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州古城

 秋江映月 2016-09-09
旧州古城
    旧州古城
  旧州古城是中国贵州省保存比较好的明代卫所的遗存,现是黔东南州黄平县所辖的一个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城西北部,距黄平县城25公里,距州府凯里79公里,距省会贵阳市204公里。全镇总面积22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84米,平均降雨量1121毫米,平均气温15.7℃,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润宜人。全镇辖30个村,5个居委会,397个村民小组,有1.4万余户,5.2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占62%(苗族占52%)。

  旧州古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为贵州东部粮食基地,商业重镇,文化大镇。旧州古建筑群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现存大部分建筑为明清建筑。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州古城对研究中国的古代史和革命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古城概况


  旧州古城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城西北部,距黄平县城25公里,距州府凯里79公里,距省会贵阳市204公里。全镇总面积22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84米,平均降雨量1121毫米,平均气温15.7℃,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润宜人。全镇辖30个村,5个居委会,397个村民小组,有1.4万余户,5.2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占62%(苗族占52%)。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为贵州东部粮食基地,商业重镇,文化大镇。

  旧州古城——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城镇,有史可考已达2500余年。在周、春秋战国时为“且兰”国古都,秦汉置牂牁郡,三国时置牂州,以后历代王朝相继在此建郡、州、府、司、卫、县等治所。

  旧州古城寺、观、馆、祠众多,始建年代久远。如:唐代古刹宝相寺、宋代古刹宝珠寺、元代道观福智院、明代庙宇太平寺等。在仅1.4平方公里的城区内,就有“九宫、八庙、三庵、四堂”。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贵州可算首屈一指。

  旧州古城地灵人杰。清道光时“独赴夷营”恕斥英军统帅的天津知府石赞清就出生在旧州镇寨勇村;随从南明永历帝流离滇、缅并与之一同殉难的太常博士陈正心,也是旧州人;郭沫若的生母杜邀贞出生在旧州官署;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从小就随祖父在旧州读书成长,其祖父史应元在旧州任知州并列为官宦,他所作的《鼓台山赋》被辑入地方志流传至今。
旧州古城
     旧州古城

  旧州古城是贵州东部商业重镇。旧州古城坐落于舞阳河畔,舞水自旧州流经施秉、镇远、达湖南、湖北至沅江。旧州古城为水陆交通交汇点,货物集散地。据《黄平州志》记载:“每天往返商船不下500只,日停泊100余只”。当时的古城,商贾云集,经济繁荣。

  旧州古城又是黔东文化大镇。清代,仅戏台就有十多座,一年之中,庙会和节日集会就达十多次(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十分活跃,各类艺术人才层出不穷。如影界常氏三兄弟:常学墉(任虹)、常学圣(周克)、常学贤;歌坛王家三姐妹:阿桑、阿依、阿多;泥哨艺术创始人吴国清等,都是旧州古镇人。1991年8月旧州古镇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993年贵州省文化厅又将旧州古镇命名为“泥哨艺术之乡”。

  旧州古城真山真水,景致迷人。有城郊的十六景与城东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上舞阳河;有城西的舞阳湖同城北的万亩大坝及二战时期修建的旧州飞机场。处处有景,景景皆奇,如诗如画。

历史沿革


旧州古城
   旧州古城
  据《黄平州志》记载,旧州在周代及春秋战国时为且兰国地,古都在今城西北天官寨;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改且兰国为牂牁郡,旧州为其治所;三国时置牂牁州;两晋南北朝时置郡、州、府;隋代置牂州;《新唐书·地理志》记述:旧州在唐中叶时置韶明县;宋太观二年(1108年)为珍州治地乐源县;南宋理宗宝佑六年(1258年)“黄平”之名见于史,开庆元年(1259年)吕文德筑黄平城竣工;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旧州置黄平府。

