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克兰对中国的帮助已经到头,为何安124和大发动机不卖给我们

 老刘tdrhg 2016-09-08

乌克兰对中国的帮助已经到头,为何安124和大发动机不卖给我们

众所周知多年来,中国和乌克兰建立比较密切的军事技术的商业交易关系,之所以总结为商业贸易关系而不是友谊,是因为除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几个乌克兰的前苏联专家对中国怀着一种同志和信任的态度无私的来华参加工作,绝大部分都是中国真金白银的从乌克兰购买,比如90 II坦克的发动机,T-10K验证机,比如半成品的野牛气垫船,中国给出的可是现代化标准的整艘气垫船的价格但是收到的是乌克兰方面按照当时前苏联电子技术水平交付的老古董,所以大家才看到中国收到野牛气垫船后不是交付部队而是统统开到船厂再重新翻新升级。

当然,乌克兰对中国出售的技术和装备确实及时的解决了一些问题,本来乌克兰还想卖给中国几架图-160战略轰炸机,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双重压力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几十亿美元的交易毁在铲车的手里,乌克兰人自己也是很心痛的。

乌克兰对中国的帮助已经到头,为何安124和大发动机不卖给我们

安-124大型运输机的驾驶舱,充满了浓浓的苏式风格设计

前几天风传的乌克兰要出售给中国全世界最大运输机:安-225的技术,迅疾被安东诺夫飞机公司方面否认,在笔者看来,就算乌克兰愿意出售安-225,中国也未必想要,首先安-225体型十分巨大,对机场,跑道,维护要求都非常高;其次,安-225属于前苏联航天部门定制机型,大部分图纸都在俄罗斯手里,乌克兰想卖也要先看看俄罗斯人高不高兴。其实中国真正想要的大型运输机只有安-124和其配套的D-18T发动机。

乌克兰对中国的帮助已经到头,为何安124和大发动机不卖给我们

安-124“鲁斯兰”大型运输机由苏联安东诺夫设计集团设计,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运输机。安-124替代了1974年停产的安-22重型运输机,在性能上优于美国的C-5运输机。由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星SP厂和乌克兰基辅飞机厂分别生产。至1995年为止,共生产了56架。最大载重量150吨,在载重120吨的时候可飞行5400公里,比中国的运-20载重50吨飞的还要远,如果中国能获得安-124的技术,那么运-20就有更多时间去等待涡扇-20发动机的进一步成熟

乌克兰对中国的帮助已经到头,为何安124和大发动机不卖给我们

乌克兰对中国的帮助已经到头,为何安124和大发动机不卖给我们

最让中国想得到的其实还是乌克兰的D-18T发动机,D-18T是一种三转子高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推力23~26吨,改进型为30吨,发展潜力可达35~40吨),由乌克兰进步设计局开发,斯奇公司生产,安-124是其唯一配套机型,每架安124安装四台该发动机,中国目前以太行核心机研发的高涵道比发动机最大推力12吨,改进后的增推型号可以达到约15吨,这已经是极限了。因此要发展30吨级别的发动机还有很长的路,如能引进D-18T将极大提高我国发动机的制造水平实现跨跃式发展,但是军品交易向来不是单纯的商业关系所能决定,美国和俄罗斯是夹在中间最大的阻碍,所以,中国终究还是只能靠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