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时的黑白,今日的风采,走进校门看师大

 fanxianming 2016-09-07
旧日时光
每天,我们都要从校门走过,这里,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作为一所学校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校门也凝聚了学校的气质,师大的校门,一直朴素而又低调,如同师大的人,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1954年8月16日,在上海市虹口区西体育会路441号(现中山北一路)原华东速成实验学校大门口,挂上了由著名书法家舒同书写的“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校牌。她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新建的第一所地方性高等师范学校,是上海师范大学的前身。
1956年5月8日,教育部决定在上海师专的基础上成立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并撤销原有建制。从此,上海地方开始培养大学本科师范生。一师院培养中等学校文科师资,校址在闸北区明晏路150号(如图)。在师专原址的二师院培养中等学校理科师资。两所学校的校名字体沿用舒同体。(如果你有二师院校门的照片,请与档案馆联系哦!)
1958年第一、第二师范学院合并为上海师范学院,校名牌由舒同题写。1955年师专迁入现在的桂林路西部校区,学校大门在校园北面的岑溪路10号。岑溪路,这条距今天漕河泾港南面100米左右、东西走向的煤渣小路如今在地图上已不见踪影,当年却是进出学校的必经之路。从学校大门进来的主干道(今学理中路)是学校的中轴线。从图中你看出当年的校门位置了吗?
50年代末期,在今天桂林路西部校区校门的位置也建了一座朴素的校门,岑溪路10号的校门逐渐停止使用。1955年至1958年,我校校址仅徐汇西部校区,东部是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即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址。两所学校毗邻而居,周围是农田,稻花香里,琅琅书声伴着阵阵蛙声,倒也别具情致。
我校和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中间隔着一条名为“上澳塘港”的河,两校师生往来不便,于是共同在河上造了一座小木桥。1958年市委决定把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校舍划给我校作文科系科的用房。图为1960年1月,学生在小木桥上合影。
1972年至1978年,上海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五所高校合并,称为“上海师范大学”。总部设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址内。原师院院部机关和7个系迁入总部,外语系、革命文艺连队、体育系(体训班)以及后来搬回来的中文系等在原师院校址,作为上海师大分部。图中的大门位于现在的华东师范大学。
据老同志回忆,六十年代初期,学校造了一个横跨桂林路的校门门楼,门牌号是桂林路10号。桂林路的尽头是朝北的校门,由北向南进入校门,迎面的牌子上是毛泽东题写的“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向左是东部校区,向右是西部校区。直到八十年代初,师生仍从这个校门进出学校。坑坑洼洼的桂林路由北向南到附中门口就戛然而止,路中央有棵大树,43路终点站就在这里,公共汽车绕着大树就开出去了。
这座校门见证了学校的历史时刻:

1978年4月28日,教育部批准上海师范学院恢复原有建制。5月13日,桂林路10号重新挂上“上海师范学院”的校牌。复校后所用的校名字体为郭沫若同志1965年所题。

在校门口拍照留念,是大学时代珍贵的记忆。

1984年,由于桂林路的延伸,原先横跨桂林路的校门被拆除;学校重新修缮了校门,即现在的校门。东部校区门口的小桥也进行了加固,并且新建了东部的校门。图为学生在新修的校门口合影留念。

1984年10月,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成为全市第一所“学院”更名为“大学”的学校。副市长刘振元在建校30周年庆典上,为我校新校名挂牌剪彩。校名牌保留了原郭沫若题写的五个字,并从郭沫若的字体中找了个“大”字组成“上海师范大学”新校名牌。

1992年9月,由于桂林路的拓宽和延伸,经徐汇区公安局批准,我校门牌号码改为桂林路100号。

师大人勤耕不辍,用执着承载着民族教育事业的希望,凭借坚韧的毅力,从单一的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国际化、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昂首迈进。
 
奉贤校区的校门

1975年,上海市文教五七干校成立,占地有今天的奉贤校区中心河南北两片、奉炮公路东侧师大剧院、家属宿舍一带以及生物制品所等地块。(该照片引自苏智良主编《上海“五七”干校忆往》)

1972年10月,上海师范大学五七干校外语培训班正式成立,第一届200名青年学子怀着成为共和国外交官的理想到上海师范大学五七干校报到。图为第一届英语班1班学生在校门口留念。

1978年12月20日,上海师范学院分院成立。这所在原上海市文教五七干校旧址上建立起来的普通高等师范学院,克服重重困难奋发前进,短短几年间学校初具规模,培养了大批活跃在教育战线的合格人才。图为1979年上海师范学院分院首届学生冬季长跑。

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师范学院分院正式被定名为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学校面向社会需要,开拓进取,积极创造条件培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和经济建设应用型人才,成为一所文理综合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

1988年12月20日,上海技术师范学院举行庆祝建校十周年活动。


1994年10月,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建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技术师范学院的校址成为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

1999年9月,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东大门扩建工程竣工。
今日师大
上海师范大学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0726人,研究生6644人,夜大学学生13128人。建校60年来,学校培养了20余万各级各类人才。学校被列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以及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截止2016年3月底,我校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博茨瓦纳、赞比亚、莱索托、科特迪瓦、哥斯达黎加、墨西哥、智利、加拿大、美国、爱尔兰、爱沙尼亚、比利时、卢森堡、波兰、丹麦、德国、俄罗斯、法国、芬兰、荷兰、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匈牙利、意大利、英国、葡萄牙、韩国、马来西亚、日本、泰国、文莱、新加坡、伊朗、以色列、印尼、越南、台湾和香港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311个高校和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目前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俄罗斯、法国等六个国家的7所高校合作举办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一年期以上在校留学生739人。学校先后在日本广岛福山大学、非洲博茨瓦纳大学和美国密苏里大学建有三所孔子学院。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6个,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古典文献学专业为全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人才的四个基地之一。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和旅游管理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专业入选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和小学教育2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广告学专业入选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依托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入选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共获得4期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其中第一期5个,分别为:旅游会展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汉语言文学、影视传播、英语;第二期2个,分别为:应用化学和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第三期5个,分别为: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旅游管理、小学教育、音乐学;第四期6个,分别为:历史学、对外汉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心理学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保险、广播影视新传媒等。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6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共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1个,另外还有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学校已经建立起一批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是上海地方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非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资源化学实验室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化学实验室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都市文化、计算科学、比较语言学和国际与比较教育是4个设在我校的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此外,学校还拥有3个上海市高峰学科,8个上海市高原学科;6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6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5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2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高校智库;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全年,学校科研经费达21361.05万元,其中文科科研经费为:5483.25万元,理工科科研经费为:15877.8万元。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学术人才,初步形成了一支以特聘教授为旗帜、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为中坚、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827人,其中专任教师175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301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63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496人,占专任教师的85.3%,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79人。此外,还组建了一支500余人的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包括5位院士级的特聘教授、100多位外籍教师。
学校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3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7万多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9.3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7.2万平方米、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场所7.1万平方米;两个中心图书馆藏书近318万册、有100多个电子文献数据库和具有馆藏特色的自建数据库8个;建在我校的上海高校瓷器艺术博物馆是上海市十大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馆藏古籍约18万册,善本古籍1350多种,2009年经国务院专家组审批通过被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校固定资产总值24.0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6.32亿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