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名方秘方(十九)

 黄每文图书馆 2016-09-08

                            清代名医(著)方(十九)

                                    费    伯    雄    方


                                  胃    痛

        一、通幽汤
        [组成]当归身、升麻、桃仁(研)、红花、炙甘草各3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调和气血,开通胃府。
        [主治]胃脘痛。
        [来源]《医方论》

        二、韭汁牛乳饮
        [组成]韭汁、牛乳等分。
        [用法]时时呷之。
        [功效]去瘀生新,开通胃气,补血润燥兼通大肠。
        [主治]胃脘痛。
        [来源]《医方论》

                                  痢    疾

        一、槐花散
        [组成]槐花、青皮、荆芥穗等分。
        [用法]研末为散。水煎每服15克,温服。
        [功效]清肠凉血驱风。
        [主治]肠风血痢。
        [来源]《医醇賸义》

        二、苍术地榆汤
        [组成]苍术90克、地榆30克。
        [用法]每服30克,水煎,去渣温服。
        [功效]健脾燥湿,凉血止痢。
        [主治]脾经受湿血痢。
        [来源]《医醇賸义》

        三、郁金散
        [组成]川郁金15克、槐花15克、甘草7.5克。
        [用法]研末为散,每服3-6克,饭前用豆豉汤调下。
        [主治]一切热毒痢,下血不止。
        [来源]《医醇賸义》

        四、地榆芍药汤
        [组成]苍术240克、地榆、卷柏、芍药各90克。
        [用法]每服30克,水煎温服。
        [功效]清热利湿,和血止痢。
        [主治]泻痢脓血,脱肛。
        [来源]《医醇賸义》

        五、芍药黄芩汤
        [组成]黄芩30克、芍药30克、甘草15克。
        [用法]每服30克、水煎,温服。
        [功效]清热缓急止痛。
        [主治]泄利腹痛,或后重身热,及下脓血稠粘。
        [来源]《医醇賸义》

        六、白术黄芩汤
        [组成]白术60克、黄芩21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分3服,温服。
        [主治]服它药痢疾虽除,更宜调理。
        [来源]《医醇賸义》

        七、诃子饮
        [组成]御米(去带蜜炒)1.5克、诃子(去核)2.1克、炮干姜1.8克、橘红1.5克。
        [用法]上末,空心服。
        [主治]治痢。
        [来源]《医方论》

                                       火    证

        一、雪乳场
        [组成]生地9克、熟地9克、天冬4.5克、玉竹12克、五味子1.5克、当归4.5克、白芍3克、山药9克。
        [用法]人乳100毫升,藕汁100毫升,加水适量煎。温服。
        [功效]滋阴润燥。
        [主治]燥火。
        [来源]《医醇賸义》

        二、加味三黄汤
        [组成]黄连1.5克、黄芩3克、黄柏3克、连翘4.5克、丹皮6克、山栀4.5克、赤芍3克、薄荷3克。
        [用法]水煎热服。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
        [主治]实火,气分偏胜,壮火升腾,发热错语,口燥咽干,阳狂烦躁。
        [来源]《医醇賸义》

        三、胜湿清火汤
        [组成]茅术4.5克、白术4.5克、茯苓6克、苡仁24克、石斛9克、石膏15克、知母3克、猪苓3克、泽泻4.5克、荷叶1片。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清火除湿。
        [主治]湿火,重阴生阳,积湿化热,湿火相乘,渴欲舌白。
        [来源]《医醇賸义》

                                 痰    证

        一、星香散
        [组成]胆星24克、木香6克。
        [用法]为末服。
        [功效]治痰而兼行气。
        [来源]《医方论》

        二、三仙丹
        [组成]南星曲、半夏曲各120克、香附60克。
        [用法]糊丸。
        [功效]治痰而兼理气。
        [来源]《医方论》

        三、辰砂散
        [组成]辰砂30克、乳香、枣仁各15克。
        [用法]温酒调下。
        [功效]治痰而兼定惊。
        [来源]《医方论》

        四、茯苓丸
        [组成]半夏曲30克、茯苓(乳拌)30克、枳壳(麦炒)15克、风化硝7.5克。
        [用法]姜汁糊丸。
        [功效]行气化痰攻积。
        [主治]痼结之顽痰。
        [来源]《医方论》

        五、百花膏
        [组成]百合、款冬花等分。
        [用法]蜜丸。
        [功效]治痰而兼清热。
        [主治]
        [来源]《医方论》

        六、七气汤
        [组成]半夏(姜汁炒)15克、厚朴(姜汁炒)9克、茯苓12克、紫苏6克。
        [用法]加姜、枣煎服。
        [功效]理气化痰,开解郁结。
        [主治]七情受病,兼有痰涎。
        [来源]《医方论》

