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台伯河上的那些桥
温承德
台伯河(拉丁文:Tiberis,意大利语:Tevere)是意大利的第三大河流,全长405公里。台伯河发源于意大利中部亚平宁山脉的富马约罗山(Monte Fumaiolo,意为烟囱山)西坡,灌溉面积仅次波河。台伯河流经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翁布里亚大区、托斯卡纳大区和拉齐奥大区,最后流入第勒诺海。 台伯河也是罗马的母亲河,演绎许多动人的故事。罗马的缔造者罗慕洛和雷莫的故事就与台伯河息息相关。
罗马的那些桥是台伯河上的灵魂和精英,有30多座,分为三个时代的桥梁:一、古罗马时代的桥;二、教皇时代的桥梁;三、近代和现代的桥梁。看官,且听我道来:
一、 台伯河上的古罗马时代的桥
苏布里齐桥(Antico Ponte Sublicio)是罗马台伯河上最古老的一座桥,大约建筑于公元前642—617年,是座木桥,已不复存在。此桥的名字来源于古意大利半岛的民族沃尔羲人的语言,即木头之意。公元前672年~前640年)年间,罗马与邻近的阿尔巴隆卡城爆发战争。奥拉济和谷里亚济兄弟的故事就发生这里。(见《永恒之城——罗马》第70页)现在的桥是1918年建筑的。
法布里丘桥(Ponte Fabricio) , 建于公元前62年。桥下为两大圆拱,中间基座上为一个小拱,既显得通透灵巧,又节省了大量建筑材料。但为保护古桥,法布里丘桥现已禁止机动车通行。这座桥又称“四头桥”,这座桥之所以又叫“四头桥”,是因为桥一侧古栏杆的石柱上有一个由4个人头组成的雕像。(故事见《永恒之城——罗马》第276页) 切斯蒂奥桥(Ponte Cestio),现称为“圣巴尔托洛梅奥桥”,建于公元前46年,3孔,比法布里乔桥略长。公元370年重建,1892年又用原材料重建了一次,所以功能完好,外形仍显古色古香。 阿格里帕桥(Ponte di Agrippa) ,即现在的西斯托四世桥,由阿格里帕于公元前12年建,后经多次修复和重建。 尼禄桥(Ponte Neroniano o Ponte Trionfale),也称“凯旋桥”,始建于公元一世纪。后多次修缮。 埃利奥桥(Ponte Elio),现称为“天使桥”,此桥阿德里亚诺皇帝由于公元134年建,曾用阿德里亚诺皇帝家族的名字“埃利奥”命名。这座桥是古罗马时代保存下来的最美的一座大桥。全桥有7孔,中间5孔跨度约18米,建于7米高的桥墩上。桥面宽阔,可通行汽车。此桥曾遭损坏,两边的桥头曾经修缮,只有中间的3孔桥洞没有改动过,还是公元130年到134年建成的模样。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禁止汽车通行。这座桥两旁原来并无雕像,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贝尔尼尼等在桥两旁立起了12座雕像,其中除了圣彼得和圣保罗外,其余均是天使雕像,此桥因而也叫圣天使桥。这些天使每人手里拿着一件耶稣受刑时的刑具,其中大多数雕像是贝尔尼尼的徙弟按他的设计图样雕塑的,只有紧靠天使古堡的两尊是贝尔尼尼亲自雕刻的,这两尊雕像原作已移到西班牙广场附近的圣安德雷亚教堂保存,现在立在桥边的两尊是仿制品。
二、罗马台伯河上教皇统治时期的桥梁
西斯托四世桥(Ponte Sisto)(现名)是于1473年到1479年间由教皇西斯托四世(1471年~1484年在位)主持修建的,是在损坏了阿格里帕桥的基础上重建的。阿格里帕桥是于公元前12年建的,后经多次修复和重建。 佛罗伦萨人圣约翰教堂桥(Ponte dei Fiorentini)是1863年建在一座同名教堂附近的台伯河上。桥的名字因此教堂得名。这座桥是钢铁结构,桥面铺有厚木板。这座桥由法国的一家公司建造。桥建成初期,人和车辆都可以通过,后禁止车辆通行。但要交过桥费,统一价格(1里拉的5分)。教皇国允许该公司收过桥费99年,以便回收建桥的投入。只有军人、值勤的宪兵以及赤脚的苦行僧免费。复活节这天免费。这座已不复存在。现在的阿梅德奥王子桥就是在佛罗伦萨人圣约翰教堂桥原址上于1941年到1942年建造的,3拱大理石桥,名为阿梅德奥王子桥。 工业桥(Ponte dell'Industria)建于1863年,原名为“圣保罗桥”,有比利时的一家公司承建。这座桥原本是为连接通往契维塔威基亚的铁路上架在台伯河上的一座铁路桥,是钢筋水泥结构。现在的这座桥是1911年重建的,长121米,可通车,并建有特殊的输送管道。人们通常也将这座桥叫做“铁桥”。
在教皇统治时期,在台伯河两岸还设有一些渡口和一座未建成的桥(如利耶贝达桥)。
三、罗马台伯河的现代桥梁
加里波第桥(Ponte Garibaldi)建于1888年,是意大利建筑家安杰罗维斯科瓦里设计建造。原来中间金属桥墩做支撑,形成两个铁拱。 1953年至1958年进行改造,将中心桥墩的金属结构包在了钢筋混凝土中。这座桥全长120米,是连接台伯河外大街和左岸市中心的主要一座桥梁。
