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揚雄與《河洛精蘊》之“納音”說
2016-09-08 | 阅:  转:  |  分享 
  
-1-

揚雄與《河洛精蘊》之“納音”說

上傳書齋名:瀟湘館112XiāoXiāngGuǎn112

何世強HoSaiKeung



提要:《河洛精蘊》有題目涉及納音說,其說以揚雄《太玄經》之說為基礎。

其步驟為先查出連續兩天干與地支之配數,求其和然後除以5,得其

餘數,此餘數即為五行之序數或子數,知此數即可知此組干支之所屬

五行。

關鍵詞:《河洛精蘊》、納音、《五行大義》、母數、子數、積數。







江永《河洛精蘊?卷之七?外篇?圖說?納音說》討論“納音”,其說以揚

雄《太玄經》為基礎,即六十甲子納五行。

《河洛精蘊》曰:

揚子《太元》曰:子午之數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亥四。

律四十二,呂三十六。甲己之數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聲

生於日,律生於辰;此揚子納音之源也。

清為避清聖祖康熙玄燁諱,稱《太玄經》為《太元經》。

又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納音》有引述揚雄之納音法:

揚子雲《太玄》之數,其推納音,以火、土、木、金、水為序。甲子、乙丑

金者,甲九、子九;乙八、丑八,積三十四,以五除之餘四,故為金。丙寅、

丁卯火者,丙七、寅七、丁六、卯六,積二十六,以五除之餘一,故為火。

餘準此。此一法也。

黃宗羲已說明揚雄之納音法,又《太玄經卷第八?太玄數第十一》云:

甲己之數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

此乃天干所納之數。隋?蕭吉著《五行大義》,該書《第四?論納音數》曰:

凡五行有生數、壯數、老數三種。木生數三,壯數八,老數九;火生數二,

壯數七,老數三;土生數五,壯數十,老數一;金生數四,壯數九,老數七;

水生數一,壯數六,老數五。

-2-

由於《五行大義》一書不見於《隋書?經籍志》,有學者懷疑此書乃後人偽

託,但無論如何,此書極具後世學者特別是術數家參考價值。

蕭吉所云五行之生數、壯數、老數可列成下表:

五行火土木金水

生數25341

壯數/成數710896

老數31975

至於釐定五行之生數、壯數之法,相信蕭吉依“河圖數”而來。“河圖數”

可配上五行:1、6屬水,2、7屬火,3、8屬木,4、9屬金和5、10屬土。即是

壯數乃生數加以5。唯本文不涉及“老數”。

《河洛精蘊》又作以下之補充:干始於九而終於五,支始於九而終於四,其

說可參閱筆者另文《河洛精蘊》之“五音變數”說。

《河洛精蘊》又提出五行母數生子數說,母所生者為子,故母數所生者為子

數,而母數與子數之和必為9,如下表所示:

五行木火水土金

母數87654

生火土木金水

子數12345

以下為《河洛精蘊?卷之七?外篇?圖說?納音五行母子數圖》:



-3-

上圖之黑點為母數,白點為子數,母子數之和為9。子數亦為五行之序數,

此數用於揚雄之納音﹝見下文﹞。

依江永所云,上頁之表亦可配上五音﹝納音﹞,如下表所示:

母五行木火水土金

母五音角徴羽宮商

母數五行87654

子五行火土木金水

子五音徴宮角商羽

子/序數五行12345

漢?《京房易傳》已有納甲之說法,亦有人云納音法相傳最早見之於《內經》

﹝或稱為《黃帝內經》,可能屬西漢之作﹞,以下為〈內經納音圖〉1:

《內經》納音圖



-4-



現依東晉?葛稚川﹝葛洪﹞所云之五行次序、天干地支配數而談揚雄《太玄》

之納音與積數。

其步驟為先查出兩連續天干與地支之配數,求其和然後除以5,得其餘數,

即可知干支之所屬之五行。

連續之一對干支是為“同位”,同位之干支同屬一行,例如甲9子9,和為

18,乙8丑8,和為16,積數為34﹝18+16﹞,除以5,餘4,查閱上表可知屬

金;又例如積數30,除以5,無餘數,以5為餘數,屬水。其他倣此。

以下之六十甲子與五行表可作參照或作查閱﹝數目字為其序號﹞:

六十甲子與五行表



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01金51水41火31金21水11火

乙02金52水42火32金22水12火

丙13水03火53土43水33火23土

丁14水04火54土44水34火24土

戊25火15土05木55火45土35木

-5-

己26火16土06木56火46土36木

庚37土27木17金07土57木47金

辛38土28木18金08土58木48金

壬49木39金29水19木09金59水

癸50木40金30水20木10金60水

現將五行子數表重列一次:

五行火土木金水

子/序數12345

連續之天干地支納相同之一行,例如甲子、乙丑同納金,丙寅、丁卯同納火,

其餘類推。納甲數六十,故有三十組。積數乃連續兩天干及地支之配數之和。《河

洛精蘊》曰:納音,五行合兩干兩支。

若依現代數學之說法,各表之積數以5為模(mod5)﹝即積數除以5所得

之餘數,若餘數為0則取5為餘數﹞即可得五行子數,得其子數,亦即可知其所

屬之五行﹝見上表﹞。

以下30表便是60周甲之積數與所屬五行﹝一併參閱《內經》之納音法﹞:

123

甲子

18和

34





丙寅

14和

26





戊辰

10和

23





997755

乙丑

16

丁卯

12

己巳

13

886694

34=4(mod5)26=1(mod5)23=3(mod5)

456

庚午

17和

32





壬申

13和

24





甲戌

14和

26





896795

辛未

15

癸酉

11

乙亥

12

785684

-6-

32=2(mod5)24=4(mod5)26=1(mod5)

789

丙子

16和

30





戊寅

12和

27





庚辰

13和

24





795785

丁丑

14

己卯

15

辛巳

11

689674

30=5(mod5)27=2(mod5)24=4(mod5)

101112

壬午

15和

28





甲申

16和

30





丙戌

12和

22





699775

癸未

13

乙酉

14

丁亥

10

588664

28=3(mod5)30=5(mod5)22=2(mod5)

131415

戊子

14和

31





庚寅

15和

28





壬辰

11和

20





598765

己丑

17

辛卯

13

癸巳

9

987654

31=1(mod5)28=3(mod5)20=5(mod5)

161718

甲午

18和

34





丙申

14和

26





戊戌

10和

23





997755

乙未

16

丁酉

12

己亥

13

886694

34=4(mod5)26=1(mod5)23=3(mod5)

-7-

192021

庚子

17和

32





壬寅

13和

24





甲辰

14和

26





896795

辛丑

15

癸卯

11

乙巳

12

785684

32=2(mod5)24=4(mod5)26=1(mod5)

222324

丙午

16和

30





戊申

12和

27





庚戌

13和

24





795785

丁未

14

己酉

15

辛亥

11

689674

30=5(mod5)27=2(mod5)24=4(mod5)

252627

壬子

15和

28





甲寅

16和

30





丙辰

12和

22





699775

癸丑

13

乙卯

14

丁巳

10

588664

28=3(mod5)30=5(mod5)22=2(mod5)

282930

戊午

14和

31





庚申

15和

28





壬戌

11和

20





598765

己未

17

辛酉

13

癸亥

9

987654

31=1(mod5)28=3(mod5)20=5(mod5)



-8-

江永稱“積數”為“揚子雲聲律數”。以下為〈揚子雲積數納音圖〉2,可

與上述圖表作比較:





-9-

今將屬土、火、水、金、木之天干地支抽出,便可列成下表,葛稚川之“納

音圖”乃作如此排列:

1.一言宮屬土:

庚子庚午、辛丑辛未、戊寅戊申、己卯己酉、丙辰丙戌、丁巳丁亥。

2.三言徵屬火:

戊子戊午、己丑己未、丙寅丙申、丁卯丁酉、甲辰甲戌、乙巳乙亥。

3.五言羽屬水:

丙子丙午、丁丑丁未、甲寅甲申、乙卯乙酉、壬辰壬戌、癸巳癸亥。

4.七言商屬金:

甲子甲午、乙丑乙未、壬寅壬申、癸卯癸酉、庚辰庚戌、辛巳辛亥。

5.九言角屬木:

壬子壬午、癸丑癸未、庚寅庚申、辛卯辛酉、戊辰戊戌、己巳己亥。

每12天干地支配上一行,五行剛好配上60天干地支,即一周甲之數。至

於一言、三言、五言、七言、九言本文不作詳細解釋,可參閱筆者另文《術數中

之“納音、言”與乾坤生六子說》。

葛稚川之“納音圖”排列亦可參閱第11頁之“依五行數序排列表”。

現將以上三十表合併為一表﹝依六十周甲序﹞,是為〈六十周甲積數五行

表〉:

六十周甲積數五行表

序號周甲同位積數五行數所屬五行

1甲子乙丑344金

2丙寅丁卯261火

3戊辰己巳233木

4庚午辛未322土

5壬申癸酉244金

6甲戌乙亥261火

7丙子丁丑305水

8戊寅己卯272土

-10-

9庚辰辛巳244金

10壬午癸未283木

11甲申乙酉305水

12丙戌丁亥222土

13戊子己丑311火

14庚寅辛卯283木

15壬辰癸巳205水

16甲午乙未344金

17丙申丁酉261火

18戊戌己亥233木

19庚子辛丑322土

20壬寅癸卯244金

21甲辰乙巳261火

22丙午丁未305水

23戊申己酉272土

24庚戌辛亥244金

25壬子癸丑283木

26甲寅乙卯305水

27丙辰丁巳222土

28戊午己未311火

29庚申辛酉283木

30壬戌癸亥205水







-11-

上表依積數從小至大排列,可得以下之〈六十周甲積數排序五行表〉:

六十周甲積數排序五行表

序號周甲同位積數五行數所屬五行

15壬辰癸巳205水

30壬戌癸亥205水

12丙戌丁亥222土

27丙辰丁巳222土

3戊辰己巳233木

18戊戌己亥233木

5壬申癸酉244金

9庚辰辛巳244金

20壬寅癸卯244金

24庚戌辛亥244金

2丙寅丁卯261火

6甲戌乙亥261火

17丙申丁酉261火

21甲辰乙巳261火

8戊寅己卯272土

23戊申己酉272土

10壬午癸未283木

14庚寅辛卯283木

25壬子癸丑283木

29庚申辛酉283木

7丙子丁丑305水

-12-

11甲申乙酉305水

22丙午丁未305水

26甲寅乙卯305水

13戊子己丑311火

28戊午己未311火

4庚午辛未322土

19庚子辛丑322土

1甲子乙丑344金

16甲午乙未344金

上表依五行數序排列,,可得下表。五行中每行有六組數,火行天干丙甲戊、

丁乙己,土行天干庚戊丙、辛己丁,木行天干戊壬庚、己癸辛,金行天干甲壬庚、

乙癸辛,水行天干丙甲壬、丁乙癸﹝可參閱葛稚川之“納音圖”排列﹞:

六十周甲積數五行排序表

序號周甲同位積數五行數所屬五行

2丙寅丁卯261火

6甲戌乙亥261火

13戊子己丑311火

17丙申丁酉261火

21甲辰乙巳261火

28戊午己未311火

4庚午辛未322土

8戊寅己卯272土

12丙戌丁亥222土

19庚子辛丑322土

23戊申己酉272土

-13-

27丙辰丁巳222土

3戊辰己巳233木

10壬午癸未283木

14庚寅辛卯283木

18戊戌己亥233木

25壬子癸丑283木

29庚申辛酉283木

1甲子乙丑344金

5壬申癸酉244金

9庚辰辛巳244金

16甲午乙未344金

20壬寅癸卯244金

24庚戌辛亥244金

7丙子丁丑305水

11甲申乙酉305水

15壬辰癸巳205水

22丙午丁未305水

26甲寅乙卯305水

30壬戌癸亥205水

《河洛精蘊》不言將積數除以5,只言“十與五皆去之”,即不斷減10或5,

直至餘數為5或不足5為止,此即為五行之子數或序數。





1圖取自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納音》﹝四庫全書版﹞。

2同注2。

献花(0)
+1
(本文系瀟湘館11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