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娱乐圈战火风云突起, 前有王宝强和马蓉的离婚大战, 后有郭德纲与曹云金的师徒谍战, 可谓大戏连连, 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多了不少饭后谈资, 人们关注八卦的兴致一骑绝尘, 风头甚至盖过了奥运会和G20会议。 如今,宝马大战掀起的硝烟正在风云流散, 而郭曹事件仍在持续发酵。 关于郭曹事件, 争论的核心是郭德纲希望徒弟们给自己赚钱, 不愿意的话就得走人, 至于事情的真相, 不是我们这些外人可以摸得清的。 在此次师徒大战中, 一位高人说了一句让人们醍醐灌顶的话: “无论古今哪一种师徒关系, 虽有一层道德薄膜的修饰, 但终究逃不脱利益协作的本质, 互惠互利是基本的原则。” 这句话颇有道理, 拜师学艺, 是很多手艺人出人头地的最佳捷径, 这早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 不仅仅在相声界, 其他行业同样遵循这一规则, 玉雕行业也不例外。 只有拜个玉雕名师或大师, 才能少走很多弯路, 才能更快地学到好手艺、真本事, 才有可能成为大师。 在任何手艺人的心中, 大师就是品牌标签。 有了大师的头衔, 就可以财源广进。 毕竟,当今市场上, 消费者都是冲着大师的名气去消费的。 消费者人数众多, 大师往往比较稀缺, 这往往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大师没有三头六臂, 当他们忙不过来的时候, 就催生了行业潜规则——代工。 大师找人加工, 加工完后落上自己的款, 然后对外宣称这是自己的作品。 如此一来, 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出货速度, 更重要的自己不用再苦逼的亲自干活了, 可谓名利双收。 与此同时, 那些代工者也通过自己的付出、 和大师的这个平台, 获得了一定的收入, 有了生存的资金来源。 也就是说, 代工者和玉雕大师都没有吃亏。 不过,吃亏的是那些 花了大师的价格却买了代工作品的消费者, 他们才是真正的冤大头。 此外,还有一些不法分子, 他们打着大师的招牌, 用一些假冒伪劣的产品充当大师作品, 这种行为和诈骗无异。 如果你发现市场价格远低于大师作品价格, 或者做工粗糙, 那就十有八九是代工作品。 不过,我们也不要太悲观, 并非所有的大师都会找人代工, 那些具有自律精神的大师, 还是一直践行着亲力亲为的做事准则的, 他们才是玉雕行业真正的脊梁。 至于如何辨别作品是否是代工的, 除了资深玩家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外, 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 只能靠玉雕师自己的职业操守来自我约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