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逝的匈奴

 圆角望 2016-09-09

    1360年的匈牙利编年绘画作品(十四世纪匈奴人围攻一座城的浪漫主义画作)

    2009年诺颜山考古发掘的匈奴人印花地毯

    羊毛地毯上的匈奴史

    (上接33版)

    二 战争:石头的对峙

    此时,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另一个强大帝国——罗马帝国也在异族的不断入侵中饱受煎熬。当代历史学家艾兹赫德在《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一书中写道:“汉朝和罗马都始于公元前3世纪,都是由位于西部边缘地区、保守、思想相对落后的贵族国家,向各自文明地域的军事扩张而建立起来的。” 自罗马在公元前3世纪统一亚平宁半岛后,就没有放松过对北非迦太基的战争,战争一直打到公元前146年——刚好是汉武帝的时代,罗马以饥饿围困迦太基,才突破城外的防线,接下来,双方进行了残酷的巷战,巷战持续了六天六夜,战死者无数,城破那天,罗马元老院下令火烧迦太基城,大火一直燃烧了16天才熄灭,残存的5万迦太基人被卖为奴隶,迦太基城彻底毁灭。

    屋大维掌握政权后,罗马通过一系列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帝国。罗马疆域的全盛期是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此时的疆域“西至大西洋边;北至莱茵河和多瑙河;东至幼发拉底河;南边则直到阿拉伯和非洲的沙漠地带”,控制着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一个东西宽度近乎5000公里,南北长度超过3000公里的广阔地带,《罗马帝国哀亡史》的作者爱德华·吉本形容它“位于温带中北纬24到56之间最美好的地区”,“其中大部分都是肥沃的熟地”。

    艾兹赫德在《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一书中写道: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和相对野蛮的社会共存,并受到它们的威胁”,“然而,不同的是,在西方,野蛮力量带来了罗马帝国的覆亡(或者至少是强迫罗马帝国向南部巴尔干半岛和安纳托利亚退缩),在中国则没有,两个帝国在社会病理特征上不一样。”

    来自草原帝国圆月般的弯刀,可以削铜断铁,唯独不能攻克石头的密度。汉朝就是一个刻在石头里的朝代。山东武梁祠,50多幅汉代画像石,全部阳刻,细线铲底,浮现出汉王朝战争、狩猎、车马出行、乐舞的浩荡场面,让今天的人看了依旧热血沸腾;著名的汉碑,是中国墓碑发展的成熟、鼎盛阶段,无论是形制,还是书体、文体、墓碑的发展都极尽完美,其中以《麃孝禹碑》、《华山庙碑》、《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张迁碑》等为代表,王澍在《虚舟题跋》中以“雄古、浑劲、方整”三种品格来形容和区分汉碑,而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本汉》中则为它们的“骏爽、疏宕、高深、丰茂、华艳、虚和、凝整、秀额”惊叹不已;霍去病墓石刻,更准确地表达了那个时代的气魄与胸怀,比起罗马帝国时代的英雄雕像,比如罗马第一个正式皇帝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全身纪念像,丝毫也不逊色。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复制出这样大气雄浑的作品,没有一个朝代比汉代更富于雄性气质,也没有一个朝代像汉代那样表现出对石头的迷恋。

    无独有偶,屋大维亲手缔造的罗马帝国表现出与大汉帝国相同的爱好,那就是对石头的热衷,因为没有一种材质,比石头更能体现权力的强制性,体现皇帝们对于帝国永恒的渴求,如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所说的,“大一统国家的历史告诉我们,它们都几乎着魔似的追求不朽”,“提布卢斯曾歌咏‘永恒的城墙’,而维吉尔则让他笔下的朱庇特在说到埃涅阿斯未来的罗马后裔时宣布:‘我不给他们设置任何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我给他们一个无限的帝国。’”关于帝国的石头属性,屋大维曾经自豪地宣称:“我接受了一座用砖建造的罗马城,却留下一座大理石的城。”

    辉煌的古希腊时代过去了,濒海临风的帕特农神庙被血腥的古罗马斗兽场取代,成为那个时代最深刻的形象。公元前后的一二百年间,东方西方的专制者在大陆的两端遥遥对称,仿佛孪生兄弟,具有如此相似的秉性,在他们之间,巨大的地理和文化差异似乎不存在了。如果把屋大维、尼禄与秦始皇、汉武帝互换位置,我想他们对新的岗位一定不会陌生,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将与那个铁血的帝国严丝合缝。

    从武帝时代开始,大汉帝国经历两百年的战争,不断地向匈奴出拳,终于把匈奴彻底打服了,而匈奴人在大汉的轮番冲击之下最终远走他乡,在世界历史上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

    三 罗马城下,上帝之鞭

    北匈奴灭亡近400年后,匈奴人突然出现在罗马城下,这一年,是公元451年。

    匈奴的消逝与他们的突然出现,让欧洲人惊讶不已。没有人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更没有人知道,他们曾经书写了怎样的历史,又即将书写怎样的历史。他们是那么的神秘,又那么的率性,没有规律,像汤因比所说,“匈奴是一股从西域倾泻下来的雪水”,没有人能够真正地掌控他们。我的朋友王族在他的著作《上帝之鞭》中写道:“他们变得无声无息,像一场飓风一样在一瞬间骤停,四周出现了让人难耐的宁静。昨天,他们还在荒原上纵马奔驰,引吭高歌,但一夜之后,他们却消失殆尽,不留一丝痕迹。400多年过去了,世上几乎没有任何有关匈奴的消息,人们都以为他们已经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但他们说出现就出现了,让人觉得他们似乎是变着戏法从地底下钻出来似的,顷刻间便威风凛凛地立于你面前,让你惊讶不已。”“他们在突然间神秘地消失,又在突然间神秘地出现,这期间的生存,大概要比通常能看得见的坚持、忍耐、等待还要复杂得多。”

