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底故事:安徽当涂“天子坟”东吴墓

 天宇楼33 2016-09-08

《大众考古》20167月的封底,是安徽当涂“天子坟”东吴墓出土的金质持节羽人。下面我们就跟随这位持节羽人,一起了解这座东吴墓的发掘情况,欣赏出土的精美文物。




201511月开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马鞍山市文物局、当涂县文物管理所对位于当涂县姑孰镇洞阳村姑孰工业园内的“天子坟”孙吴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迄今发掘面积365平方米,墓坑及墓室主体轮廓已基本暴露出来,同时在墓门前墓道填土中的一个盗洞底部已清理出土一些文物。



   


   

墓室由南往北依次由封门墙、墓门及挡土墙、甬道、前室及东西耳室、后室构成。目前出土文物主要发现于墓门前墓道填土中的一个盗洞底部、前室和甬道,已整理、编号124件(套),包括金、银、铜、铁、琉璃、绿松石、漆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有掐丝桃形金吊坠、十字形金饰、龙形金饰、龙戏金蟾金饰、蝉形金饰、掐丝蟾形金饰、掐丝狮形金饰、金质飞天人像、大吉人面形金饰、金叶、柳叶形金片、银质人面兽身像、鎏银辅首、铜质胡人骑兽、龙首形铜饰、琉璃串珠等,做工考究,形制精美。





   




   在东吴大墓所在的洞阳村,民间流传有“上有天子坟,下有娘娘庙,中有百步塘”之说,“天子坟”指的就是这座东吴大墓。明嘉靖版《太平府志》载:“吴景帝(孙权第六子孙休)陵,县东,地名洞阳。”民国版《太平府志》载:“三国吴帝陵,《旧志》载在洞阳,地无考。”

根据该墓葬的规模、出土文物等,推测天子坟东吴墓规格极高,墓主身份显赫,基本可以定位为王侯级大墓,不排除史料记载的吴太宗景皇帝孙休墓的可能,最终确定尚需进一步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证据支撑。






2016415~16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发掘中的“天子坟”孙吴墓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和听取发掘工作汇报,专家组一致认为,“天子坟”是一座高等级孙吴贵族墓。该墓处于承汉启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体保存相对完整,其考古发掘和发现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是一项重大考古发现。



(素材来自《大众考古》20167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