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邮票情缘

 老刘tdrhg 2016-09-09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历史悠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邮票是一个国家的明信片,通过一个国家的邮票,我们能够了解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包括它的文化、 科技、政治、体育、民俗等,从而了解它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艺术家与中国邮票有着深厚的情缘。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邮票情缘

    范曾,出身于一个十三代诗人延绵不断的著名文学世家。在中国书画界,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界,都是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他被尊称为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和国学大师。近年来,范曾创作的各种书画作品,早已成为艺术收藏领域最知名的品牌之一。范曾的绘画特色是——“以诗为魂,以书为骨”。他的画中诗意,不仅体现在整个画面的意蕴风神中,同时还体现在每一笔的点画浓淡之中。古老中国的诗、书、画,在他的灵动丹青中有了凛然的风骨,更有了诗思相接的内涵。刚刚过完75岁寿诞的范曾,有着浓厚的邮票情缘。今年713日发行的《琴棋书画》邮票,就是他近期的原创力作。

    范曾的童年是在家乡江苏南通度过的,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艰难。那时的孩子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因家里的信件较多,信封上的邮票吸引了他的兴趣,他开始收集信销票。从信封上把邮票洗下,贴在玻璃上晾干,放入小本中。从中国的到外国的邮票,他都十分珍爱。小小的邮票给他带来孩提时代的快乐。或许正因为少年时代的一段邮缘,范曾从20世纪80年代始,亲身参与到中国邮政邮票的绘制和设计之中。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邮票情缘

    1980年发行的《齐白石作品选》小型张上的齐白石像,是范曾首次参与邮票设计工作。对如何表现这位艺术大师,范曾研究了很久才施墨,一气呵成。画中的齐白石,眼神看着画面,一手握着很大的毛笔,一手好像摁着纸,生动传神。这枚邮票小型张一直深受集邮爱好者的喜爱。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邮票情缘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邮票是范曾先生完整绘制的第一套邮票,范曾说,《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是他的老师蒋兆和先生的力作,他在绘制第三组的时候有意和他的恩师拉开距离,因为每一个艺术家都应该有自己的艺术特点。这套邮票,他采用了白描淡彩的手法,传神地表现了徐光启、李冰、贾思勰和黄道婆这四位古代科学家的形象。这套邮票也成为中国人物邮票中的精品。

 1981年举办的全国最佳邮票评选中,以上两套邮票分别荣获1980年最佳纪念邮票奖和最佳特种邮票奖。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邮票情缘

     2009年,范曾设计了《古代书院(二)》特种邮票。与第一组书院邮票的不同之处是,这套邮票将石鼓书院、安定书院、鹅湖书院、东坡书院的景致和相关人物形象结合,画面更具文化内涵。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邮票情缘

    范曾设计的《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纪念邮票在2010年全年31套邮票中脱颖而出,荣膺2010年度最佳邮票。闻此消息,范曾先生欣然题诗一首:“风范千秋学士林,升沉起伏见晴阴。崇儒盛事欣挥笔,赤县知音识我心。”

 

    琴棋书画,均起源于文献所称的“三皇五帝”时期,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4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在古代,弹琴、弈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琴棋书画》特种邮票,浸润着中国邮政对华夏文明的情愫,特再次约请范曾先生执笔。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邮票情缘

    范曾先生以精湛的造型表达能力,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琴棋书画的四个典故:《高山流水》、《弈秋课徒》、《怀素临池》、《道子画壁》。

   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传说中弈秋是下棋圣手,他教徒弟下棋,而徒弟学习下棋是否专心,效果大不一样。弈秋课徒讲是做事要专心致志。

   怀素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少时在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为练字种了一万多棵芭蕉,用蕉叶代纸。他的草书被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奔放流畅。

   画圣吴道子是唐代画家,初为民间画工,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善画被诏入宫廷。吴道子善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壁画创作。

   《琴棋书画》4枚邮票,在方寸空间中,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文明传承的深刻内涵。范曾所绘《琴棋书画》邮票画面:“运笔神采飞扬,精湛娴熟,笔力遒劲,线条简括。更重简笔泼墨,力追天籁之境。识者谓其气韵生动。”

    对于邮票,范曾先生满怀敬意,称之为世界上印刷数量最大的独特艺术品。他说,因为信件和信息的存在,所以邮政事业将兴盛不衰;因为国家文化继承和传递的需要,所以邮票的精彩还将有无限的舞台。一番话,洋溢着范曾先生对中国邮票的关心、热爱之情,这些令我们十分感动。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邮票情缘

     黄永玉、中国画院院士19247月9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笔名黄杏槟。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

1979为了纪念刚刚逝去的小猴,黄永玉为猴画了一幅画,一只充满灵性、活泼可爱的金猴便跃然纸上。中国邮政根据他的画稿设计成邮票1980215发行,名为庚申年猴票的中国首枚生肖邮票就这样诞生了。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邮票情缘

  第一枚生肖邮票的诞生,也就是新中国第一个邮票神话的开始。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黄永玉创作的庚申年猴票得到了邮市前所未有的吹捧,经济价值扶摇直上。当时8分钱的面值,一路飙升,最高价曾达到12000元左右,足足上涨了15倍;全张80枚猴票更是从当时的6.4元暴升至最高价148万元,而且往往是有价无货,一版难求,民间甚至传有一枚猴票一台车,一版猴票一套房的佳话,创下了新中国邮票升值最快的纪录。而将这枚艺术价值极高的猴票奉献给广大邮迷的正是幕后传奇人物黄永玉。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邮票情缘

1958年中国邮政发行一套由黄永玉设计的特27邮票-林业建设。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邮票情缘
    中国邮政于1986年5月22日发行T110 白鹤邮票,设计者为中国画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黄永玉。白鹤的形象显然触动了作者艺术创作的激情,三幅画奔放洒脱,典雅华贵,具有超然不凡的气势,表明作者画艺已臻化境。同时,从画中可以明显看出那一时期中国画的变动趋向,即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洋画和日本画的某些特点,适当增强三维光影效果和哲理意境,使中国画在表现质感和层次感方面有明显改进。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邮票情缘

       2010年中国邮政发行了由黄永玉设计的2010-15 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邮票。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邮票情缘 

靳尚谊是我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央美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他将欧洲古典油画精髓与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相融合,开创了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靳尚谊是我国当代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上世纪80年代是他的一个创作高峰期。他在肖像画这一领域里进行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并以其大量优美肖像作品赢得了海内外艺术家和广大观众的普遍赞誉。
      1986年为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靳尚谊创作了油画《孙中山》,图案为孙中山先生半身像。此幅作品庄严肃穆,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再现了孙中山先生当年在广州为国家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峥嵘岁月。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邮票情缘
         1986
1112日,邮电部发行了孙中山诞生一百二十周年(小型张)”邮票 孙中山先生半身像,这是我国第一次专门以油画设计的人物邮票,也是唯一一套孙中山小型张。在1986年的最佳邮票评选中被评为最佳邮票和最佳印刷奖,被邮友喻为最美丽小型张的原画就是靳尚谊的的孙中山题材纪念邮票。后这幅原作被收藏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中国邮票正是因为有范曾、黄永玉、靳尚谊等一批当代艺术大师的关心、支持,才更具文化艺术魅力,长盛不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