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说你尽力了,其实你没有

 木头1018 2016-09-07

小川叔,头条号签约作者,这是我送给你的 244 文章

 反正我是尽力了,这话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常爱这么说?

小川叔以前做过一档网络电台节目,还有一个月刚好十年,十年听起来很长吧!可能很多人都会这么觉得,我曾经也这样感慨。

十年里我自认为做过很多期节目,你说没粉丝吧?至今还有一些听众记得。

可你说有多红吧?我自己也没觉得。

最后这个电台就好像春晚一样,有一种越做越难的感觉。

我一直都希望把它像《康熙来了》一样结束掉,因为现在大家的选择更多了,而我也希望去尝试新的东西,有些东西越来越难做,就很容易变成鸡肋。

每次我一说要停的时候,总有一些听众来劝我说,川叔,不要啊!都做了十年,干嘛不再坚持一下呢?

每次我都会说,我真的尽力了。

但每次又一想到过往,也觉得:嗯,十年,真的很久呢!

前段时间我和一位早年曾一起签约给某网络广播平台的女生聊天,她特别感慨地说,怎么感觉现在自己好像过气了一样,节目听的人少了,然后网站也不那么推了,是新主播出现的太多了么?还是自己落伍了呢?

我说,那你有没有尝试自己去调整一下方向呢?

她说,我也调整了啊!原本一个礼拜做一期节目,现在一个礼拜做两期呢!可粉丝数就是上不去,唉!反正我是尽力了。

有时候,我们喜欢为成功找很多理由,比如,他的坚持,比如他家境贫寒,比如他选择的正确。

更多的时候,我们也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很多理由,而且往往这些理由和成功的理由很相似,比如:他家境贫寒,天生的小农意识啊!比如,他这个人就是特别认死理,固执,根本不听劝。比如:我觉得当初他就不应该选这个~~

这些原因和理由有时候是别人帮我们总结的。

有时候,我们为了让自己好过一点,也会对自己这么说。

我还认识个做电台的妹子叫小北。

最初的时候没怎么留意,好像是在一个群里,就加了我。

我出书的时候,她特别热心在节目里帮我推荐。

她出书的时候问我,能帮我写一句推荐么?我也很开心地乐意帮忙。

后来聊的多了才知道,她当时在一个网络公司上班,职业就是网络主播,工作并没我想象的风花雪月,开心玩闹。

每天要做四档节目,一旦遇到节假日还要提早录很多节目来做备播。

除此之外,她能抽出时间还在许许多多的平台上露脸,去录节目,录推荐,还能抽空去写书,还要花时间去琢磨创业这件事。

后来她就真的自己辞职,成立了工作室,几个月的时间微信号就破了百万。

演艺圈一旦有偶像被黑,就会有粉丝去护着他说,你知道我家爱豆有多努力么!

有很长一阶段我都觉得,你知道我有多努力么!这话特别像自己不成功才说给自己听的定心丸。

努力的人那么多,所以如果你想出头,想有成绩,更要拼尽全力才有机会,不是么?

我还认识一位拼尽全力的人,江湖人称剽悍一只猫,我喜欢叫他猫老师。(脑补一下夏目友人帐)

上周日我和猫老师见了一面。

他来北京,行程安排的特别满。

我约他在一个茶馆喝茶,听师傅说说茶经顺便聊聊天,一方面也是因为让自己慢下来,免得特别像公事公办,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他喝杯好茶润润嗓子,因为前段时间他貌似是讲课太多,嗓子几乎是哑的,但状态依旧是兴奋的。

他喜欢提起说我早年多照顾他,但我真的不觉得我怎么帮过他,就是接受了他的一个采访。倒是他很帮我,曾经还写一篇文章来推荐我,而且特别有号召力的来了好几千人。

他很容易记得别人过去对他的好,这反倒让我有些不好意思。

后来在吃饭的时候,我怕他嗓子再累到,就自顾自叨逼叨说了更多。

好不容易他逮到时机才说起这次来北京的目的,主要是想见见一些他认为的大咖,聊一聊,见一面,希望建立一个连接。

当听到小马宋、王路,这些熟悉的名字的时候,说实话,那一瞬间我有点震惊。

我震惊的不是他要去见这些人,震惊是,他现在也是几十万的自媒体红人了,他并没有沉浸在自己的粉丝数里,而是想走得更远,让平台更开阔一些。

我当时就想,如果换做是我,我会这样做么?

不用猜,我做不到。

有时候也许机会是随机的,但成功都是有理由的。

主动的人更容易赢得机会。

做任何事,努力只是一个基本分,有时候,努力很久也未必换得到机会。

因为别人也在努力。

我们要赢过别人,只有拼尽全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赢过别人,也突破自己。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依旧是喜欢看别人的成绩,很羡慕并且希望拥有,却又讨厌那些辛苦付出,拼了命的过程。

一件事做了几天,没结果就放弃。

只有两件事最容易让人成长,一种是多做练习,遇事不拒,多接活动,多写文章,忙得和陀螺一样。

的确,你会在深夜赶稿的时候觉得万分苦逼,甚至会自问,我这是为了什么。

但,当别人一个月写四篇稿子,你一个月也许写了四十篇的时候,也许你就更容易比别人获得机会,比别人得到更多的练习,更容易最短的时间绽放光芒。

我知道,大部分人会说,那些都是以健康为代价的。

是啊!这种压缩式成长带来的必然是对健康的摧毁,但这不是别人逼迫你去选的,是自己要不要选。

另外一种成长方式就是,接纳之后思考,总结之后再练习,如果说前者是铁杵磨成针的傻办法,那后者大概就是审慎、花心思、努力思考,衡量选择,做出利益最大,决策优选后的结果。

而你能说,这样的人会没有因为过度思考所才来的一系列疾病么?

要么动手,要么动脑。

不爱动手,更不爱动脑的人,每天都在撸串儿,吃高热高糖,泡吧韩剧,让自己任其发展,之后每次遇到挫折后,就会吐出一句:我尽力了。

别说你尽力了,其实你没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