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考研时间提前一周!这些可以不用背!

 pandorex 2016-09-08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消息,今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为2016年12月17日!相比往常提前了一周

为减轻大家备考的负担,小编特意整理出了今年中医综合新考纲中,相比去年删除的部分,这些内容你可以放心大胆的不背!

以下红字部分为新考纲删除内容,黑字为保留部分。

一、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删除)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二)精气、阴阳、五行

精气学说(删除)的基本概念。

阴阳的基本(删除)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删除)、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删除)、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五行的基本(删除)概念。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五脏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删除)形体官窍联系起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用于(删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删除)

(三)藏象

删除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

删除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点及区别。

删除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删除六腑的生理功能。

(四)精气血津液

气的基本(删除)概念。

删除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气机”的概念及气的升降出入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

删除气的分布与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韵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

血的概念及生成(删除)。

删除脾、肺、肾及三焦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

删除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

删除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五)病因与发病

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删除)

删除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之区别。

风、寒、暑、湿、燥、火(删除)六淫病邪(删除)各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征。

删除邪气和正气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关系。

(六)病机

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删除)

脏腑病机的概念、脏腑病机学说的形成及沿革(删除)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删除)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七)防治原则

未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删除)

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删除)


二、中医诊断学

(一)绪论

删除了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的考察。

(二)望诊

删除望诊的概念和原理。

望形体:删除常见畸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望躯体与四肢:删:颈项)、胸胁、腹、背部、腰部(腰背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望舌:舌诊的原理与临床意义,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删:舌诊的内容)。

(三)问诊

删除问现在症状

表证辨汗:删除有汗无汗的产生机制。

里证辨汗:删除黄汗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

(删:问)疼痛的性质:删除走窜痛、固定痛)重痛、痠痛

(四)切脉

脉象形成的原理,诊脉的(删:部位和方法。加:临床意义)

28脉的脉象特征及其(删:主病。加:临床意义)

相似脉的鉴别,常见相兼脉的主病,真脏脉的概念、特征和临床意义。(删除)

(删:诊妇人脉与小儿脉),脉症的顺逆与从舍,(删:脉诊的临床意义。)

(五)八纲辨证

删除阴证和阳证的证候分析。

删除表里同病的临床表现

删除表里出入的概念、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

删除寒热错杂的类型和临床表现。

删除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及其鉴别。

删除虚证夹杂的类型和临床表现。

删除假实真虚、假虚真实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及其鉴别。

(六)病因辨证

删除病因辨证的概念、分类及临床意义。

删除情志内伤证候的表现。

删除劳伤、食积、虫积、外伤所致证候的表现。

(七)气血津液辨证

删除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分类及临床意义。

删除阳水、阴水的致病原因、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删除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八)脏腑辨证

删除脏腑辨证的概念、基本方法、运用范围及意义。

脾与胃病的病证考察中:删除寒滞胃脘证。

肾与膀胱病的病证考察中:删除肾不纳气证

(九)其他辨证方法

删除经络辨证的概念,十二经脉病证和奇经八脉病证的基本特点。


三、中药学

临床常用中药的考察中删除:蚤休


四、方剂学

方剂和方剂学的概念。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代表作。

删除了:方剂学在中医药学忠的地位和重要性,方剂学发展概况

治法的概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常用治法及其应用。

删除了:(“八法”)的基本理论

“七方”、“十剂”、“八阵”的内容及实际意义。

删除了:理论、具体

常用剂型的性能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删除了:概念

各类方剂的概念、适应范围、配伍规律、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删除了:临床常用

考察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特点中,删除了加味香苏散


五、中医内科学

①下列病症的概念、病因危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的比较鉴别。

删除文字: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删除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

方药为主方治疗的病证中删除对失笑散的考察

②下列病证的转化联系

(删除文字)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后,由于失治误治,往往转化成另外病证,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病证之间的转化过程、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活人败毒散与葛根芩连汤治疗痢疾。(删除)

痢疾的预后与转归。(删除)

湿、水、饮、痰相互转化在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发展的意义。(删除)

下列医家医著关于内科诊疗的学术思想。

删除文字:中医内科学是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历代医家、医著的学术思想,医学流派对内科学的理论与临床都有一定作用和意义。掌握并运用有关学说、医论旨在更好地了解历史沿革,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医疗水平。

删除历代医家在内科学发展中的主要成就。


六、针灸学

(一)腧穴总论

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删)

(二)经络腧穴各论

足阳明胃经中考察穴位删除:犊鼻

常用奇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中删除的穴位:印堂

(三)刺灸法

下列常用灸法的操作方法、适应证:(删除)瘢痕灸、无瘢痕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的操作方法、适用范围。

(四)针灸治疗

内科病症删除:落枕、漏肩风

妇科、儿科病证删除:阴挺

皮肤科、外科、骨伤科病症删除:附急性腰扭伤

删除灯火灸法治疗痄腮的取穴与操作。

删除扭伤的经络辨证、基本处方、随证配穴。


编辑:马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