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讲谈| 中国考古学者国际刊文选介

 木头1018 2016-09-07





近十年中国学者在国外杂志发文情况

对近十年(2006-2015年)中国考古学者在国外杂志上的发文情况的梳理,我们利用了InCites数据库。该数据库中集合了近30 年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七大索引数据库的数据,并拥有多元化的指标和丰富的可视化效果,收录期刊种类多、水平高,能基本反映国际期刊的情况。
InCites数据库中收录的近十年(2006-2015)中国学者发表的考古类文章共352篇,在全球排名第32,发文数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InCites数据库收录近十年中国学者发表考古类文章


近十年间,中国学者曾在42种期刊上都有发文,其中前5名的分别是: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119篇)、STUDIES IN CONSERVATION(53篇)、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37篇)、ARCHAEOMETRY(34篇)、ANTIQUITY(28篇)。可见,偏重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类的杂志是中国学者发文的重点。

InCites数据库收录近十年中国学者发表考古类文章数最多杂志TOP5


在这些发文中,中国科学院以122篇的发文数量位居第一,北京大学紧随其后,发文数量达到55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名列第三,发文量为50篇。排在其后的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而在所有高校中,北京大学的发文数量位居榜首。

InCites数据库收录近十年国内机构发表考古类文章数量TOP10

InCites数据库收录近十年国内高校发表考古类文章数量TOP10


在反映了论文影响力的被引频次数据中,前三甲的机构分别为中国科学院:844次,北京大学:568次,中国社会科学院:517次。其后的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比较这一排名与发文数量的排名,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位次明显提前,说明这些机构的发文数量虽不多,但文章的影响力比较高。在前三甲位置中,虽然名次排列与根据发文数量的排名一致,但中国科学院的篇均被引频次为6.91,北京大学的篇均被引频次为10.32,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篇均被引频次为10.34,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文章影响力突出。在论文被引频次的高校排名中,北京大学名列榜首。

InCites数据库收录近十年国内机构发表考古类文章被引频次TOP10


InCites数据库收录近十年国内高校发表考古类文章被引频次TOP10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近五年外文文章摘选

Early Pottery at 20,000 Years Ago in Xianrendong Cave,China
【中文题名】
中国仙人洞遗址出土的距今2万年的早期陶器
【作者】
Xiaohong Wu, Chi Zhang, Paul Goldberg, David Cohen, Yan Pan, Trina Arpin, Ofer Bar-Yosef
【来源】
SCIENCE, Vol.336, 29 June 2012 
【简介】
陶器的发明引领了人类生活和社会行为的变革。文章讨论了中国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的年代、出土陶片的地层的微结构、碳十四测年样本。其中最早的陶片的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20000至19000年,比在东亚及世界其他地方发现的陶器早2000-3000年。仙人洞遗址中的人类活动证据证明其中出土的陶器是末次冰期时,流动的采集狩猎人类制作的。这些陶器可能被用于烹制食物。时代如此之早的陶器的出土,证明了在农业起源前1万年或更长时间,人类就已开始制作陶器。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对仙人洞遗址进行过大规模的发掘,1993年和1995年由中美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1999年,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再次发掘。先后五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等,其中早期陶器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2009年,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合作团队决定对万年仙人洞陶器的年代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重新清理出来的考古地层剖面上采集了系列碳十四测年样品和地层微结构样品,确定碳十四测年样品与陶片的地层等时关系,证实以前发掘的考古地层是人类活动形成的原生堆积,不存在自然过程或者后期活动的搅扰,所测定的碳十四年代代表了同层位陶器的年代。由此证实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的年代可以早到距今2万年,是目前世界上已发表陶器的最早年代。研究成果为探讨现代人行为、特定文明要素的出现和传播机制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仙人洞遗址平面图



仙人洞遗址西段剖面图,其中第3C1B层以上出土陶器


Chemical analysis of white porcelains from the Ding Kiln site, Hebei Province, China
【中文题名】
中国河北省定窑出土白瓷的化学分析
【作者】
Jianfeng Cui, Nigel Wood, Dashu Qin, Lijun Zhou, Mikyung Ko, Xin Li
【来源】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Vol.39 2012
【简介】
定窑是中国中古早期最为著名的窑址之一,烧造了大量的白釉瓷器,技术先进,器物造型精美。1949年以来,定窑经过了1965、1987、2009年3次发掘。本文以2009年发掘出土的69片白瓷片为研究对象,使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其进行了分析。这些样本的年代包括五代、北宋及金(10世纪早期到13世纪早期)。化学成分分析证明,不同时期的定窑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定窑早期产品的胎中包含大量高岭土,以钙质原料为助熔剂。北宋早期以后,一些钙质材料被含钾的材料取代。釉的成分也显示出了与胎同步的变化趋势。釉中的二氧化钛含量很低,所以胎中的高岭土这一主要成分似乎并没有被用在釉的配方中。在定窑烧造的大部分阶段中,釉主要是由制胎时使用的富含硅的粘土及一些含有钙的材料制作的。釉中含有的五氧化二磷显示,草木灰是釉料配方中CaO的来源。



