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鸣,您能正确认识吗?

 红花绿叶园 2016-09-07

65岁以上的人群发生率可达12%-15%

大多数由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引起

□记者 向然

耳鸣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耳鸣可以发生在年轻人中,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听力的下降而增加,65岁以上的人群发生率可以达12%-15%。

耳鸣(耳响)有许多形式,常见蝉鸣音、沸水声、吹风声等,可描述的或不可描述的大约几十种,严重程度差别很大,有的人能够耐受,一部分人不能够耐受,可引起轻微的不愉快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还有的人会因为耳鸣引起焦虑、降低生活质量;或因耳鸣引起注意力问题、损害用脑工作的能力,导致入睡困难,甚至抑郁等。

其实耳鸣的多样性和疼痛相似,许多形式的疼痛和耳鸣一样是人的一种幻觉,它们的共性是疼痛和耳鸣都缺乏可以察觉的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常规检查结果等并无特异性,无论有无耳鸣,都是一样的。

目前人们认为引起耳鸣的生理异常的解剖位置在耳部,也有一部分人表现为脑鸣。其实绝大多数的耳鸣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引起的,这些异常通常是由神经重塑引起。各种形式的耳鸣与人体的许多结构相关,如耳、听觉神经系统,大脑的其他部分以及头颈部的肌肉等。因此耳鸣疾病涉及耳科、神经内科、精神科等多个专业。

一部分患者耳鸣可能在遭受噪音(放炮、敲鼓、听耳机等)或服用一些药物(高血压药物、利尿药等)发生,但是主观耳鸣的原因仍然不是很清楚。一些耳鸣患者常伴有听觉过敏(对正常环境中常人未感不适的声音耐受度降低)和厌声症、恐声症、失眠。因此耳鸣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疾病,耳鸣不可能被单一一种方法有效治疗。治疗,需要耳科医生、神经科医生、精神科医生共同协作。

中医对耳鸣症状有独特的认识和理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对耳鸣的记载。"黄帝曰: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圣济总录·治耳疾灸刺法》耳虚鸣论曰:"耳者心之寄窍,肾气所通也。府藏和平,则其窍通而无碍。肾气既虚,风邪干之,复以思虑劳心,气脉内结,不得疏通,则耳内辉焞与气相击而鸣,或如钟磬雷鼓,或如蝉噪,皆肾虚所致也"。

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提到"两耳之声归于脑"。说明当时已经认识到听觉系统由外周与中枢两部分组成,二者的通路就是现代所说的听神经。所以古代医家对耳鸣的发病机理、治疗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河北以岭医院耳鼻喉科在吴以岭院士络病理论指导下采用督脉灸,穴位敷贴等中医特色疗法诊治大量患者,对降低耳鸣音调,减轻发作、改善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很好作用,并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耳鸣,远离烦恼。

魏林江:主任中医师

河北以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已20年,有扎实的中医耳鼻喉科基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过敏性鼻炎、渗出性中耳炎、眩晕、突发性耳聋、嗓音疾病、慢性鼻炎鼻窦炎、儿童鼻窦炎、耳鸣、声带疾病有自己的独特治疗方法,尤其采用“针、吸、注、药、穴”“4+1”疗法治疗耳聋耳鸣疗效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