    在被大汉帝国打败的匈奴人眼中,东面是大海停止之处,也是他们的脚步停止之处,他们的道路,只能向西延伸,尽管出发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西面的路有多远,也不知道这条路,他们将走400年。

    他们一路吹奏着胡笳,向西挺进。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历经颠沛而没有散架,这表明它有着一种非同寻常的自我控制力量,在西进路途中与一个又一个文明的碰撞,没有受到同化或者改变。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横亘着一个又一个的险境、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的步伐。鸣镝的声音,掠过浩瀚的草原,与马蹄的节奏形成美妙的和声。作家高建群在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的前言中写道:“他们的马是小而难看的。但它不知道疲乏,走时像闪电一般。……他们在马背上开会、做买卖、吃、喝,甚至于把前身倒在马颈上睡觉。在战场上,他们袭击敌人时会发出可怕的叫声。如果发现有抵抗,他们很快地逃走,但以同样的速度再回来时,则一直向前冲击,推倒他们面前的一切障碍。”

    从公元91年到290年长达两百年的岁月中,中外的史书中都找不到对这个民族的记载。当《波斯史》中提到3世纪末匈奴人出现在阿兰人眼中时,这个民族,依然是两百年前的苍狼形象,只是它饥饿得太久,所以面目显得更加凶狠和狰狞……从出生于公元325至330年的罗马史学家阿密阿那斯·马西林那斯的著作《罗马帝国史》中,我们可以打探到匈奴人在欧洲的最早的消息。这部书记载了被大汉帝国击败的匈奴人一路向着顿河和多瑙河的肥美草原挺进的历史,他们在歼灭阿兰人以后,又于公元374年隆冬,向东哥特人发起进攻。哥特人,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于公元3世纪进入黑海草原地区,以德涅斯特河为界,河东称东哥特,河西称西哥特。匈奴人很快荡平了东哥特,西哥特人则惊恐万状地登上独木舟,渡过多瑙河,蜂拥入罗马境内,请求帝国皇帝的庇护,最终因无法忍受他的残酷统治而发动起义,法伦斯和四万禁卫军全数战死。在公元47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这一战,动摇了罗马的根基,罗马再也无法控制辖下的诸族和领土。而此时,匈奴人回到喀尔巴阡山以东,进行休整。

    公元400年,匈奴人乌尔丁带领大军攻入匈牙利追击哥特人,并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了意大利,这支可怜的哥特队伍在法洛伦斯被西罗马军队消灭了。匈奴人只是来意大利转了一下,顺便赶走了匈牙利原住民凡达尔人、瑞维人和最先被匈奴人灭国的阿兰人。这三族人进入高卢,与当地人战斗后于409年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并建立了三个国家。与此同时,阿勒立克带领的哥特人也南下逃避匈奴的大军,在408年、409年、410年三次围攻罗马,而在410年攻入城中,这是历史上罗马城的第二次沦陷。

    公元441年,匈奴人在他们的最后一位单于阿提拉的率领下,攻入了东罗马帝国(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弱国无外交,东罗马帝国割地赔款,以每年进贡2100磅黄金,同时割让巴尔干半岛大部分领土的屈辱条件,得以苟延残喘。6年后,阿提拉又率大军进入东罗马,攻破70余座城市,前锋直逼达达尼尔海峡和希腊的温泉关。

    公元451年,阿提拉统领着由东哥特人、日耳曼人、勃艮第人、阿兰人和法兰克人共同组成的匈奴联军,向西罗马帝国发出挑战。在打通高卢的门户——美茨以后,阿提拉率领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高卢的心脏——奥尔良。双方在加泰隆尼亚平原上会战,这也许是欧洲历史上最壮观的一次战役吧,史料记载,一日之间,死亡人数竟达16万之众,另有史料说,死亡人数高达30万人,以至于一位历史学家叹息道:“帝王们一小时的疯狂完全可以把整整一代人全给消灭了。” “不论是现代还是过去,再没有任何一次战争能和它相比。”这场战役,连阿提拉都感到胆寒了,他决定放弃这场战役,退回到匈牙利草原上自己的王廷去。这是他一生中绝无仅有的失败。

    但是,阿提拉没有决定就此停止他的脚步。第二年,他又开始了征战。他决心把西罗马帝国撕成碎片。他首先剑指意大利的门户——阿奎莱亚,把它变成了一座废墟,然后,匈奴人如浪潮一般,很快就将米兰和帕维亚两座城市湮没。阿提拉发起的攻击太猛烈了,让意大利人觉得他们是神,他们的行为似乎并非人所为,而是神的一种表演。终于,阿提拉率队由南向北强渡多瑙河,向罗马发起了进攻。

    惊恐和绝望的罗马人给阿提拉起了一个绰号:上帝之鞭,意思是他们自己犯了太多的错误,所以上帝用鞭子来教训自己。

    在欧洲,还流行着一句描写阿提拉凶恶、狂傲的话,说凡是他的马蹄踏过的地方连草都不长了。

    (下转35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