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对我说谎:教你如何识破每天遇到的200个谎言。

 鸿蒙圣主 2016-09-07
这是一个充满谎言和骗局的年代,我们走出的每一步都险象环生。


  我们大多数人每天会遭受将近200次的欺骗。这意味着,如果你足够幸运,每天能够保持8小时的睡眠,那么当你不睡觉的时候,每个小时平均都会遭受12次的欺骗。

  斯蒂夫·马克斯是北加州的一名风险投资人。当走进所参观公司首席执行官办公室的时候,他感觉棒极了。马克斯为工作人员的活力与公司高效的氛围所深深感染,这正是他所希望见到的。他知道这家公司已经成功地削减了生产成本,目前的成本只有行业平均水平的60%。所有的数字都看起来棒极了,现在他要做的只剩下去确认一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是否具有远见卓识,能够使公司安全运行、持续增值。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并没有浪费时间去做一个常规报告,而是在马克斯身边走来走去,解释各方面的工作,并轻松地回答马克斯所提的问题。马克斯注意到,首席执行官的语速很快,同时语言有点混乱,但是他看起来却显得自信而沉着。显然他为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而备感骄傲和自豪,马克斯对此也是可以理解的。会谈之后,马克斯向公司首席执行官热情接待表示了感谢,便径直走向了电梯。这时他几乎确定,自己可以带着好消息回办公室了。

  在马克斯离开的路上,他经过了一个办公桌,一位全身衣着黑色的年轻女孩正在那里工作。她的皮夹克和鼻环使她看起来更像是参加夜总会的狂欢,而不像是在办公室工作。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这是一个年轻而时尚的公司。

  马克斯停下来观察这位女孩,她正在专心地盯着电脑屏幕。几秒钟之后,马克斯走了过去,向女孩介绍了自己,并随口问道:“今天早晨你做了些什么?”

  “我做了些什么?噢,就是一些软件工作。”女孩回答道。

  之后他们又闲聊了几分钟,马克斯就走开了。这个骗局被马克斯揭穿了,这个公司毫无投资价值。

  马克斯再次回到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办公室,并问了一些新问题。马克斯没有花太多时间就确认那位年轻女孩和公司其他的“员工”,都是公司临时雇来的演员。他们被雇用到公司,使公司能够在马克斯前来参观的时候看起来显得非常繁忙。而真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公司已经濒临破产。马克斯当场戳穿了这些演员并不娴熟的表演。更重要的是,马克斯成功避免了一次糟糕的投资。

  马克斯是如何揭穿这些演员表演的呢?在我们讲解揭穿谎言的方法之前,让我们先初步了解一下各种形式的谎言。

  被谎言包围

  斯蒂夫·马克斯的故事仅仅是各种骗局之中的一个非常戏剧性的例子。每天,我们都会听到人们因为信任那些奸诈的经纪人、不诚实的顾问、背信弃义的雇员、向媒体泄露信息的董事会成员,而损失惨重。如果这些接二连三的坏消息还不足以让你警醒,如果你还在惊诧“这些会发生在我身上吗”?那么就请看看下面这些数据吧,看完之后你还会这么认为吗?

  ·1/4的美国人认为对保险公司撒谎是没关系的。

  ·1/3的简历中存在着虚假信息。

  ·1/5的员工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有过说谎行为。

  ·超过3/4的谎言并没有被人们发现。

  ·在商业往来中,每年由于欺骗导致的财产损失高达9940亿美元——这大概是美国全年财政收入的7%。

  工作中所存在的欺骗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加普遍、更加频繁。

  识别谎言小贴士

  当我们听别人的故事时,不要试图自己去填充缺失的信息。要留意哪些是对方说过的,哪些对方未曾提到过。

  事实上我们身边的谎言更多。一些调查机构的研究表明,我们大多数人每天会遭受将近200次的欺骗。这意味着,如果你足够幸运,每天能够保持8小时的睡眠,那么当你不睡觉的时候,每个小时平均都会遭受12次的欺骗。

  假定这200次谎言中的绝大多数是善意的谎言,是那种人们为了使交谈能够继续下去所讲的谎言。譬如,当我们对身边朋友说“是的,我非常想看一看你度假时所拍的相片”的时候,我们心里却在祈祷他相机里面的相片千万不要超过500张。或许我们都会说一些无伤大雅的谎言,我们有时会随口说“这件夹克真不错”,而这时我们可能会想这好像弗瑞达阿姨打扮她鹦鹉的样子。有时我们说“对不起,我迟到了,路上车太堵了”,而这仅仅是为了避免尴尬。事实上,根本就没有堵车,但是谁会承认自己赖床起晚了呢。

