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论热点】面对诈骗,学生不应以死抗争,而是反思!

 sli66 2016-09-09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即将踏入大学的山东沂蒙女孩徐玉玉,2016年8月19日接到一通诈骗电话,结果被骗走9900元的学费。为此,徐玉玉郁结于心,最终心脏骤停,不幸于 21日离世,年仅18岁。而在8月19日,广东惠来歧石镇坑仔村准女大学生蔡淑研因被电信诈骗了近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后,跳海自杀,成为了又一位“徐玉玉”。


申论热点独家模拟题及详细解析


【模拟题】

面对电信诈骗,学生们除了以死抗争之外是否应该学习一点防骗知识多一点反思?


【参考分析】


骗子是最可恨的——虽然,他们的目的多是谋财而并非谋命。可是,我们却从这些骗子谋财的手段得逞中,直接看到了“谋命”的悲怜结局。在扼腕叹息的同时,笔者不由地想对孩子们说一句:尽管生活处处是欺骗,但孩子你无须以死抗争。


让未涉世事或者涉事不深的孩子面对“老奸巨滑”的骗子,或者说这是一个人面对“骗子团伙”的“PK”,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的“较量”。聪明者,能够识破,置之不理,所幸躲过,而稍不留神者,便会上了“钩”,被骗子“牵”着走,直至被骗子榨取所有的“利润”。这就是一种社会的现状,也是一种向复杂多变的社会所交的“学费”。只不过,有的孩子以生命来交了“学费”,使悲剧感更加撕裂人心,但骗子和骗局不会因为几个孩子的以死抗争而消失。


当然,真正来说,骗子的骗局都不是很高明的,他们只是利用信息泄露和信息不对称来进行诈骗,谎称中奖和助学金这样如此拙劣的骗局,为什么还有学生频频上当?一者是因为骗子掌握了学生们一部分信息,让学生们轻易的选择了相信;其次就是学生本身也有着“天上掉馅饼”、“天降横财”等不劳而获的心态。可能是因为家庭贫困等原因让他们对这些钱财更没有抵抗力,但如果他们能够坚守本心,不被这些钱诱惑,又怎么会被骗呢?贫穷从来都不是被骗的借口,没有依靠中奖、助学金而通过在读期间勤工俭学等方式完成学业并减少家庭负担的贫困学生比比皆是,为什么他们不可以?世界上从来没有不劳而获,当滋生这种念头的时候,自然也就容易跳入别人的陷阱了。


【提出对策】


面对骗子和骗局,加大惩处的力度,将害人者绳之于法,以最有力的措施保障个人合法的权益,是应有之义。这些不是因为某某人被骗而需要突击进行的,更应该把这些当成执法部门的日常,应该时常进行广泛进行防骗宣传,增强个人的防骗能力,使更多人能够主动自觉地把骗局拒之门外。


对于学生被骗的问题,第一,主要就是提升学生的防骗知识。在这方面无论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让孩子能够心灵美好的同时还有着相应的分辨能力,学校也需要改变“唯高分论”的教学方式,要更加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全方位素质。


第二,主要就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方面一直都应该是学校的责任,学生的教育不能只看重文化课,我们需要的是德智体美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从这些学生以死抗争的的行为上我们就能够看到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的不足,以及抗挫折能力的缺失。这方面当然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多方面的改善,但更需要改变的是学校 “唯高分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全方面的提高,加强心理素质,面对挫折能够有正确应对的方案,而不是选择一死了之。


第三,就是前面分析所提到的,贫穷不应该是学生们被诈骗的理由,而不劳而获的心态才是他们被诈骗成功的元凶!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没有,只有掉砖头!想要不被社会拍黑砖,打闷棍,自身就要做到“无欲则刚”。比起所谓的电话中奖、助学金帮助,去学校学习获得奖学金、勤工俭学、暑假打工更值得相信,也更应该是学生选择的方式。


所以,电信诈骗的惩戒是社会、执法部门需要做的,但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同样需要反思,是哪一方面的不足造成了这种结果呢?就算被骗,也不过是向社会交了一笔“学费”而已,何必要用生命来让“学费”更加沉重呢?



每日一练答案:


No.1:D

解析:文段的中心围绕着“好心态”展开,整个文段在说明好心态的重要性。“苦难”、“名利”、“千年文明”都说明,环境易变,但心态却在人自己手中,所以言下之意便是环境很难改变,但心态可以调整。故正确答案选D。


No.2:C

解析:第一空,根据前文语境信息“艺茶过程中”可知,“贯穿”符合语境,意为“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第二空,根据前文语境“有道而无艺”可知,此为“空洞”的理论,意为“没有实质内容”。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No.3:D

解析:D选项中,“两个”一词既可以修饰工厂也可以修饰领导:如果修饰工厂,则表示两个工厂的所有领导,很多人;如果修饰领导,则表示只有两个人。很显然,D选项有歧义。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No.4:C

解析:C项说到“借酒来麻醉自己”,与全诗主旨不合。后两句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意思为“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又怎么样呢?请不要笑,从古至今出征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这两句话一方面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另一方面反映了作者粗犷豪迈的感情,并非“借酒麻醉自己”。故正确答案为C。


No.5:D

解析:这是一道变形的下文推断题,根据材料,文段当中的重点话题一致是古代书画的鉴定问题,故在下文当中可能谈论的话题我们可以确定AB,C当中材料当中讲过在网络时代对于书画的看法,故下文也可能谈论。D项说的是古代对书画的鉴定,无中生有,予以排除,故选择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