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会晋唐笔法需懂汉魏方笔

 羲皇上人同故人 2016-09-08

东汉时期,为逝者树碑立传渐趋成为一种尊尚的风气。墓碑记载了逝者的生平和主要履历,通过碑刻文字我们可以研究其身世、家族等历史问题。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载:“自后汉以来,门生故吏多相与立碑颂德矣。余家《集古》所录三代以来钟鼎彝盘铭刻备有,至后汉以后,始有碑文,欲求前汉时碑碣,卒不可得。是则冢墓碑自后汉以来始有也。”

领会晋唐笔法需懂汉魏方笔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

后汉时期缘何出现大量的碑碣,与当时的政治风气有密切关联。东汉非常注重厚葬,并以此标榜儒家倡导的孝道,往往这也是被举孝廉的评判之一。“东汉墓碑应时代和人们的需要而兴盛。事死如事生,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是汉代石刻的代表,而且其外表形制、铭文内容、书体纹饰都具有典型意义,并对后世墓碑的发展演变起到了垂范作用。”东汉的碑刻文字不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其书法艺术是书法史中重要的一环,同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领会晋唐笔法需懂汉魏方笔

△汉碑拓片

汉魏时期是隶书的时代,碑刻文字以隶书记载刊刻,形成的不同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风格面貌是我们讨论的主体。一般而言,我们将碑刻隶书分为以《曹全碑》的秀丽柔美、《礼器碑》的庄重典雅、《张迁碑》的朴厚刚健为代表的三大类审美风格。“

领会晋唐笔法需懂汉魏方笔

△曹全碑

《曹全碑》秀丽,体现出一种柔性美。柔顺如妙龄少女,美如婵娟。《张迁碑》如力士金刚,方笔。从篆书的圆笔走向隶书的方笔,此碑是最典型的,它表现出力量型的刚性美。《石门颂》摩崖石刻,风格遒劲、自由、放纵。《礼器碑》典雅、端庄、瘦劲,是另一种方笔形态。”这是我们对汉隶审美风格基本定位,引起注意的是《张迂碑》从篆书的圆走向隶书的方笔,由此,方笔隶书成为后世推重的典范。

领会晋唐笔法需懂汉魏方笔

△张迁碑

方笔隶书,顾名思义用笔要方、结字亦方。在梳理隶书图像资料过程中对方笔隶书产生兴趣,发现《鲜于璜碑》已开方笔隶书之先河,早于《张迂碑》二十余年,期间另有方笔形态的隶书。

领会晋唐笔法需懂汉魏方笔

△石门颂

汉魏时期,从书法史的角度研究是隶书的时代,也是书法从禁锢走向自由的艺术觉醒的时代;从隶书的艺术风格来看,大致呈现出圆笔、方笔与方圆兼备三种审美形态;从书体演变的角度分析,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即是由圆笔转向方笔,这在“隶变”过程中是显而易见的。

领会晋唐笔法需懂汉魏方笔

△礼器碑

“蚕头燕尾”是我们在一般意义上给予隶书的普遍意识形态的定义,然而,隶书的真实面貌确实如此吗?这恐怕只有深入研究和书写过隶书的人才能体会其中三昧。从书体演变史和风格史的角度研究隶书,可得证隶书上承篆书下启魏碑楷法,赵孟頫言“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两晋南北朝的笔法正是由汉魏时期方笔隶书演变而来。因此,汉魏时期的方笔隶书在书法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惜乎当今研究之乏力。

领会晋唐笔法需懂汉魏方笔

△鲜于璜碑

书法史研究中将《张迁碑》定为方笔隶书最重要的代表,在一定意义上忽略了《鲜于璜碑》等碑的价值。《鲜于璜碑》开方笔隶书之先河,并与《衡方碑》《张寿碑》《熹平石经》《张迁碑》等以至三国时期的《孔羡碑》《谷朗碑》等共同构成以方笔为主的书体风格体系,是研究“隶变”不可或缺的一环。

领会晋唐笔法需懂汉魏方笔

△衡方碑

领会晋唐笔法需懂汉魏方笔

△张寿碑

领会晋唐笔法需懂汉魏方笔

△熹平石经

领会晋唐笔法需懂汉魏方笔

△孔羡碑

领会晋唐笔法需懂汉魏方笔

△谷朗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