺:属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 ,作用机制是抑制病菌胞外蛋白酶的分泌。

嘧菌酯:属N-苯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机制是药剂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的复合物中的Cytb的Q0位点结合,阻断电子由Cythc1复合物流向Cytc。

咯菌腈:一种新型苯基吡咯类杀菌剂,抑菌机制是通过抑制与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运来抑制菌丝生长,最终导致病菌的死亡。

氟啶胺:属吡啶胺类杀菌剂,影响线粒体呼吸作用的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抑制病原菌细胞线粒体膜内外电子传导。

啶菌噁唑: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创制的一种新型内吸性唑类杀菌剂,作用机制为抑制病原菌细胞壁上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杀菌效果。

啶酰菌胺:由德巴斯夫公司研发的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线粒体琥珀酸酯脱氢酶,阻碍三羧酸循环,使氨基酸、糖缺乏,能量减少,干扰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3

总结


保护性杀菌剂需要提前预防,还要选对时间段,硫磺之际可以清园使用,代森锰锌前期使用需注意使用络合态的否则容易出药害,百菌清在部分品种上也是不太安全,多菌灵、乙霉威、异菌脲、嘧霉胺等产品因为抗性的增加,杀菌效果也差了很多,而且嘧霉胺超过30度时容易产生药害。而啶酰菌胺、氟啶胺、咯菌腈、啶菌噁唑等产品抗性小、效果也不错,建议在葡萄开花前和套袋前重点防治,为避免抗性的产生,建议以上药剂交替使用。大家如有好的灰霉病防治方案可以到葡萄圈社区进行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