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不是苏轼说的那样

 写乎 2020-09-14

推荐:清代茶壶,绝美中国风

文/谭汝为

(一组湖口县石钟山图片)

【作者简介】谭汝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从事汉语词汇学、修辞学、民俗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主要著述《古典诗歌的修辞和语言问题》《词语修辞与文化》《人间词话·人间词校注》等。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笔者到江西参加学术会议,返程时与北京教育界几位同行游览了享誉海内外的石钟山。石钟山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的东南岸,临湖瞰江,素称“江湖锁钥”。从湖口镇下车,我们登上了这座海拔约70米,面积约0.3平方公里的石质小山。只见:危崖高耸,楼阁参差;曲廊横槛,小桥流水;茂林修竹,古樟蔽日;塔亭玲珑,石岩奇秀。徜徉其间,陶醉于江天浑茫的湖光山色之中,颇有登临蓬莱仙境之感。

在山亭小憩时,与同游者背诵苏轼的《石钟山记》,自然谈论到石钟山命名的由来。

(一)历史上,石钟山取义得名有三种说法

一是主声派,认为此处水石相击,声似洪钟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认为:山名由来是因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中认为:石钟山的石头可以发出类似铜铁的声音,因此山乃以声得名。宋人苏轼经过实地考察,“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认为:声似钟声的不是简单的水石相搏,更不是潭上的扣石之声,而是山下石穴罅中微波出入发出的“涵澹澎湃”之声以及“空中而多窍”的水中巨石与风水吞吐发出的声音。

二是主形派,认为山形似钟,故以形命山名

这派的代表是清人曾国藩与俞樾,其观点是: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三派是主张形声结合的

清人郭庆蕃即持此说,其《舟中望石钟山》诗云:“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兹山造化功;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指出山形如洪钟,波涛与玲珑的山石激荡又发出类似钟磬之声。

(二)究竟哪一种说法更为科学,更符合实际呢?

从现代科学角度进行分析,石钟山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其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因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而形成了奇特的熔岩地貌;特别是山的下部受到江水湖水及地下水的冲刷溶蚀,其山体下部几乎被掏空,呈中空之状。

另外,山体外形上尖下圆,孤峰处于江边湖畔的平原上,宛如洪钟覆地。山下石钟洞,乃穹形溶洞,当长江与鄱阳湖水灌注溶洞之内,风兴浪作,水波连续猛烈地冲击洞顶与四壁, 砰訇之声回环四起,余韵绵绵,尤以物击钟,声布四方。

可见,“形声结合说”更符合实际。石钟山既有钟之形,且有钟之声,形声兼备,乃其取义得名的真谛。

(三)苏轼的误判探秘

苏轼是一位知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大学者,为什么在《石钟山记》中却对这座山名之由来产生片面的误断呢?其原因有三:

一是苏轼游石钟山是元丰七年农历六月初九(公元1084年7月14日),正处涨水季节,山体下的石洞已浸入水中。据记载:石钟山附近的水位,涨水季节(5月至7月)与枯水季节(11月至2月)其落差平均在12米左右。因此苏轼考察时,因涨水,无法看到石钟山状如覆钟的形体。

 二是苏轼只是在一个深夜乘船往崖下考察,他听到水声与钟声相类,就认为解决问题、探至本原了,实际上并没有进行周密深入而详尽的调研。

三是苏轼端着文人的架子,没有向当地寺僧、渔工、水师虚心请教,反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因而丧失了向熟悉情况的当地人士进行调查了解的绝好机会。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前人的定论不盲从,不轻信,主张经过实地考察来解决学术难题,这种治学态度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苏轼的实地考察却是草率的,所以导出了片面、不准确的结论。

正如清人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批评的:“东坡当日‘尤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小编提示:点亮文末的大拇指,给个赞,也是对作者的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