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写我的经历吧,然后慢慢写点淡水鱼缸造景的注意点。 先看作品,第一个正式的造景鱼缸作品。想象下在家里这样一个作品,已经不单单是一个鱼缸了,这个是一个有生命的艺术品
应该是07年底开始的吧,开始了鱼缸造景的路。第一口鱼缸是彩蝶的超白120×50×50的尺寸,加上柜子和鱼缸都是货运到北京的。记得收到货的时候找了一个金杯两个师傅给我整回家的。还好框架比较结实没有任何损失。 当时买鱼缸就是想要造景,之后去了十里河开始收集沉木,回来的路上一个麻袋的沉木上了地铁引起一堆人的侧目,实在是一个汗阿。 为了第一次减少难度,所以直接就用了ADA的泥了。对于帝都的水质来说,用泥还是会简单很多,但是之后ADA的泥、国产泥等等都经历过,粉化等等的问题却是也是蛮烦人的。 开缸前,自己先考虑好要干嘛,是当一个草农(只种草)还是造景,造景是石头为主还是沉木还是结合。用什么样子的草,前景、中景、远景都怎么搭配等等。 淡水鱼缸造景需要哪些器材鱼缸(鱼缸造景一定要敞口的),灯光要单独配(阳性草搭配一升水一瓦光,阴性减弱,T5HO或者卤素都可以)、二氧化碳钢瓶(最好不要自制,毕竟钢瓶省事,而且好的钢瓶加减压还是蛮安全的)、过滤系统(外置过滤器)、剪刀(可以考虑药具店的手术剪刀、镊子) 消耗品:泥、底肥、液肥、水草等。 第一次造景的过程却是也是蛮辛苦的,那会闺女还没出生,所以媳妇看着折腾也就折腾了。现在的情况如何我回头再说吧。 下面是我第一次开缸的全记录加上日期,大家慢慢看。也算是获奖作品。有任何问题我尽力回答。 2007-11-23 开缸准备
德彩的120过滤系统加上前置,后来前置被我折腾坏了,然后再后来上了双串联过滤。前置的好处在于减少清洁次数,前置可以起到物理过滤,后置就纯粹是生化过滤了
喇叭嘴的玻璃出水口,当有水流的时候会在水面出现漩涡,这样可以降低水面油膜的产生。后期让我打破了,然后呢还是发现除油膜器好用。
2007-11-24 (万事大吉,利开缸)为了方便开缸,一开始不挂灯,要不然撞脑袋
ADA的泥和化妆沙,当初没有细泥,只有ADA II。现在市场有了。
设计的不同地床的边界。然后要用纸板间隔一下。
一层泥,基肥,然后再上泥。然后化妆沙,地床要前底后高,之后的经验再说如何垫高地床。另外就是不同的地床材质要用东西挡一下,否则后期会很麻烦。 面向人的一面的地床要平整,这个是参赛作品的要求。
摆上沉木的效果
加水,上水前泥面要喷湿,防止加水过程中泥面下滑。加水我用棉花堵住出水口,保证水流降低,这样降低影响泥坡的下滑。
开始种草,这是也就大概了解草的习性。数量不够。
开过滤和灯的效果。 2007-12-3(5天左右)
开缸初期,光照控制在3-4小时,逐步增强,防止暴藻。对新手来说一旦暴藻(不管是绿水,绿毛等等),如果不知道怎么玩,就是致命的。绿水(上UV灯,增强换水等)。绿毛等就手动清理吧。 刚开始,除了多加硝化细菌,不要上生物。等水质稳定了再说(要上先上虾,再说鱼) 2007-12-20 开始上生物,泥和化妆沙之间采用火山石阻挡,然后草的状态逐步转好。 2008-1-20
那颗忘记叫啥的草,疯狂的生长。等把它拿出来的时候就跟一个扫把一样。绑在沉木上的莫斯也开始逐步状态变好。 2008-2-1
这个打扫把已经顶到水面了,不断的生长侧枝。好处也有,就是水质容易稳定,不容易暴藻。 2008-2-28
第一次修剪,草基本剃头,现在依稀记得几种:莫斯,细叶铁,珍珠草,蝴蝶等 2008-3-15 2008-3-23 再次爆满,半个月而已。修剪完了又半个月。
再次的爆草 2008-5-23 下狠手的修剪全部剃头,关键是要把前中后不同的层次体现,然后要预计生长周期以及拍摄日期。 2008-5-25-拍摄 拍摄那个晚上的场记
擦拭鱼缸,加满水,用吹风机营造水面涟漪效果。拿掉进出水管
然后这就是我的第一个作品。之后的发烧我慢慢道来,一路走来真的不易。 第一届彩蝶杯的作品吧。知道52FISH的应该可以找到当初的一些信息。
追加修改(2014-08-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