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遇到瓶颈时,我们会渴望做出战略性调整,比如:减少支出,攒钱还掉贷款。可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难撩。如何保持长期的动力,持续向目标前进?这才是最难的课题。 你的计划也许太过激进,最终让你不堪重荷。你也许被每天繁重的事务搅乱了心神,不自觉地转移了方向。你也许明白自己需要改变,但却不知道从何入手,最终只能停下脚步。无论你的计划进行到了哪一步,当你发现自己进退两难时,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沮丧。 如何打破停滞的现状,继续迈步前行?我们与领导力学院CEO、优秀商业导师Jodi Womack聊了聊,看看他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以下,Enjoy: 你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似乎都无法前进,你感到孤独、沮丧、情绪低落、身心俱疲,这时候,你很可能就处于停滞状态之下。如果你没有这些感觉,但却发现自己常常在说:“我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我试过一次但这种方法不适合我……我很迷茫……我很疲惫……我不知道从何开始……”那你一定也是处于停滞之中了。你必须快点回到正轨。 在工作中感到停滞不前这种说法比较宽泛,当你觉得没有工作动力时,就会感觉所有事情都停滞不前。但这些都是因为你缺乏一个目标。你不知道自己希望从工作中得到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希望达成什么结果。也可能你的确有目标,但你没有认真实现它,等你反应过来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偏离了轨道。 我们建议客户在设立目标的时候采用更具战略性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先让他们好好想想自己的具体目标,再仔细分析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机会和改变。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确定清晰的目标,然后标明前进道路上的里程碑,也就是把宏伟志向切分成几个小目标,这样会让你更容易实现整个大目标。我们有一个理念,叫“30/30 法则”,要求你每天花30分钟专注思考30天后将会发生的事。举个例子,每天花30分钟监测30天后可能出现的一个工作项目,到那时候你就不至于手忙脚乱了。 同样,“30/30法则”也能帮助你回答更大的职业问题。“我在今后的这一年里还想做同样的工作吗?还是我准备尽一切努力来获得晋升?”如果你想要晋升,那么就把一年的目标分成12个“月目标”,看看每个月能用“30/30法则”做出多少准备。 在金钱问题上,我们需要考虑收入和支出的平衡。人们在这里停滞,往往是因为他们对这个等式没有基本的理解。坐下来好好算一算,问自己一些问题:“要保证前进,我得做出什么改变?”、“从哪儿我能省下钱来?”或者是“我要如何创造更多的收入?” 同样,你还能找那些有理财经验的人求助,也许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亲友,也许是一个专业的理财经理。了解清楚自己的财务状况,学学如何增加收入或者如何减少支出。这样的学习会让你更有前进动力。 说到指导,一个好的导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对于我来说,导师应该是很亲近,很了解我的人,他不但关心我的目标,还要关心我本人。对于我的朋友Jason来说,任何他能学习的人都是他的导师,包括他从未谋面的作者,也包括在Ted上做过演讲的专家。 所以,要找导师的话,我建议你找一个真心愿意帮助你达成目标,比你自己要成功一些,同时也强势一些的人。 有些人喜欢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开始行动,比如说新年。如果这种方式很适合你,那就不需要改变。但我其实对这种方式是有些反对的,因为我觉得这种方式更容易失败:新年伊始,你下决心要锻炼身体,于是在一月份连续三周去健身房,之后却再也没去过。 所以,我认为开始行动的最好时机就是当下。不要再等待了!如果你想下厨、省钱、重写简历,那就立刻开始。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找借口拖延,那就好好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出这些改变。你的答案将会让你清楚问题的所在,也能够帮助你回归正轨。 当你达成了自己设立的小目标时,动力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完成一些小目标,也能让你告诉大家“我做到了”,这会增加你的信心。这些小成功会不断累积,同时还会证明你当下的做法是正确的。 最快的方法是问自己“我希望别人怎么看我?”这会让你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样会帮助你回归正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