  明洪武七年(1374年),改黄平府为黄平安抚司,隶播州。十一年置黄平千户所,十五年改千户所为黄平卫;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裁黄平安抚司置黄平州,隶平越府;康熙十年(1671年),置黄平州;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移黄平州治于兴隆卫(今黄平县驻地),裁卫,另于旧州设巡检司,隶黄平州。“旧州”、“新州”、“老黄平”、“新黄平”之名即始于此;雍正十一年(1733年),设黄平州同知分驻旧州;乾隆十年(公元1742年),裁州同,改设巡检司;民国三年(1914年)元月1日,黄平州改为黄平县,升旧州巡检司为黄平旧州分县,设分县长;民国24年(1935年),旧州设区、镇隶县;1992年撤区并乡,将红梅、石牛、石板河3乡并入旧州镇。

  旧州古城既是“且兰”古国的国都,又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二千多年前,在今贵州境内曾有过两个神秘的古国,一曰“夜郎”,二曰“且(ju)兰”。经研考众多史籍认为,且兰古国故都在今旧州且兰国建制时间史传虽无明文,但“且兰”二字最早见于《汉书》:“楚顷襄王遗将庄跷率卒循沅水而上,经黔中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灭且兰伐夜郎,夜郎迎降”。《华阳国志·南中志》曰:“以牂牁系船,因名且兰为牂牁国,分侯支党传数百年”。《水经注》曰:“沅水出牂牁、且兰,为傍沟水”。

  清王孚镛《牂牁江辨》载曰“今黄平旧州都凹山之水,实为沅水所从出,素通舟辑,则循沅水而椓船,舍此别无他属也……,沅水之名,以沅州为定,则且兰、牂牁当以黄平旧州为定。”清许克家编《黄平州志》曰:“今舞水源于黄平旧州都凹山,然则故且兰即黄平旧州治,牂牁江即舞水,似为得之。《西南夷传》载:“武帝时,乃募膏民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于都内,夜郎诸部之一且兰抗命不从,反杀汉使者及太守,汉次年派兵灭南越后引兵归巴蜀,行途珠隔滇道者且兰,斩首数万,遂平南夷为牂牁郡。”《贵州省黄平县地名志》载:“汉元鼎六年,平且兰,改建牂牁郡,黄平旧州为郡治所在”。《百源流史》载:“黄平旧州属且兰国,而且兰国在春秋时期已存在,直到汉初才被牂牁取代。”黄平的苗族自古以来都称旧州为“王简”,革语叫“旺珍”(意为皇城或皇帝的家)。清《黄平州志》记载:且兰国古都遗址在今旧州城西北1000米处的“天官寨”,因此,旧州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且是且兰古国的国都。

  旧州又是中央红军和红六军团长征经过的地方。一九三四年十月三日和十二月二十八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彭德怀、叶剑英、杨尚昆、陈云、王稼祥、李富春、任弼时、肖克、王震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在旧州住过,并在旧州召开济贫大会和在旧州仁寿宫戏台举办文艺演出。还在天后宫、中全巷、万寿宫、仁寿宫的墙上填写了“红军是民众抗日战争的主力军!”、“打倒军伐王家烈!”、“帝国主义滚出中国去!”、“工农红军是人民子弟兵”、“打倒卖国贼蒋介石!”、“取消苛捐杂税”、“工农和红军联合起来,打倒贵州军阀王家烈!”等大幅标语。红六军团军团司令员肖克在旧州住过“天主教堂”现已原状恢复。在这座教堂里,肖克将军得到了一张法文《贵州地图》,经传教士阿尔弗雷德·勃萨特口译,他亲自笔录,解决了进军中不了解贵州地理情况的困难。勃萨特也随红军长征辗转了560天,成为红军长征中的两个外国人之一。

  因此,旧州不但是“且兰”古国的国都,而且还有着光辉的革命史,对研究中国的古代史和革命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古建筑群


红六军团司令部旧址
  红六军团司令部旧址
  黄平旧州古建筑群主要古建筑有万天宫、文昌宫、万寿宫、禹王宫、天后宫、仁寿宫、杨泗庙、黑神庙、二郎庙、轩辕庙、梅葛庙、五显庙、文庙、张爷庙、财神庙、火神庙、鲁班庙、武庙、土主庙、祖师庙、孙膑庙、老君庙、城隍庙、鼓台山寺、宝相寺、宝珠寺、长庚阁、玉皇阁、观音阁、指归庵、广长庵、归元庵、平播桥、福众桥、西上街民居18幢,以及古街、古巷、古井、古驿道、古码头。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途经旧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曾住宿此地,并存有红军召开济贫大会、组织文艺演出等遗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美国的帮助下在旧州修建军用飞机场,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机场。在近现代,旧州是一个具有传奇故事的地方。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州——位于舞阳河畔的平冈之上,城区略呈三角形,占地面积1.4平方公里。四周为:东、南、西、北四大门,东西相距1400米,南北相距1000米。城区街道分为:东大街、南大街、北大街、西大街、老里坝大街。宏伟壮观的古建筑群分布于各条街道。