帕拉蒂诺桥(Ponte Palatino)始建于1886年,完成于1891年。这座桥建在埃米利奥桥(即断桥)的比邻,宽18米,长155米。 翁贝尔托一世桥(Ponte Umberto I)始建于1885年,于1895年完成,是意大利建筑家安杰罗·维斯科瓦里设计建造,3拱桥梁,长105米,宽20米。意大利王国翁贝尔托一世和皇后出席此桥的竣工典礼。这座桥的建筑成本是当时的280万里拉。 马凯丽达皇后桥(ponte Regina Marigherita)始建于1886年,完成于1891年,由安杰罗·维斯科瓦里设计建造,3拱桥梁,长103米。 加富尔桥(Ponte Cavour)始建于1891年,完成于1896年,由安杰罗·维斯科瓦里设计建造,5拱桥梁,长110米。 马志尼桥(Ponte Mazzini)始建于1904年,完成于1908年,由维瓦尼和莫雷蒂设计建造,3拱桥梁,长106米。
民族复兴桥(Ponte Risorgimento)建成于1911年,单拱结构,拱跨度100米,大桥长159米。采用汉尼比克的整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 苏布里齐新桥(Nuovo Ponte Sublicio)于1914年到1919年建成,由皮亚琴迪设计,3拱,长105米。
马里亚纳桥(Ponte della Magliana)于1930年到1948年之间建造,由拉法埃里设计,二战中曾遭德国人破坏。有7个拱,长223米。
马可尼桥(ponte Marconi)从1937年设计到1954年到建成经历了许多年,长235米。
圭托塔桥(ponte di Tor Qinto)建于1960年,是在当年为举办罗马奥运会与奥林匹克村一起建筑的。 南尼桥(Ponte Pietro Nenni)建于1971/1972年,是A线地铁桥。1980年以已逝的意大利社会党领导人南尼的名字命名。 音乐之桥(又名托洛瓦约里桥)(Ponte della Musica-Armando Trovajoli)是2008至2010年建筑的。 科学桥(Ponte della Scienza)始建于2008年,竣工于2014。桥长147米。 奥斯登塞桥,又名赛娣米娅·斯皮济基诺桥,(Cavalcavia Ostiense /Ponte Settimia Spizzichino)建于2008/2012年,钢结构,桥长160米,是B线地铁铁路桥。
罗马台伯河上的桥(从北向南顺序排列):
禧年堡桥(Ponte di Castel Giubileo) 圭托塔桥(ponte di Tor Qinto) 弗拉米尼奥桥(Ponte Flaminio) 米尔维奥桥(Ponte Milvio) 阿奥斯达公爵桥(Ponte Duca d’Aosta) 音乐之桥(又名托洛瓦约里桥) 民族复兴桥(Ponte Risorgimento) 贾科莫·马泰奥蒂桥(Ponte Giacomo Matteotti) 南尼桥(Ponte Pietro Nenni) 马凯丽达皇后桥(ponte Regina Marigherita) 加富尔桥(Ponte Cavour) 翁贝尔托一世桥(Ponte Umberto I) 埃利奥桥(Ponte Elio),现称为“天使桥” 艾马努埃莱二世桥(Ponte Vittorio Emanuele II),原尼禄桥(Ponte Neroniano o Ponte Trionfale), 阿梅德奥王子桥(Ponte Principe Amedeo Savoia Aosta),原佛罗伦萨人圣约翰教堂桥(Ponte dei Fiorentini) 马志尼桥(Ponte Mazzini) 西斯托四世桥(Ponte Sisto),原阿格里帕桥(Ponte di Agrippa) 加里波第桥(Ponte Garibaldi) 法布里丘桥(Ponte Fabricio) 切斯蒂奥桥(Ponte Cestio)切斯蒂奥桥(Ponte Cestio),现称为“圣巴尔托洛梅奥桥” 埃米利奥桥(Ponte Emilio),而今称之为“断桥” 帕拉蒂诺桥(Ponte Palatino) 苏布里齐新桥(Nuovo Ponte Sublicio),原苏布里齐桥(Antico Ponte Sublicio) 泰斯达乔桥(Ponte Testaccio) 工业桥(Ponte dell'Industria),原圣保罗铁路桥(Ponte ferroviario di San Paolo) 科学桥(Ponte della Scienza) 马可尼桥(ponte Marconi) 马里亚纳桥(Ponte della Magliana) 梅佐卡米诺桥(Ponte monumentale di Mezzocamino) 波阿恰纳塔桥(Ponte Tor Boaccian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