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官位等级(文职典藏版)

 空明苑 2016-09-07

一个国家的构成,离不开官位,也就是咱们说的官职。这些个涉及了不同的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的官位情况,实际上就是官职体系。

中国古代官位等级(文职典藏版)

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官职都不尽相同。从大范围上讲,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中央官职

所谓中央官职,很容易理解,一般都是中枢机构及其专门机构和官员。

自中央统一集权以来,自秦起,到清灭,中央官职也是千变万化。

大秦王朝,由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那时候的丞相主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大汉王朝基本走了秦朝的路子,三公九卿各自分管各方面政务。

到了大隋朝,三省六部制出现了。

三省主要是,中书省搞(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做(执行),长官们都是宰相。到了宋朝,决策部门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搞审议的门下,做执行的尚书省也就被废掉了。到了大明王朝,内阁成为最高的政务机构组织,他们这些人叫做辅臣,头儿叫做首辅(实际上就是宰相)。到了满清,搞了个军机处,什么王公、尚书等都成为了军机大臣,也就由他们统一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主要是,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吏部;搞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的户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儿的礼部;玩军事的兵部;弄司法刑狱的刑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工部。是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他们的长官都叫做尚书,副长官都是侍郎。再往下有郎中及郎中的辅助员外郎,还有一些属官主事等。

当然,中央机构庞大,除了以上这些,像专门机构的官员也不在少数。比如像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官职。有太史令,有翰林国史编修等。

当然,中央的官职,那真是千变万化,捡一些主要的说。

令尹(丞相)

春秋战国时期,在楚国令尹是最高官衔,行使的都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一句话,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但楚国的令尹可不是普通人都可以担任的,主要是由楚国贵族当中的贤能来担任。而且这些贵族里面大多都是来自于芈姓的熊氏、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主要族系。当然像吴起、黄歇、李园这类的外姓之人为令尹的,还是少数。

尹,很好理解,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一般情况下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需要说明的是尹实际上还是古代官的通称。比如什么京兆尹、州尹、县尹等。

左徒

世左右拾遗,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左徒,就跟这个左右拾遗相当,是楚国的官名儿。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曾经就是左徒。

上卿

属于周代官制,一般而言,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上大夫

先秦时代,有上卿之说。而上大夫是比上卿低一等的官位。比如廉颇蔺相如,他们中相如就是上大夫,廉颇为上卿。

大夫

大夫的指向有点广,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它可指像御史大夫、谏议大夫这样的中央机关的要职,也可指战国时代的大夫官职。战国时代,有上卿和大夫之分。大夫分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等。

士大夫

一般来说指的是那些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

西周,春秋时代,它的主要是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地位相当高。后来到了秦汉之后,有了专门的太史令,职掌范围也渐小,地位才慢慢下降。

长史

长史也是有朝代区别的,在秦朝主要是丞相的属官,也就是个秘书长。到了两汉,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

侍郎亦是如此,最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了尚书的属官,唐代之后直接成为尚书的副职。

侍中(纳言)

侍中是个比较特殊的官职。秦汉之时,主要是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到了西汉不一样了,成为了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比如什么常说的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权利是文可入禁中受事,尤其到了汉武帝以来,地位等级甚至超过了侍郎。再到了魏晋以来,侍中就是事实上的宰相。直到唐宋延续,元朝废止。

郎中

郎中这里不是指看病拿药的,是分掌各司事务,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这个官职最早是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的帝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时期就有,秦汉时期证书设立。当然,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是自宋代开始的。

丞相

作为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这个官职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秦统一后只设左、右丞相,后世有直接称相的。到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借清除丞相胡惟庸之机,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将中书省和丞相的权力分属给六部,丞相这个官职也不复存在。

太师

太师实际是两种官职,一则是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的三公之一;二则是“东宫三师”的太子太师,是太子的老师之一,后来也成为了虚衔。

太傅

与太师一样,既是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

少保

两种官职,一则与少师、少傅统称为“三孤“,后来成了虚衔;二则是“东宫三少”之一(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

尚书最早的地位不高,只是个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三省六部出现之后,尚书以正三品为六部正长官。

学士

最早的学士指的是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到了唐朝以后,直接指翰林学士,成为了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成为了“内相”。明清时又不一样,虽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都是翰林学士,但与唐宋的地位和权利是大不同。

参知政事

作为隋唐南北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这个官职是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的参政。最初只是临时差遣名目,后来到了唐太宗贞观十三年的时候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到了宋代,参知政事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实际上就是副宰相。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

枢密使

宋朝,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院的长官就是枢密使。唐朝的时候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

军机大臣

作为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这个官职不像其他朝代的官员一样,是属于那种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军机章京

俗称'小军机'军机章京,最早是由内阁中书等官员中选调。乾隆的时候改由内阁、各部、理藩院等衙门调派。

冏卿

是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聊中央官职,必然不能忽略的是监察机构的官职。

御史

最早是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要管的是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的勾当。

刺史

同御史一样,也曾属于过监察体系官职。在汉朝的时候,经常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是为刺史。汉武帝的时候,直接设置了这样的官职,行的是检核问事之意。后来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起着积极的作用。王莽时代,直接把刺史这种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成了州牧。

校尉

最常见的当属司隶校尉,是来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校尉这种官职,在两汉时期是次于将军的官职,到了唐以后地位才慢慢变低。

地方官职

与中央对应的,则是地方官职,历朝历代不尽相同。

秦汉地方主要的长官是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都是大同小异。

隋唐则不一样,主要行政是州,他们的领导主要是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不同的是唐代在一些特别重要的军事重镇,设了一些节度使,什么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都是节度使的属官。

到了宋代,州官直接叫知州了,县官成了知县。

元代更特别,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

再到明代直接把行中书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再往后点,直接叫府,最高领导长官称知府。

地方上不得不说的就是监察这块。汉代的时候天下13州,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这种官员叫刺史;唐朝又不一样了,天下22个道,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改叫黜陟使;宋代又把全国分20几个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地方上,同样有一些官职是必须要熟知的。

节度使

最初只是中国古代军事将领,后来成为了地方官。唐朝驻守于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而一旦都督带使持节,那就被称为节度使。当然也有例外的是,称持节的各镇守军官,像观察使、招讨使和安抚使的也曾经为节度使。

经略使

作为与都督并置的,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也叫“经略”,像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到了明清时代,官位高于总督。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太守

太守也就是“郡守”,是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都督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国古代军事指挥官官名,最早是军队中的监察官,和监军一样。到了魏晋之后就演变为统领军队的军事长官。

巡抚

巡抚大人,多指明清时代,明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朝的时候直接成为了省级地方长官,地位上略次于总督,也有叫“抚院”、“抚台”、“抚军”的,都是一个意思。

从事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知府

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宋朝的时候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这个官职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什么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都是他的职责。

通判

通判是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官职,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苏东坡就曾经担任过凤翔通判。

县令

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

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