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鮑家麟教授美南作協演說紀實──從李昂小說的婚外情談起

 汉青的马甲 2016-09-07


秦鸿钧  摄影: 石丽东

 

名闻中美的史学家、散文家、「中国妇女史」研究者鲍家麟教授,应「美南华文作协」之邀来休市演讲,从李昂小说的婚外情谈起,兼看时下的小三现象,引发现场的热烈讨论,很多终生浸淫在文学里的读者,都没听过徐志摩离婚的难言之隐。 

 

鲍教授首先从李昂与婚外情(外遇)有关的书谈起,如「外遇」专书,「外遇连环套」小说,「暗夜」小说,以及「杀夫」及「北港香炉人人插」。 

 

李昂「外遇」之成书,来自于她在「中国时报」的专栏,根据统计研究的结果,台湾家庭最大的问题:「外遇」,也是台湾妇女最关心的问题。李昂的专栏,也是通过与社会学家,社会工作者,妇产科医师,外科医师,律师,法学专家,心理学家,统计学家,共同研讨的结果,因此,当时因情人外遇而自杀获救的,都指定找李昂。 

 

李昂的「外遇」小说,如规模最大的外遇(七人)—-「外遇连环套」,以及「暗夜」,扯到名人如施明德第一任妻子艾琳达,李昂,陈文茜,出版一个月,即销售二十余万册的小说「北港香炉人人插」,也都是「名人效应」下的成品。 

 

鲍教授与外遇有关的写作包括:释「夫」—-(妇女问题随想录之二)纳妾旧俗的变形金钢(原载于「世副」)、杀千刀的(载于「世副」)、生命周期(将刊于「世副」)、图桑的杀夫案(载于「嘉霖散文集」)侠女愁城:秋瑾的生平与诗词(待出版)在鲍教授的作品中,她特别以历史学者的观点,反对「为贤者隐过」。历史家追求的事实真相,而非民间穿凿附会或遮掩事实。她在「徐志摩的结婚与离婚」一文中,特别提到「徐志摩离婚的难言之隐」,在于他的夫人张幼仪遭到公公的性侵,其时,徐志摩已出国读书多时,张幼仪怀孕了,家人看事实掩盖不住,才将张幼仪送出国去,那段时间,徐志摩所写的诗文,异常忧伤,难过,灰暗,而他又不能说出真相,那个小孩最后在德国出麻疹死了,张幼仪一辈子都待在徐家照顾二老。

 

鲍教授说出自己也是「外遇」的受害者,中国人的民族性要「隐恶扬善」,几千年下来,要改,真难!如今鲍教授自「外遇」的风暴中走出来,独当一面,有孝顺的女儿们,有学术上异常卓越的地位,荣获亚洲学会西部分会「终身成就奖」,著书立说,著作等身奠定她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走出阴霾成功的典型。

 

她提出「外遇」引发的「家庭暴力」,因缺乏心理准备更像家庭大海啸,对方不再是「爱」的对象,而是「讨厌」的对象,其间吵架打架,拳脚交加。她也提到二奶,小三现象,多出现在「七年之痒」—-中年危机,色衰爱弛,加上行下效,风气败坯,纳妾旧俗的传统,道德规范的松懈,造成一般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前仆后继。

 

而其对策:除寻求可靠协助,了解人生无常,使自己站起来,以柔克刚,但讨好太过,未必有效,男士要路边野花不要采,女士们要「未雨绸缪」,不给对方外遇的空间。

 

演讲激起现场的热烈讨论,有人提出「一夫一妻制」是否合理?有人提出「精神外遇」,在座的心理学家卓以定博士认为:「精神外遇」是把外遇的对象「神圣化」,不值得鼓励,婚姻是很复杂的问题,要细心呵护,不要给对象有「第三者」的机会。来宾中有男士提出,好像受害的都是女性,难道男性就没有受害者?答案是有,台湾施寄青女士的「晚晴协会」,帮助的就是婚姻男性的受害者。

 

来源:北美华文作家协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