  善意的谎言确实无关紧要。对人们真正重要的是,每天你所听到的谎言中,或许有十几条是你期望从中得知真相的。这些谎言会影响你的工作、你的生意,或是与你最亲密伙伴之间的关系,以及你的私生活。

  ·“这个建议棒极了,我将会和董事会讨论你的建议。”

  ·“不要听那些小道消息,我们公司的资产净值增长得非常快。”

  ·“我确定你就是我们要找的人,我会把你的简历送到人事部门。”

  ·“假如这不是一个新兴的、快速增长的市场的话,我是不会建议你投资这项事业的。”

  ·“我被困在了芝加哥,宝贝。客户一定要我参加下一个晚宴。”

  ·“现在只剩下这套房子了,我建议您马上就把它订下来。”

  这样的谎言非常危险。如果你没有察觉这些谎言,那么就会像是行驶在公路上而没有察觉到前面关于流沙警告的标志一样危险。幸运的是,通过训练你可以轻易地发现各种欺骗的破绽,这种本领会成为你的第二本能。这样,骗子就不会逃过你的法眼。但是如果你希望能够达到轻易识别谎言的水平,第一步必须先来了解一下关于识别谎言的基本知识,以具备对谎言敏锐的观察力。

  我们和猩猩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对那些非常明显的欺骗标志熟视无睹。事实上,通过反复的研究我们发现,一个普通成年人能够正确分辨真实与谎言的概率只有54%,这仅仅比随便乱猜的概率高一点!这确实令人失望。如果让黑猩猩来识别谎言的话,它们判断正确的概率大概也会和人类差不多。更不可思议的是,当我们怀疑其他人对我们撒谎的时候,我们识别谎言的正确概率会更低。事实上,我们对自己识别谎言的能力越自信,我们做的反而会越差。

  为什么我们识别谎言的能力如此差,实际上这个原因很简单:欺骗已经作为一种生活形式甚至是一种文明,完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且对我们有益,心理学家把它称为“真相的偏见”。除非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怀疑,否则人类(尤其是美国人)会习惯性地认为我们所听到的是正确的,我们所看到的是真实的。譬如当某人说:“噢,两天前我就把报告发给你了,难道你没有收到我的电子邮件吗?”,我们通常都会相信她所说的是真实的。

  或许你会认为,我们已经掌握了几千年来人类所积累的智慧,认为我们有许多手段可以轻易帮助我们断定某些人是不可信的。欺骗和背叛一直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从历史上最早的记录以及各种关于宗教、文明形成的叙述中,我们发现人类一直都在试图通过谎言去骗取食物、爱情以及权力。

  有没有办法辨别出正在撒谎的人?

  康奈尔大学的信息科学副教授杰夫·汉考克(Jeff Hancock),与另外两名研究员合作完成了一项测试:66名测试志愿者每2人为一组进行交流,并要求双方在这一交流过程中不停地谈话。在测试志愿者进行交流前,汉考克副教授会每组安排一名志愿者在交流过程中去欺骗对方,而谎言的话题也是事先设定好的,并且给予“说谎者”5分钟做准备。

  2004年,研究人员公布了测试结果,这一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汉考克副教授与另外两名合作的研究员发现,这33名说谎者要比他们的搭档更加健谈,所表述的内容比说实话的人的多出了1/3左右,同时运用了较多的代词以及感官动词,比如“看”、“听”和“感觉”。汉考克副教授推测,如果告知说谎者更多谎言的细节,那么他们可能会更加健谈,同时他们也会更容易让对方相信自己。

  说谎者并没有被发现。但是汉考克副教授的这一发现揭示了,说谎者在交谈过程中会比说实话的人更加健谈,倾向于询问更多的问题。“即使(测试主体)并没有真正发觉正在被欺骗,但是数据显示,在交谈过程中他们还是隐隐感觉到对方是在说谎。”

  “我们进行电视会议吧……不,我给你发邮件吧……等等,我还是给你打电话吧……”

