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准盗墓

 圆角望 2016-09-09

  男子名叫“不准”,他要去盗掘一座古墓。在他的盗墓笔记中,从来就没有惊心动魄的大手笔。但今天不同了……

  [北京]李浅予

  十月。汲郡(今河南汲县)。

  一个小村庄,漆黑,静谧。随着一声狗叫,一个男子从浓墨般的夜色中冒了出来。但接着,这条狗认出了男子,于是停止吼叫,在黑暗中摇起了尾巴。男子走出村子,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男子名叫不准,他要去盗掘一座古墓。在不准的盗墓笔记中,从来就没有惊心动魄的大手笔。但今天,他相信,他即将在自己的盗墓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这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才十月,就有了天寒地冻的感觉。土硬得像铁,不准扒开一堆枯草,开始挖掘。还好,最初的坚硬后,土变得松软起来。不知过了多久,不准打开了墓穴。他点燃火把,弯腰钻进了墓道,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堆堆竹简。竹简上用漆墨写满了字,那些字他从未见过,有点像村旁小溪里的蝌蚪。不准在竹简里扒了好久,没有找到值钱的东西。他不甘心,继续往前走,当他进入墓室时,手中的火把燃尽了。他随手捡起墓室里的竹简,点燃,开始在墓内寻找财宝。

  这是公元279年。这一年,西晋战船东南而下,开始进攻东吴。几天后,有人看到古墓四周散落的竹简,便报告了官府。经初步判定,这是魏王陵。官府的人将墓内未被烧光的竹简收集起来,装了十几车。随后,又按照晋武帝司马炎的命令,将竹简运进洛阳。

  司马炎对竹简极为重视,他征召了大批学者,组成研究班子,对竹简进行整理、研究。

  学者们惊讶地发现,这批竹简竟是魏国史书——后世学者以这批绝世珍品的出土地将其命名为“汲冢竹书”。汲冢竹书成书于战国时期,其学术价值和史料的准确性比司马迁的《史记》还具有权威性。而竹简上关于周穆王的传奇故事,尤其是他与盛姬那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是让后人感叹不已。不准没有想到,那些“小溪里的蝌蚪”,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神奇方式,游入了历史长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