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鹿蹄草Pyrola
incarnata Fisch
鹿蹄草科鹿蹄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状茎细长横生,斜生,连同花葶高20-25厘米以上。叶薄革质,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宽2-4厘米。花深蔷蔽色至红色,宽钟状,直径12-15毫米。蒴果扁圆球形,直径7-8毫米。生于林中。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新疆、河北、山西。朝鲜、日本、蒙古、前苏联也有。全草供药用,有祛风湿、强筋骨、解毒、止血等功效。
![[转载]河北小五台山的两种鹿蹄草 [转载]河北小五台山的两种鹿蹄草](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9/0818/79642861_2)
鹿蹄草 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
别名:鹿衔草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20~30厘米。地下茎细长,匍匐或直伸,有不明显的节,每节具鳞片1枚,鳞腋生出分枝纤细的不定根。叶于基部丛生;叶片田形至卵圆形,长2~6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楔圆形,全缘或具细疏圆齿,边缘向后反卷,侧脉近羽状,明显;下面常呈灰蓝绿色;叶柄长可2倍于叶片,花茎细圆柱形,具棱角,近上部有苞片1~2枚,苞片披针形;总状花序,花大,广开,直径15~20毫米,具短梗,基部有1披针形小苞片;萼片5深裂,裂片舌形,急尖或圆钝;花瓣5片,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稍窄,白色或稍带粉红色;雄蕊10,花丝略弯曲,扁平;雌蕊1,子房扁球形,花柱肉质,弯曲,柱头5裂,头状。蒴果扁球形,具5棱,成熟时开裂,花萼宿存。花期5~6月。果期9~10月。生长于山林中树下,或阴湿处。分布河北、河南、安徽、浙江、江苏、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青海、甘肃等地。全草供药用,有祛风湿、强筋骨、解毒、止血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