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原称波斯,直到1935年才改称伊朗。在伊朗高原,曾经建立过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当属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建立的波斯帝国,曾经统治小亚细亚、两河流域、马其顿甚至埃及,直到公元前330年,波斯才为亚历山大率领的马其顿所灭。但是,波斯帝国的历史一直迷雾重重,因为当时所使用的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这些文字早已经没有人认识,成为无人通晓的死文字,直到19世纪中叶才被重新破译。 1833年,英军少校罗林森出任库尔迪斯坦省总督的军事顾问。他是位考古爱好者,听说附近有石刻,立马跑去一看究竟,在远离城市的贝希斯敦村附近,发现了一尊大型摩崖石刻。这个石刻离地面约有100米,上半部是浮雕,下半部是用三种楔形文字写成的铭文。罗林森决心解开这个谜!他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悬崖峭壁,小心地拓下铭文,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释译工作。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12年的钻研,罗林森终于在1845年成功地译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就此,这个悬崖石刻上雕刻的故事也揭开谜底,它所记载的竟是波斯帝国的一个惊天大案。 居鲁士建立波斯帝国之后,四处征伐,国土面积不断扩张。公元前530年,居鲁士在作战时兵败身亡,其子冈比西斯继位。 公元前522年3月,冈比西斯率大军远征埃及。此时,有一个名叫高墨达的拜火教僧侣乘机冒充已死皇弟的巴尔迪亚,在波斯各地发动叛乱。皇帝冈比西斯急忙撤军,返回途中暴病而亡。高墨达便以巴尔迪亚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帝,各地纷纷向他投降。 但这个高墨达从不召见大臣,每天深居简出,几乎从不露面。大臣们疑窦重重,一时之间,质疑之声四起。有一天,冈比西斯过去的一个王妃发现,新皇帝竟然没有耳朵,于是偷偷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大臣欧塔涅斯。欧塔涅斯马上断定新皇帝不是巴尔迪亚,因为在居鲁士当皇帝时,曾经有个僧侣叫做高墨达,由于过失曾被皇帝下令割去了双耳。欧塔涅斯当即怀疑这个皇帝是个冒牌货,马上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另外的6名波斯贵族,其中包括后来的皇帝大流士。 他们发动了一次政变,高墨达惊慌出逃,在米底被杀死。此后,大流士大耍阴谋诡计,登上了王位。当时全国各地叛乱频发,大流士费时一年,前后进行了18次战役,终于平定了叛乱。大流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自称众王之王,宣扬君权神授,把全国分成许多军区,除他外任何人无权调动军队。他修筑驿道,使波斯的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下令挖了一条由尼罗河到红海的运河,这条运河就是现代苏伊士运河的前身。他还统一了度量衡,铸造了统一的货币,波斯帝国更加兴盛。(这几条和中国的秦始皇差不多啊。) 功成圆满,大流士踌躇满志,巡行各地。公元前520年9月,在他巡行到贝希斯敦村时,他让人在村旁的悬崖峭壁下将他的功绩刻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上文所说到的石刻和铭文。 这个石刻上的主角就是波斯帝国的伟大君大流士。他倚弓而立,身罩披肩,气势轩昂,目视前方。左脚踏着倒在地上的高墨达,右手指向光明与幸福之神阿胡拉·马兹达。背后是两名手握长矛的贵族。8名降将被绳索绑缚着俯伏在大流士的脚下。铭文就是讲述的大流士登上皇位的经历和他的丰功伟绩。 后来,随着更多的铭文和楔形文字被解读,很多学者认为,所谓的高墨达假冒皇帝的事情其实是大流士的一个谎言,大流士是直接弑君篡位的,编这样一个故事,只是为他的篡位提供合法性罢了。 但不管怎么说,大流士是一代伟大的君主,正像石刻上的铭文所写的:“我,大流士,伟大的王,万邦之王,波斯之王,诸省之王……按阿胡拉·马兹达(光明与幸福之神)的意旨,我是国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