定窑遗址出土瓷片


Later hunter-gatherers in southern China, 18000-3000 BC
【中文题名】
中国南方公元前18000-3000年的晚期狩猎采集者
【作者】
Chi Zhang, Hsiao-chun Huang
【来源】
ANTIQUITY, Vol.86,  Mar 2012
【简介】

本文对公元前9000-5000年的全新世早期中国南方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出了诸多新观点。人类在这一时段的活动丰富多彩,制作陶器、行程社会集群、驯化动物、培育稻米等等行为都在不同的地方、时段中产生。本文定义了“使用陶器的捕食者”这一角色,他们是一群复杂的狩猎采集人群,在洞穴及沙丘上制造了许多贝丘遗址。这些移动的非农业者对于长江流域水稻栽培技术的共享有许多贡献,活动年代跨越了5000年之久。一些农业者会在扩张到土壤不肥沃的地区时转变为狩猎采集者。其中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线性转变发生,而是在面对多样的地理环境时的随机应变和适应。



江西仙人洞遗址



湖南高庙遗址出土的有纹饰陶器,公元前5000


Jiahu 1: earliest farmers beyond the Yangtze River
【中文题名】
贾湖一期:长江流域之外最早的农耕者
【作者】
Chi Zhang, Hsiao-chun Huang
【来源】
ANTIQUITY, Vol.87,  Mar 2013 
【简介】
水稻的驯化对于人类文明,特别是东亚文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稻作遗存在河姆渡、彭头山、城背溪等遗址的陆续发现(年代大多介于公元前7000-5000年之间),使得长江流域作为最为可能的稻作农业起源地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近年来,在淮河上游的贾湖遗址和汉水中游的八里岗遗址发现了公元前7000-6500年的水稻遗存。更为重要的是,从八里岗遗址出土水稻穗轴所反映的落粒性来看,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驯化稻证据。基于这一新发现,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早期农业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贾湖一期遗存在其中所处的地位。
对贾湖与八里岗遗址这一时期出土遗物的分析显示,贾湖一期遗存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期的彭头山文化和小黄山文化陶器群都较为简单,而且具有一定的时代共性。釜、钵的基本陶器组合暗示了贾湖一期遗存很可能是源自长江流域的早期传统,而非中国北方地区。另一方面,贾湖与八里岗遗址所处的淮河与汉水流域已经接近甚至超出了全新世早期野生稻分布的北界,稻作在这一区域的出现很可能是人为传播的结果。因此,贾湖一期遗存在淮汉地区的出现可能是南方人群向北扩张的结果,稻作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北传。同时,这一地区的环境压力和生殖隔离条件,强化了水稻在当地的驯化过程,由此才出现了落粒性所反映的水稻驯化程度高于同时期长江流域的现象,这也支持了水稻边缘地区起源说的合理性。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山东地区后李文化的陶器组合和稻作遗存,可能也与贾湖一期同时期的南方文化系统有关。
长期以来,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老官台、裴李岗、磁山等文化所代表的人群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北方最早的食物生产者。本文的分析则表明源自南方文化系统的贾湖一期遗存,得益于淮汉地区的环境和生殖隔离条件,促成了最早的驯化稻在当地的出现,成为长江流域之外最早的农人。贾湖一期遗存在全新世大暖期到来之际向北方黄河流域扩散,奠定了此后黄河流域文化发展的基础,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中涉及的黄河、长江流域遗址



八里岗出土的驯化水稻 a,水稻穗轴 b,驯化 c,未成熟 d,野生


The Neolithic ceremonial complex at Niuheliang and Wider Hongshan landscap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中文题名】
新石器时代中国东北牛河梁、红山文化的葬仪
【作者】
Zhang Hai, Andrew Bevan, Dashun Guo 
【来源】
JOURNAL OF WORLD PREHISTORY, Vol.26,2013
【简介】
 本文综述了目前可证明红山文化聚落类型及仪式活动的考古学材料,特别是著名的牛河梁祭祀遗址。文中将红山文化中的祭祀遗址放置在整个红山文化的范围内考虑,认为祭祀遗址属于红山文化较晚的阶段,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和遗物都出自特别晚段的活动。这些引人注目的遗址同样也是特别的场所,因为其有通向主要道路的入口、特殊的地质类型以及同一的视觉。与相似规模但更松散的红山居住聚落相比,牛河梁等祭祀中心显然是公元前6千纪中期社会、政治和地区的关键性结构。