  西大街主要古“古建一条街”(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西大街西端,全长170余米,街面两侧建筑18幢,都为“多进封统印子房”,三开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构架,两侧封砌三山屏风墙,既防火,又防盗,独具特色。

  仁寿宫(江西临江府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位于西大街中段北侧,占地面积897.6平方米。由戏楼、两厢楼、正殿、三步廊、后殿组成。

  天后宫(福建会馆,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位于西大街下段南侧,占地面积1220平方米。由大门牌坊、厢房、正殿、后殿组成,明间供“无极天上圣母”牌位。

  文昌宫(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西大街马家巷,占地面积1112.7平方米,由牌坊、头门、前厅、厢房、正殿组成。正殿祀“七曲文昌帝君”。

  朱氏居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西大街下街北侧,占地面积893平方米,由街面铺房一栋、厢房一栋、上房一栋及东、西两侧三山屏风墙组成。其建筑雕刻工艺精湛,造形优美,刀法娴熟,线条流畅,属建筑雕刻中的上乘。

  “达源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西大街中街南侧,占地面积1195平方米,座南向北,按纵轴排列,整组建筑有一楼一底,正房6栋,厢房8栋。在北起第三栋正房后面砌筑隔墙一道(留有大门通道)。分为前后(南北)两个印子房。前(北面)印子房,正房3栋、厢房4栋,后(南面)印子房,正房3栋、厢房4栋,整组建筑规模大,布局谨严,设计巧妙,雕刻精美,别具一格。

  老里坝大街主要古建筑:万天宫(四川会馆,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位于老里坝大街东段南侧,占地面积1212.5平方米。座北朝南,整组建筑前为砖砌四柱三间三楼牌坊,牌坊后为戏楼,接戏楼两侧有厢楼各六间,正殿建于石砌台基之上,殿内供李冰父子雕像。

  福众桥(又称老里坝大桥,明代黄平知州古德恒创建),位于老里坝大街中段,为五孔连拱石桥,横跨舞阳河,桥长67.7米,宽7.3米,距水位高9.2米。据嘉庆《黄平州志》载,“桥为明时黄平知州古德恒建”,时名“古梁桥”,清康熙二十七年更名“会通桥”;乾隆三十七年更名“福众桥”至今;此外还有莲花寺、长庚阁等。

  东大街主要古建筑:平播桥(明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子章创建),位于城东1000米处,横跨冷水河。明万历时贵州巡抚郭子章定播乱后建,故名“平播桥。桥为单孔石拱结构,桥面长236米,宽5.87米,高6.9米,依山作柱,凿石为足。

  天主教堂(建于1903年),位于城东门出口处,占地面积1870平方米。教堂主体分为“诵金堂”和“起居堂”两部分,另有伙房等建筑。它是由法国天主教会及旧州当地群众信徒出资修建,是一处集中欧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古代建筑。

  北大街主要古建筑:广长庵、指归庵、城皇庙、天帝庙、火神庙、武庙、斗刹、江南会馆、杨泗庙、黑神庙、二郎庙、水晶寺等。

  南大街主要古建筑:轩辕庙、梅葛庙、禹王宫、张爷庙、财神庙、崇圣祠、鲁班庙、土主庙、万寿宫、观音庙、五显庙、奎阁、文庙、玉皇庙、祖师庙、孙宾庙、老君庙等。

  城郊主要古建筑:东岳庙、南岳庙、龙王阁、鼓台山寺、宝相寺、宝珠寺、太平寺、归元庵等。以上众多的古建筑群,足以说明当时旧州的繁荣与辉煌,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学、经济学有着较高的价值。

