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通过舞者讲述城市故事,从国外一直拍回中国|对话

 昵称30542790 2016-09-09

 

他有一种本领,能让镜头下的舞者,抛开严肃的舞蹈技巧和拘谨的舞台束缚,随心所欲地诠释着生活的点滴、表现四季的变迁、讲述城市的历史......高兴、盼望、憧憬、犹豫,每一种情绪都围绕着真实的生活展开。史迎曦镜头下的舞者,一颦一笑,表现的都不只是一个动作,似乎每一张照片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舞者,在他的镜头下,都成了最自由的灵魂。 



史迎曦Michael
旅美舞蹈摄影师


2012年正式开始舞蹈摄影,短短四年间,凭借作品“舞之色”(Colors of Dance)获得了摄影界和舞蹈届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曾获得多个国际摄影奖项包括IPA, PX3, FAPA, MIFA等,并在美国、欧洲、中国等国家举办过多次影展。



他说:“以前我没有想过把摄影当做职业,但现在看来,还是很有机会的。虽然现在比我上班的时候还要忙,但是我觉得很有趣,也很享受现在的状态。


▲《四季》作品。获得2015PX3摄影比赛金奖 



▲2015年PX3摄影比赛金奖作品“Colors of Dance”



▲2016年国际艺术摄影家联盟铜奖作品“In the mood for dance”



— 1 —


舞者,讲述城市生活状态


Michael的作品,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镜头下零距离的生活气息。每一个舞者都在用舞蹈演绎着自己的城市故事,似乎所有的生活细节都能从他的镜头中看到。

除了有对生活细节的精准把握,还有对于城市、文化、四季变迁的关注。每一张照片的产生都只是一瞬间,但却能通过那些瞬间,看到很多很长的故事。

华尔街

▲纽约

▲纽约

▲北京——”One day it was as easy for me too” 

▲上海


▲上海


在教堂里


对话影像人_印象(以下简称印象):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拍摄舞蹈的?


史迎曦Michael(以下简称Michael):这要从去美国读书开始说起。其实在去美国之前,我做过一段时间的摄影师,也有一点摄影的积累,当时我去读MBA的学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有摄影专业,所以我就申请辅修摄影的master(硕士)课程。硕士摄影课程需要独立完成拍摄项目,所以我就选择了舞蹈摄影。一开始只是想要模仿别的摄影师,但后来发现舞蹈摄影比拍模特有意思多了。


印象:舞蹈摄影似乎是比较小众的拍摄领域,当初是怎么想到要拍舞蹈的?你有学过吗?


Michael:在国内可能拍舞蹈摄影的人不算多,但是在美国有很多舞蹈摄影师,不算小众吧。我没有专业地学过舞蹈,只是业余地玩一下hip-pop之类的。


印象:拍摄舞蹈会不会有什么限制?


Michael:我觉得拍摄舞蹈是最没有限制的,我就可以做导演,让舞者去表现一个故事。而且舞者肢体能力比较强,反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觉得拍舞蹈是最自由的。


印象在学校拍摄舞者的照片是为了完成作业,那么毕业之后又是什么原因让你想要继续舞蹈摄影?


Michael:就是想要推陈出新吧。到了毕业之后,觉得自己的技术提高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想着拍点有创意的。而且那时候在纽约工作,大城市艺术家很集中,所以找舞者就容易了。我就在社交网站上找舞者的联系方式,跟他们说自己的想法,想要和他们合作,大部分时候都能得到很不错的反馈。“舞之色”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拍的。


印象:听说你拍摄“舞之色”项目是没有酬劳的,那么你觉得是什么吸引了舞者愿意跟你合作?


Michael:就是新奇有趣吧。他们没有拍过这样的照片。很多舞者和一些专业的舞蹈摄影师合作过,但可能没有拍过这种这么融入生活的拍摄形式,用舞蹈去表现四季变迁、城市历史、人生旅途、当地文化、生活方式等等。就是我的风格和别人不同,哈哈!