红山文化主要遗址分布图



牛河梁遗址祭坛


New evidence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Upper Paleolithic of the Central Plain in
China
【中文题名】
中国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新证据与新观察
【作者】
Wang,Youping, Tongli Qu
【来源】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no.367, 2014 
【简介】

河南省近年发掘了众多年代处于MIS3至MIS2之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如织机洞、赵庄、老奶奶庙、西施、李家沟等。这些材料为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技术及人类行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在经历了MIS3初期的环境改变后,人类行为产生了变化,开始长途运输石材,工具也变得多样,同时织机洞遗址的发现也证明了他们活动范围有所扩大。然而,石器的制作技术并未改变,之前的简单的剥片技术仍被继续使用。MIS3末期,开始出现石叶及细石叶的组合。末次盛冰期时,中国北方广泛地使用了细石叶技术,并一直持续到了更新世。石器技术的变化证明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及现代人适应性在MIS3至MIS2时期的发展。



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分布



老奶奶庙遗址出土的石器



西施遗址出土的石叶


Lijiagou and the earliest pottery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中文题名】
李家沟遗址及河南省的最早陶器
【作者】
Youping Wang, Songlin Zhang, Wanfa Gu, Songzhi Wang, Jianing He, Xiaohong Wu, Tongli Qu, Jingfang Zhao, Youcheng Chen1 & Ofer Bar-Yosef
【来源】
ANTIQUITY Vol.89, April 2015
【简介】
一直以来,新石器时代贾湖文化一期及裴李岗文化的陶器都被认为是中国中原地区出土的最早陶器。然而,公元前九千纪的河南省李家沟遗址中发掘出土了更早的陶器制品,可能在北方开始栽培粟和南方栽培野生稻之前。据此推测,如西南亚和南美等其他地区一样,人类的定居应出现在栽培之前。李家沟的材料表明,定居的社群出现在仍使用石刀的狩猎采集群体之中。也证明了拥有细石叶工业的人类也是陶器的制造者,出现在中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前。



李家沟遗址的地层



李家沟遗址第6层南部区域的平面图,显示出人工遗物与骨头的分布



李家沟遗址第6层出土细石叶


Zheng He's voyages to Hormuz: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中文题名】
郑和在霍尔木兹的航行:考古学上的证据
【作者】
Lin Meicun
【来源】
ANTIQUITY Vol.89, April 2015
【简介】 
公元15世纪早期,郑和在明皇室的支持下将中国的影响力扩展到了爪哇、斯里兰卡以及非洲东海岸。中国和伊斯兰的历史文献及《郑和航海图》中都记载了他在印度洋航行的情况。然而,对郑和航行的目的地、地处波斯湾的霍尔木兹古城的具体位置的记载却不甚明确。本文通过重新分析伊朗南部海岸,即今天霍尔木兹岛发现的明代瓷器、中国南方发现的伊朗风格的宝石,证明了古霍尔木兹与今天的霍尔木兹岛乃同一处。
可以证明郑和曾在今天的霍尔木兹岛进行过贸易活动的考古材料主要分为两组。其一,英国考古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于1968-1971年在伊朗南部、东南部近900处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调查中出的中国瓷器。其中包括19000件瓷片,有3500件左右来自远东。其中在霍尔木兹岛出土了青白瓷、青花瓷、青瓷等近300件中国瓷片,年代是14到16世纪之间。
第二组是2001年在中国湖北发掘的梁庄王墓中出土的3400余件波斯及印度风格的珠宝。其中包括589件金制品(重16公斤)、392件银制品(重13公斤),以及诸多玉饰(重14公斤)。这些文物中包含18种宝石,有金绿宝石、绿宝石、蓝宝石、红宝石等。

通过对这两组材料的重新分析,可证明其与郑和的航海活动直接相关,也使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15世纪早期明代与霍尔木兹国的商业行为。



霍尔木兹岛出土的青花瓷



梁庄王墓出土珠宝



霍尔木兹岛景观


特别提醒:
来自于InCites的分析数据不足以全面揭示学术研究的水平。

(本文作者:方笑天、邓振华、李云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