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险资可参与沪港通了 哪些股有望受益?

 小天使_ag 2016-09-09
2016年09月08日 20:00
来源:东方财富网

摘要
【险资可参与沪港通了 哪些股有望受益?】瑞银证券H股策略分析师陆文杰表示,近几个月的资金南下和去年4、5月份港股通火爆不太一样,去年流入的资金大多来自散户和私募基金,他们通常追求比较快的回报,所以“买入”持续的时间很短;今年则看到很多买单来自保险公司、公募基金,他们的投资一般比较有持续性,而且集中在高分红、估值比较低、价值比较明显的股票上。

  保监会今日披露,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标志着保险资金可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有业内人士指,保监会放开险资参与沪港通,将有上万亿元资金涌入港股,效果可媲美去年公募基金获准使用沪港通。

  早在2015年4月份,证监会就已放行公募基金投资港股,同时保监会也放行了内陆险资投资香港创业板。但是,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内陆机构投资者动作并不大。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保险业境外投资额约360亿美元,只占总资产约2%,而监管层规定的境外投资上限是总资产的15%.

  但今年5月份起,内陆资金流入港股的力度不断加大香港交易所数据显示,5、6月份通过港股通流入港股的资金,分别激增至268亿港元、440亿港元,而4月的净流入量仅20亿港元。7月份,港股通净流入额较前两个月有所下降,但仍达近百亿港元,而8月份港股通净流入再度飙至547亿。

  而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也从侧面证实了这点,从三季度以来港股通数据看,净买入额排名靠前的都为高分红型的银行、地产等保险股。

  瑞银证券H股策略分析师陆文杰也表示,近几个月的资金南下和去年4、5月份港股通火爆不太一样,去年流入的资金大多来自散户和私募基金,他们通常追求比较快的回报,所以“买入”持续的时间很短;今年则看到很多买单来自保险公司、公募基金,他们的投资一般比较有持续性,而且集中在高分红、估值比较低、价值比较明显的股票上。

2016年三季度以来净买额超亿元的港股通标的企业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区间净买额(万元)港交所行业
00939.HK建设银行1608581银行
00005.HK汇丰控股1228919银行
01398.HK工商银行847147银行
02318.HK中国平安309342保险
03988.HK中国银行264187银行
01288.HK农业银行153569银行
00175.HK吉利汽车115942汽车
00688.HK中国海外发展102098地产发展商
00998.HK中信银行92650银行
00700.HK腾讯控股89927电子商贸及互联网服务
00607.HK丰盛控股56108地产发展商
01918.HK融创中国29594地产发展商
01928.HK金沙中国有限公司22121赌场及博彩
01282.HK中国金洋21558计算机及周边器材
00530.HK高银金融21425信贷
00941.HK中国移动19842电讯服务
02238.HK广汽集团18381汽车
00006.HK电能实业18319电力
00699.HK神州租车15929旅游及观光
00861.HK神州控股15317系统开发及信息科技顾问
01766.HK中国中车15002商业用车及货车
00883.HK中国海洋石油14095气油生产商
00960.HK龙湖地产14031地产发展商
00168.HK青岛啤酒股份13487酒精饮料
03968.HK招商银行13474银行
02098.HK卓尔集团12910地产发展商
03823.HK德普科技12544工业零件及器材
01359.HK中国信达11158投资及资产管理
03908.HK中金公司10542证券及经纪
00322.HK康师傅控股10386包装食品
06881.HK中国银河10265证券及经纪
01336.HK建设银行10123保险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有机构观点认为,结合保险机构正在进行的相关调研观察,有四类港股对追求稳定绝对收益的保险资金有较强吸引力,分别是:A+H股中有折溢价优势、稀缺优势、低估值及高股息率个股、类债券型个股。

  对于今年突然出现大量内陆机构买港股,有外资机构解读是:一方面是为了追求人民币本币更高收益;另一方面,当前内陆货币较宽松,大机构手上资金充裕,但信用风险上升、“资产荒”现象同时凸显,内陆机构投资者自然把目光投向了估值相对处于洼地的港股市场。

  深港两地券商认为,这一流入趋势有望持续;与往年流入资金多来自散户、私募基金不同的是,本次流入港股的资金有相当部分来自于内陆保险资金和公募基金,买入对象主要是高分红的价值股。

  5月来险资大股东增持动作频频

  而5月份以来,原本就是港股上市公司大股东的保险资金也开始进行大举增持,比如5月5日,中国平安所持的绿叶制药持股比例由于11.53%增至13.91%;5月10日,太保集团持有的光汇石油持股比例增至9.16%.

  5月18日,中国再保则对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H股进行增持,每股2.356港元,场内方式增持了1000万股,耗资2356万港元。至此,中国再保对该股的持股比例由4.88%增至5.3%。不过,这部分持股中,有1.16亿股为直接持有,而0.087亿股则以即所控制的法团的权益身份持有。

  5月19日,华夏人寿以场外方式按均价2港元/股,增持哈尔滨银行H股1.203亿股,耗资2.4亿港元。截至昨日,华夏人寿的持股比例由9.14%增至13.12%.

  7月13日,华夏人寿斥资9.7亿港元增持哈尔滨银行4.867亿股,持股占比由13.12%增至16.10%.7月7日,中再集团亦斥资246万港元增持300万股亨得利,持股占比由5.96%增至6.02%.

  主力动向>>>

  主力资金近三日都在买这些概念股

  11亿主力资金近三日大量杀入中小创

  解密资金出逃股 连续5日净流出185股

  30亿主力资金近三日撤出基金重仓概念股

  节能环保概念股近三日受13亿主力资金追捧

  个股机会>>>

  A股龙虎榜揭秘 机构最青睐4股

  最青睐个股曝光 1股净买入超亿元

  原来沪港通北上资金青睐这些股票

  26只股换手率超20% 上海亚虹近7成筹码易主

  煤炭价格猛涨 刺激煤炭个股行情爆发(附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