  当然,电话是合适的交流工具,因为人们在说话的时候,音调、音量和语速大约占到了我们所要表述内容的12%。在打电话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的停顿、叹息以及颤抖的笑声,听出他们是否在犹豫、沮丧或是紧张。

  然而现今,使用电话交流依然还是最方便的通信方式吗?给对方发一封电子邮件是不是会更方便一些?由于电子邮件的可追溯性,人们并不喜欢使用它来传递重要的或是私密的信息。当我们想要和对方就某一事情进行交流,但是又不方便留下字据时,通常都会说:“我给你打电话吧。”

  或许很多人都认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越来越少,连电话也不是很常用,人们更愿意用文字来进行交流。但真正的事实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中只有7%是通过书面文字进行的。尽管我们每次书写内容时都小心翼翼字斟句酌,但它却只是我们所“说”内容的很小一部分。

  哪种沟通方式最不可信?

  一项研究显示,通过一周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谎言在各种沟通方式中所占的比例如下:

  电话通信——37%

  现场会议——27%

  网上聊天——21%

  电子邮件——14%

  在这几种沟通方式中,只有电子邮件和网上聊天会留下文字证据,因此使用这两种沟通方式时,说谎的比例明显要低一些。

  如今许多人在家或是在办公室里工作,这使得他们彻底失去了察觉人际交流细微信息的机会。他们独自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工作,只有在洗手间或是停车场才能够碰见同事。工作伙伴生气时下颌微微地颤抖,经理观察助手工作的眼角余光,老板布置艰巨工作时无法抑制的害羞微笑——许许多多细微的线索,都被这些埋头工作的人所忽视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未曾谋面或从未有过交流的人们之间也能够进行生意往来。

  为什么传统的测谎方法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

  近几十年来,军事与情报部门一直在进行关于测谎技术的研究。最初所发明出来的测谎工具就是众所周知的测谎仪。20世纪初至今,发明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测谎仪。通常大家认为测谎仪是由漫画角色“神奇女侠”(Wonder Woman)的创作者威廉·莫尔顿·马斯顿(William Moulton Marston)发明的。(或许你还会记得神奇女侠吧,只要她用金色套索将坏人套住,坏人就能将事实的真相说出来。)当犯罪嫌疑人被审问的时候,测谎仪会同时测量嫌疑犯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排汗量,这种测谎理论认为任何明显的生理变化都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编造谎言时的反应。不幸的是,这种理论尚未得到广泛认可。尽管政府机构依然在使用这一技术,而且研究人员也在继续对其进行改进,但是测谎仪的测谎结果还是很少作为证据被法庭认可。

  识破谎言的秘诀

  事实上我们根本无须携带各种不同的测谎仪器去判断你的同事、商业合作伙伴或是私人顾问是否诚实可信,我们身边原本就有许多易于实施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谎言。其实所有这些鉴定谎言方法的根本就是我们判读细节的能力。我们应该学会倾听他人话语没有表达的意思,或者破译他人所说的话。我们应该学会如何透过语言的表面,来理解其深层的含义,例如学会仔细倾听对方的说话方式甚至语调,或是学会精准地阅读对方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方法。

  这样你就可以使自己变成一个活生生的测谎仪器。

  如果想发现谎言,你就必须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能够从对方的言语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并学会如何去讯问对方。但这还不够,探究真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上面所说的三项不过是学习如何发现谎言的序曲,我们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首先,我们需要学习“微表情”的基本分析方法。现在,人类说谎的原因和欺骗的手段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各国的生物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以及神经学家都开始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在众多研究成果中,我们发现“微表情”是目前最适合识别谎言的一种方法,嘴唇的微妙曲折,面颊的痛苦抽搐,眉毛的轻微蹙动,这些不经意的“微表情”正在不知不觉中泄露我们内心的秘密。如果能够正确地对各种“微表情”进行解释分析,我们就可以轻易地将识别谎言的正确率提升到95%。特别是,如果我们能够知道人们在撒谎时如何组织词语语句,如何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如何摆弄周围的物品(譬如手袋、椅子、手机等),我们识别谎言的正确率还可以更高。

  其次,我们还将学习如何发现骗子的伪装行为。或许你会发现以前你所知道的许多方法都是错误的,譬如:“骗子从来不看你的眼睛”(其实许多没有说谎的人在说话时,也不会盯着对方的眼睛),“骗子通常会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以保护自己”(事实上许多诚实的人,也是这样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