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刊首发 郑红彬|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考论(1840—1949)(上)

 徒步者的收藏 2016-09-08
作者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

原文载《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3期,注释从略


·读史札记·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考论(1840—1949)(上)


郑红彬



中国建筑的近代化历程属于“后发外生型”,因此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需要特别关注外来的影响,尤其是近代在华外国建筑师群体的作用。而近代在华外国建筑师群体中,英国建筑师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当前学界对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这一群体的规模如何?其时空分布和发展情况如何?他们都开设了哪些事务所,或任职于哪些部门?他们进行了哪些活动,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重要问题并未得到回答。鉴于此,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当前可得的近代通商名录为主要文献依据,结合其他材料,提取、整理历年在华英国建筑师名单;在此基础上,结合近代出版的名人录、英文报刊、商埠志、建筑期刊、网络资料、英国档案资料等对这些建筑师的生平和在华经历进行挖掘考证;尝试摸清这一群体的规模、时空分布和发展情况,总结其主要活动,并概述其影响。


一、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的规模与时空分布


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统计,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总数应该不少于507位。虽然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出现的中外建筑师的总数尚未查明,但据赖德霖等人不完全统计,近代中国建筑师的总数不下2000位,而笔者发现同一时期的非英籍外国建筑师总数不少于500位,由此可以大致估算英国建筑师群体的数量或占到整个中国近代建筑师群体的1/6左右。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中,在香港工作过的不少于273人,上海不少于197人,武汉38人,天津25人,北京7人,广州5人,此外在南京、烟台、福州、牛庄、太原、庐山、唐山、秦皇岛、焦作、营口、沈阳等地也曾有个别英国建筑师活动。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地域分布虽较为广泛,但极不均衡。其中曾经在香港执业的建筑师数量最多,超过总量的50%;其次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港口城市上海,约占总数的40%;再次是长江沿岸港口城市武汉和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各占75%5%;在传统政治中心城市北京和南方城市广州则各约占1%。由此可见,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主要分布在英属殖民地和沿海沿江租界城市,与英国殖民地、租界的建设需求和发展程度相关。在人员流动方向上,南部的香港和东部的上海扮演着英国建筑师向中国其他区域扩张渗透的中转站角色。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在各地区的时间分布是这一群体发展演变的重要表征,通过对其分布较为集中的香港、上海、天津、汉口、北京和广州等地历年英国建筑师数量进行统计(表1),即可呈现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整个群体大致的时空分布。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发展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8401865年为探索期,在此阶段其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总量少,历年均不超过10位;主要分布在香港,个别在上海,且流动性大;从构成上看,其成员资历较低,仅有一位RIBA会员。18651895年为开拓期,此阶段其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数量有所增长,基本保持在20位以上;分布区域以香港和上海为中心并趋于广泛,虽然流动性依旧较大,但是已经有一定数量的建筑师开始稳定下来;在群体构成上以具有土木工程背景、测绘背景的人为主,一些具有建筑学背景的RIBAMSA会员也开始出现并停留。18951910年为发展期,其群体数量飞速增长,在10年间翻了三番;分布上虽依旧以香港、上海为主,但是已经有较多建筑师在广州、汉口、天津、北京等地稳定下来;在群体构成上拥有RIBAICEMSAFSI等建筑相关学会资格的人数开始大幅增加;一些英国建筑师开始在上海组织成立专业学会,促进专业及职业发展,建筑师与土木工程师、测绘师等职业的区分逐渐明显;管理机构试图对建造活动和建筑师群体加大监管力度,香港的建筑师注册制度得以施行,上海的努力虽未成功,但在其他建筑法规方面也取得进展。19101940年为繁荣期,群体数量基本保持在100位以上,在1925年时达到最多的157人;分布上以香港、上海为中心,并覆盖大部分沿海沿江开埠城市,还有一些深入内陆地区;群体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前期多有流入,后期稍有流出;在群体构成上拥有RIBA资格的人数和所占比例都大幅增加,到1940年时已经有将近一半在华英国建筑师为RIBA会员,受过学院建筑教育的英国建筑师也开始登上舞台;在商业经营上,除上海和香港外,在广州、汉口、天津等地也出现大型英资事务所,其中有的事务所职员几乎全都是RIBA会员;在职业发展上也日趋细化,开始出现专门的土木工程师事务所、咨询工程师事务所,测绘师团体也得以成立;这一时期,管理机构对建造活动和建筑师群体的监管也继续调整完善。19401949年为衰退期,此阶段受战争影响,大部分在华英国建筑师回国或转移到香港,仅有个别留在上海。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