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因身份证被借走,武汉数百名大学生摊上巨额债务!丨《经视直播》

 汉沙的图书馆 2016-09-07


  现在,武汉的高校已经基本上开学了,小编想提醒下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以及老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重要信息,千万不要随便外泄,武汉已有数百名大学生因信息外借让自己债台高筑!



个人信息借同学  竟背负15000元债务


  小王是武汉传媒学院大四的学生,去年的5月份,小王经同学介绍,认识了学校的郑同学,当时对方称要开一家手机店,需要小王帮点小忙。


  郑同学称,因为iphone6手机货源紧张,正常渠道很难拿到货,他知道可以通过一些网络平台以零元购机的形式拿货,希望小王能把身份证和学生证等信息借给他办理,并表示还款他来负责,不用小王承担。因为是朋友,小王抹不开面子拒绝,就借给了郑同学。



  事后,小王用自己的手机号在“人人分期”网站上注册,郑某则利用小王的信息,在网上办理了一份64G,iphone6plus手机的分期业务,分17期还款,每月还款金额为400多元。手机通过快递寄到了学校,郑某利用小王身份取走。


骗子利用网络分期平台行骗多名学生


  不仅仅是小王,还有他寝室的四个同学都办理了手机分期业务,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郑某一开始还了两个月,之后就没还了,他们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没有收到手机,还要承担月供和滞纳金,受骗的同学随后报了警,事后,大家才得知,郑某利用这种手法,通过“人人分期”、“优分期”等平台,多次实施诈骗,受骗的学生涉及附近多所高校。


  许多受骗学生都是碍于情面不好拒绝,受骗人数涉及到两百多人,主要集中在武汉传媒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经济学院。


  今年7月14号,经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法院审理,认定郑某在2015年4月到9月间,利用他人身份信息,在网上办理分期业务,购买手机34部,价值22万余元,因谎称为对方偿还全部分期款,郑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目前,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其亲属则代为退赔赃款19万余元。


法院宣判后 仍有受害学生遭催债


  法院宣判后,按理说这个事情就了结了,然而,湖北经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直到现在,仍然有不少受骗的学生,还在频繁收到“人人分期”、“优分期”等小额借贷平台发来的催款电话和短信。



  据受骗学生介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当时法院判决时,涉及的受骗学生只有20多名,涉及的诈骗金额也只有20多万。但实际上,受害的学生远不止这些。

受骗学生

开庭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收到通知,甚至什么时候判决的,我们也是事后才知道。


事发后大家都去报案,当时统计受骗的学生有200多人,涉及金额有200多万。


受骗学生



  由于没有按期还款,受骗学生在借贷平台上的滞纳金,仍在不断累加,对于现在的处境,受骗学生都十分担心。



  律师表示,如果学生们因为欠款的事情被起诉,一旦对方胜诉,那将会对学生们的信用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可能面临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法律风险。


  随后,记者从武汉传媒学院学工部了解到,该校前期统计的受骗学生就有100多名,学校已经为这些学生申请了法律援助,目前,校方正在组织受骗学生收集、整理证据,准备与借贷平台协商处理此事。


大学生涉世不深易上当受骗


  现如今很多诈骗分子往往会利用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这一点来盗用学生个人信息进行违规贷款,并非法获利,给学生的利益和信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大学生群体一定提高安全意识,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勿轻易外借


  除了大学生,许多社会人士也因为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他人背上巨额债务。

吴女士的同事王先生因缺乏资金向信用社借款,求助吴女士为其担保,吴女士就把身份证借给了王先生。王先生用其身份证开借款账户,然后与吴女士一同去信用社签订10万元的借款合同,吴女士在借款人处签字并按手印。


信用社按借款合同的约定将10万元打进吴女士身份证开的账户里。事后,因为王先生未能按规定时间还款,该信用社将借款人吴女士告上法庭,信用社要求吴女士不仅要偿还本金10万元,还要支付3.8万元的利息。


  类似吴女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小编想提醒大家,身份证一定要妥善保管、避免遗失,更不能将其随意出借,以避免类似不必要的麻烦。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别人向你借身份证的情况,身份证不仅仅是身份的证明,更多地会让人承担民事或刑事的责任。身份证使用不当,真的会让人倾家荡产。

如果朋友向你借身份证

你可以回应:

1)为了办理什么什么业务,身份证在父母或亲人手里。

2)抵押在了银行或典当行

3)丢了,挂失呢

4)换了个钱包忘带了

5)要不怕伤感情就直接对他呵呵好了。


  至于身份证复印件的使用上,我们可以在身份证复印件上注明,“此复印件仅用作xxxx,不作他用”,这样就可以防止个人证件被利用。



总之

不要随便将身份证借给他人

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确保自己的信息不被他人利用!


来源:湖北经视《经视直播》、网络综合丨记者:李炎生 张云华丨编辑:赵瑾丨主编:石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