▲”I got good news”



▲”Catching the train”




— 2 —


舞者,最自由的灵魂



印象:有什么挑选舞者的标准吗?


Michael:总体来说,就是身体条件和合作意愿。如果没有合作意愿,身体条件再好,也没有用。因为我拍这个项目都没有给钱的。


印象:每一个舞者在你镜头下都感觉很自由,你是怎么表现舞者个性的?


Michael:我合作过的舞者,他们自己就有很多想法。我通常会给一个框架,然后就交给舞者自己发挥了。当然,我们也会商量,做什么动作,怎么拍会比较好。我没有过太差的经历,基本上想要拍的,最后都实现了。



▲'Should I go or should I stay'


Michael说,这张叫做“Should I go or should I stay”的作品中,他想要表现想走又不想走的状态。他只设定一个故事背景,舞者都是根据其中的情境自由发挥。


印象:你想要通过“舞之色”系列照片表达什么吗?


Michael:一开始只是追求画面的好看,后来就会想要设计一些故事,让照片有深度一些。之前拍摄的有一套“Business World”就是在曼哈顿的一个小岛上拍的,以曼哈顿的建筑为背景,舞者穿着西装,就是表达一种想要逃离竞争激烈的现实的感觉。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工作没意思,但是又为了生活,迫不得已地留在那个圈子。这是我觉得拍的最好的一组。

 





▲《The Business World》 作品。

这组照片获得了2015年国际摄影奖IPA摄影大赛提名奖


印象:看到有一组很有意思的对比照。两个舞蹈演员,分别在纽约和北京国子监,穿了同样的衣服,做了同一个动作。这还有一些文化对比的意味? 


Michael:对,其实那套衣服是我在美国的一个二手店里淘回来的。去年回国的时候,就想着要拍这样的对比,特地把衣服带回来了,只是觉得两张照片拼起来会很有趣。两个舞蹈演员,穿着、动作都一样,但是给人的感觉会不同。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舞者,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吧。


▲照片拍于纽约布鲁克林,这是Michael合作最多的舞者Taylor Gordon,一个独自到纽约打拼的女孩子。刚到纽约时经济拮据,没有工作机会,只能挤在很小的房子里。这张照片,描述的就是她刚到纽约的状态,对大城市向往,但面对激烈的竞争,对生活又有些迷惑。



▲Michael在国子监牌匾前,与中国舞者合作拍摄的照片。这与在纽约布鲁克林拍的照片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尽管两位舞者装扮、动作都一致,但给人的感觉却有微妙的差异。

 


印象:你觉得“舞之色”的“色”除了是画面的丰富色彩,还有其它的含义吗?


Michael:这个“色”的意思,一个是指图片色彩艳丽,尤其是服装的颜色搭配。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本色,舞者的本色。我的理解是舞蹈可以发生生活中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舞者都可以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 3 —


打通视觉与听觉的摄影展



印象:那你最近在忙什么?


Michael我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做了自己的个人摄影展。希望更多的人喜欢我的照片吧,有更多舞者愿意合作,也希望能和更多商业品牌合作。

印象:你对未来有什么计划吗?


Michael其实我一直在找商业合作机会,就是希望用舞蹈的方式,去拍摄商业片。比如时尚行业、服装品牌、诠释生活态度的品牌像旅行、家居、咖啡馆等等,都可以用舞蹈的形式呈现。我不会为了生活,去拍不感兴趣的题材。




▲史迎曦Michael的个人摄影展《“舞美人生”个人摄影展》8月上旬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在展出自己的舞蹈摄影作品的同时,他邀请了舞者和交响乐团到摄影展的音乐厅表演,打通视觉与听觉的界限,舞蹈、音乐、摄影放在一起,让音乐有了画面,画面中有了旋律。


每个人都在演绎着各自的生活,史迎曦却选择用舞蹈去诠释眼中看到的城市历史,四季变迁。用爱的方式,诠释生活。


《四季》系列作品:


《人在旅途》系列作品:


《回到学生时代》系列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