                                 带    下

        一、当归煎丸
        [组成]当归、熟地、炒白芍、炒赤芍。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血活血。
        [主治]虚人之带下。
        [来源]《医方论》

        二、白芷散
        [组成]白芷30克、海螵蛸(煅)2个、胎发(煅)3克。
        [用法]为末,酒调下6克。
        [主治]赤带。
        [来源]《医方论》

        三、固下丸
        [组成]樗皮45克、白芍15克、良姜(煅黑)、黄柏(煅黑)各9克,
        [用法]粥丸,米饮下。禁忌:若荣卫虚损者,不可服。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下注之白带。
        [来源]《医方论》

                                  其    它

        一、小莬丝子丸
        [组成]石莲肉60克、茯神30克、菟丝子150克、山药90克。
        [用法]前3味为末,以山药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
        [主治]女劳疸。
        [来源]《医醇賸义》

        二、茯神四逆汤
        [组成]茯神6克、附子9克、干姜3克、人参6克、甘草1.5克、木香1.8克、砂仁3克。
        [用法]水煎微温服。
        [主治]真心痛,水来克火,寒邪直犯君子,脘痛,呕吐,身冷,手足青至节,甚则旦发夕死。
        [来源]《医醇賸义》

        三、茱萸附桂汤
        [组成]吴萸2.1克、附子6克、肉桂2.4克、当归9克、白芍4.5克、白术3克、木香1.8克、乌药3克。
        [用法]以枣2枚,姜3片水煎,去渣温服。
        [主治]肝气厥逆,胁下及腹中绞痛,下利,手足厥冷,指以皆青。
        [来源]《医醇賸义》

        四、茴香四逆汤
        [组成]小茴香6克、附子9克、干姜3克、破故纸6克、杜仲15克、茯苓6克、甘草1.5克、大枣3枚。
        [用法]水煎温服。
        [主治]肾气厥逆,腹痛下利,手足厥冷,小便清利。
        [来源]《医醇賸义》

        五、牡丹皮汤
        [组成]丹皮6克!赤芍3克、木通3克、萆薢6克、花粉6克、瞿麦6克、泽泻4.5克、车前6克、甘草1.2克。
        [用法]苡仁60克,煎汤代水煎上诸药,温服。
        [功效]清热利湿,泄浊通淋。
        [主治]湿热内蕴,移于下焦,小便混浊作痛。
        [来源]《医醇賸义》

        六、黄连涤暑汤
        [组成]黄连1.5克、黄芩3克、栀子4.5克、连翘4.5克、葛根6克、茯苓6克、半夏3克、甘草1.2。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
        [主治]中暑,猝然而倒,昏不知人,身热口噤。
        [来源]《医醇賸义》

        七、通痹散
        [组成]天麻、独活、当归、川芎、白术、藁本等分。
        [用法]研为末,每用9克,酒调服。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主治]痹在身半以下,两足至脐冷如冰,不能自举者。
        [来源]《医醇賸义》

        八、润肠丸
        [组成]大黄、归尾、羌活各15克、桃仁(研)、大麻仁(去壳)各30克。
        [用法]蜜丸。
        [功效]通润。
        [主治]伏火燥结。
        [来源]《医方论》

        九、干霍乱吐方
        [组成]烧盐、热童便。
        [用法]3饮而3吐之。或用附香末,广艾砂湿,熨脐之四旁亦佳。
        [主治]霍乱欲吐不得、欲泻不得。
        [来源]《医方论》

        十、芦根汤
        [组成]芦根480克、竹沥480克、生姜60克、粳米3克。
        [用法]煎汤服。
        [主治]热郁胃中,作呕作吐。
        [来源]《医方论》

        十一、羊肉汤
        [组成]当归、白芍、煅牡蛎各30克、煅龙骨15克、生姜60克、炮附子60克、桂枝22.5克。
        [用法]每服30克,羊肉120克加葱白煮服。
        [功效]敛阴生阳,补嘘固脱。
        [主治]虚脱。
        [来源]《医方论》

        十二、补火丸
        [组成]石硫黄3克、猪大肠2尺。
        [用法]将硫黄为末,实猪肠中,烂煮3时,取出去皮,蒸饼为丸,如梧子大。每服10丸。
        [主治]寒疫阴厥,猝急之时,当病投之,功效大而且速。
        [来源]《医方论》

        十三、治喘方
        [组成]破故纸(酒蒸为末)300克、胡桃肉(去皮研烂)600克。
        [用法]蜜凋如饴,每晨酒服25毫升,不能饮者,熟水调。禁忌:忌芸苔、羊肉。
        [功效]温肾纳气。
        [主治]喘与咳、腰脚痛。
        [来源]《医方论》

        十四、正气天香散
        [组成]香附24克、乌药6克、陈皮、苏叶各3克、干姜1.5克。
        [用法]每用15-18克煎。
        [功效]解郁散气。
        [主治]滞气。
        [来源]《医方论》

