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蘇富比中国艺术品秋拍将于 10月 5 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今天举行传媒预览,重点介绍一系列乾隆盛世宫廷御珍。本季6场拍卖将呈献近300件拍品,总估价约6亿2,300万港元*。 蘇富比中国艺术品部国际主管及主席仇国仕介绍清乾隆 乾隆帝御宝青玉交龙钮方玺 清乾隆 乾隆帝御宝青玉交龙钮方玺 印文:《太上皇帝之宝》 高 11公分/长 12.8 公分/宽 12.8公分 估价:8,000万至1亿2,000万港元 公元1796年2月9日,大权在握六十载后,乾隆皇帝禅位让子,尊为「太上皇帝」,并特制御玺以记。「龙游帝苑」专场中呈献之青玉「太上皇帝之宝」交龙钮方玺,正为当中宝玺之一,其尺寸硕大,载周甲盛世,录归政华典,诚宫廷重宝,彰清朝龙威。此次拍卖的太上皇之宝是所有实际钤用的太上皇帝之宝中最大者。此方御宝用新疆和阗青玉琢制,其玉质色纯美,体积硕大,为难得一见的良玉美材。 清乾隆 御制「湘江秋碧」琴 《乾隆十年秋补桐书屋制》款 全长101公分 估价:2,500 万至3,000 万港元 此乾隆御制「湘江秋碧」琴古籍有记,背后所载历史故事,凄美动人,且漆琴如斯,罕如晨星,难得至极。早于雍正二年(1724年),弘历曾于瀛台南侧补桐书屋读书。书屋原种双桐,相厮相伴,后一树枯,遗下独树无依,遂补植新桐,因以更名为补桐书屋。书屋门前所余梧桐老树,于乾隆十年(1745年)也告枯死,乾隆忆旧,惜其材而下旨制成四琴,各赐其名并题诗。四琴于乾隆十一年秋季制成入匣,自此藏于补桐书屋。现今存见乾隆御题之琴约有十来张,多为唐宋之制,且大凡为博物馆之珍藏。乾隆御制之琴仅有文献所记四张,几经世代交替,散落民间,辗转流转,历经两百七十年,重出人间,唯「湘江秋碧」,弥足珍贵矣 。 清乾隆 粉彩粉地包袱式四系盖罐一对 《大清乾隆年制》款 总高 23.9 公分 估价:3,000万至4,000万港元 成对盖罐彩釉艶丽、纹饰奢华、造形独特、是特别为乾隆皇帝所订制烧造、以满足他对御瓷上突破创新之追求。罐上浮雕锦布包结、是受日本「风吕敷」包布艺术所启思、亦常见于日本漆器上的纹饰设计。 *估价不包括买家佣金 ^拍卖日程资料如有更改将另行通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