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考古》2016年7月的封底,是安徽当涂“天子坟”东吴墓出土的金质持节羽人。下面我们就跟随这位持节羽人,一起了解这座东吴墓的发掘情况,欣赏出土的精美文物。 自2015年11月开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马鞍山市文物局、当涂县文物管理所对位于当涂县姑孰镇洞阳村姑孰工业园内的“天子坟”孙吴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迄今发掘面积365平方米,墓坑及墓室主体轮廓已基本暴露出来,同时在墓门前墓道填土中的一个盗洞底部已清理出土一些文物。
墓室由南往北依次由封门墙、墓门及挡土墙、甬道、前室及东西耳室、后室构成。目前出土文物主要发现于墓门前墓道填土中的一个盗洞底部、前室和甬道,已整理、编号124件(套),包括金、银、铜、铁、琉璃、绿松石、漆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有掐丝桃形金吊坠、十字形金饰、龙形金饰、龙戏金蟾金饰、蝉形金饰、掐丝蟾形金饰、掐丝狮形金饰、金质“飞天”人像、“大吉”人面形金饰、金叶、柳叶形金片、银质人面兽身像、鎏银辅首、铜质胡人骑兽、龙首形铜饰、琉璃串珠等,做工考究,形制精美。
根据该墓葬的规模、出土文物等,推测“天子坟”东吴墓规格极高,墓主身份显赫,基本可以定位为王侯级大墓,不排除史料记载的吴太宗景皇帝孙休墓的可能,最终确定尚需进一步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证据支撑。 2016年4月15~16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发掘中的“天子坟”孙吴墓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和听取发掘工作汇报,专家组一致认为,“天子坟”是一座高等级孙吴贵族墓。该墓处于承汉启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体保存相对完整,其考古发掘和发现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是一项重大考古发现。 (素材来自《大众考古》2016年7月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