        十五、白术散
        [组成]白术3克、姜皮、陈皮、茯苓皮、大腹皮各1.5克。
        [用法]为末,米饮下。
        [功效]健脾和胃,消肿而不凝里。
        [主治]水肿。
        [来源]《医方论》

        十六、大顺散
        [组成]干姜、桂、杏仁(去皮尖)、甘草等分。
        [用法]先将甘草用白砂炒,次入姜,杏炒过,去砂,合桂为末。
        [功效]温中散寒。
        [主治]暑月之伤寒。
        [来源]《医方论》

        十七、太无神术散
        [组成]苍术(泔浸)、厚朴(姜汁炒)各3克、陈皮6克、甘草(炙)、藿香、石菖蒲各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燥湿,芳香祛浊。
        [主治]湿阻。
        [来源]《医方论》

                              张    锡    纯    方

        一、镇肝熄风汤
        [组成]怀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轧细)、生龙骨15克(捣碎)、生牡蛎15克(捣碎)、生龟板15克(捣碎)、生杭芍15克、玄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捣碎)、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5。
        [用法]水煎服。
        [功效]镇肝熄风。
        [主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目眩晕,目胀耳鸣,或脑中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者。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二、建瓴汤
        [组成]生怀山药30克!怀牛膝30克、生赭石24克(轧细)、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18克(捣细)、生怀地黄18克、生杭芍12克、柏子仁12克。
        [用法]原方磨取铁锈浓水以之煎药。
        [功效]镇肝熄风,育阴潜阳。
        [主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头目眩晕,头痛健忘,耳聋目胀,烦躁不宁,或融时觉有气上冲,或舌胀,言语不利,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似有麻木不遂,或行动脚踏不稳,时欲眩仆,或自觉头重足轻,脚底如踏棉絮,脉弦硬而长者。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三、活络效灵丹
        [组成]当归15克、丹参15克、生明乳香15克、生明没药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去瘀,通络止痛。
        [主治]心腹疼痛,腿痛臂痛,跌打瘀肿,内外疮疡,以及癥瘕积聚等血凝滞病症。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四、固冲汤
        [组成]白术30克(炒)、生黄芪18克、龙骨24克(煅捣细)、牡蛎24克(煅捣细)、萸肉24克(去净核)、生杭芍12克、海螵蛸12克(捣细)、茜草9克、棕边炭6克、五倍子1.5克(轧细)。
        [用法]药汁送服。
        [功效]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主治]冲脉不固。症见血崩或月经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舌质淡,脉细弱或虚大者。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五、清带汤
        [组成]生山药30克、生龙骨(捣细)18克、生牡蛎(捣细)18克、海螵蛸(去净甲捣)12克、茜草9克。
        [用法]单赤带,加白芍、苦参各6克;单白带,加鹿角霜、白术各9克。水煎服。
        [功效]收敛止带。
        [主治]脾肾不足之赤白带下。症见带下赤白,清稀量多,连绵不断,腰痠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者。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合编第八卷·治女科方》

        六、三鲜饮
        [组成]鲜茅根(切碎)、鲜藕(切片)各120克、鲜小蓟60克。
        [用法]煮汁,常饮服。
        [功效]补虚凉血止血。
        [主治]虚劳证,痰中带血,或兼有虚热者。若大便溏泻,茅根宜减半,再用生山药细末30克,调入药汁中,作茶汤服。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七、化血丹
        [组成]花蕊石9克(煅存世)、三七6克、血余炭3克。
        [用法]共研细末,分2次,开水送服。
        [功效]收涩止血。
        [主治]咳血,兼治吐衄及二便下血。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八、升陷汤
        [组成]生箭芪15克、知母9克、柴胡4.5克、桔梗4.5克、升麻3克。
        [用法]水煎3次,一天服完。
        [功效]益气升陷。
        [主治]胸中大气下陷。症见气促急短,呼吸困难,脉沉迟微弱,或参伍不调。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石    寿    棠    方

          藿朴夏苓汤
        [组成]藿香6克、半夏4.5克、赤苓9克、杏仁9克、生苡仁12克、白蔻仁2克、猪苓4.5克、淡豆豉9克、泽泻4.5克、厚朴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宣畅气机,燥湿利水。
        [主治]湿温初起。症见身热不渴,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薄白,脉濡缓者。
        [来源]《医原》

                                张    秉    成    方

          启脾散
        [组成]潞党参(元米炒黄去米)、制冬术、建莲肉各90克、查炭、五谷虫炭各60克、陈皮、砂仁各30克。
        [用法]共为末,每服6克,开水下。
        [功效]健脾益气,消积导滞。
        [主治]小儿因病致虚,食少形羸,将成疳疾等证,或禀赋素亏,脾胃虚弱,常易生病者。
        [来源]《成方便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