古建筑艺术特点


中华苏维埃银行旧址
 中华苏维埃银行旧址
  旧州古城从古至今是商业重镇,街面地基寸土如金,因而临街的民居建筑和寺观馆祠建筑都向纵深发展,成为特色的多进印子房。清代,这里复修工程浩大,两江、两湖、福建、四川等地能工巧匠汇集于旧州古镇,有专门的“木匠一条街”。因此,独特的“木匠街”之名尚沿袭至今。旧州的建筑技艺精湛,一般民居建筑都有精美的雕饰,最为深邃的民居,当推西门外长庚街的韩永记,该建筑共有24个天井,且建造精致,时有民谣云:“远看像座庙,近看永记号,整的买不起,拆散有人要”。

  旧州古建筑群不仅数量多、规模大,且其建造设计颇具匠心。

  位于西下街北侧的朱氏居宅,上房的“吞口”间,精湛的木雕工艺集中在此体现。大门门楣饰以“双凤朝阳”雕骑马花牙子,两旁方窗雕有“琴棋书画”、“鱼樵耕读”、“天官赐福”、“福在眼前”等内容的花饰,“吞口”两侧次间长窗,也雕有“五福捧寿”图案。这些雕刻造形优美,技术精湛、刀法娴熟、线条流畅,实属古建筑雕作中的上乘。“古镇一条街”的两侧临街民宅,共18幢,为封统印子房,进数不一,印子房独特的设计,使其既防火又防盗,即使本宅前幢失火也不会祸及后宅。

  地处西门中街的仁寿宫,布局谨严,用材硕大,制作工整,技术精湛,融艺术与功能为一体,是一组保存得较完整的古建筑。

  旧州古建筑规模之大,设计独特,工艺精湛,堪称建筑艺术的精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景琴在考察旧州古城后激动不已,在我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会上称赞:“黄平旧州古镇的建筑规模、数量、工艺是我在西南看到最好的一处,特别是街道之宽阔足以说明它当时的繁荣和辉煌”。

文化与商业重镇


  旧州古城不仅是黔东商业重镇,而且又是黔东文化大镇。

  旧州,座落于舞阳河畔,沅水之源的舞阳河自旧州流经施秉、镇远达湖南、湖北;旧州古驿道四通八达,由西南至平越达贵阳,由北至余庆通四川;由东北至施秉与滇楚驿道相连。旧州为水陆交通交汇点,货物集散地。由上海、武汉、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地运来的货物,经马帮分运全省各地,本省的土特产又由水运至湖南、湖北、武汉、上海及国外。当时的旧州古城成了省内外货物交流枢纽中心,商贾云集,生意兴隆。

  省外商人为了长期在旧州经商,纷纷在旧州修建自己的会馆。如:福建商人修建福建会馆天后宫;江西商人修建江西会馆万寿宫,临江会馆仁寿宫;四川商人修建四川会馆崇福宫、万天宫;两湖会馆禹王宫;江南会馆江南阁等。本地商人也在城街面建起自己独特的“多进印子房经商柜台”,如旧州“古建一条街”门面都有经商柜台,除此外,那处处可见的古街、古巷、古码头、古作坊、古柜台、古铺等数量之多的商业遗迹,可以想象当年古城旧州商业、手工业等经济繁荣昌盛景象。

  商业的发达,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古城文化的兴盛。

  清乾隆年间,仅戏台就有十多座,古代旧州,几乎天天有戏看,夜夜有戏唱。有来自外省戏班子演唱的京剧、川剧、沪剧、闽剧、湘剧、赣剧等,也有旧州当地的民间戏剧。如话剧《安重根》、《偏心的婆婆》、《男大当婚》等。除其戏剧演唱外,还有流行于茶馆的说书。如清代末年,旧州西门街的徐家茶馆、刘家茶馆、陈家茶馆等均有说书的,较有名的说书人有:邱相如、乐石七、陈平、王树青等。说书的内容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杨家将》等,说者高亢激昂,抑扬顿挫,听者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别具一番风趣。

  除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旧州庙会,其活动都有不同的会期,有的定在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上旬的“丁”日,有的定在“戊”日,一年四季都有,各庙会活动的内容都有所不同。

  文庙庙会:会期主要举行隆重的祭孔活动。届时方圆几十里的读书人都要到旧州古镇文庙来祭奠孔子,男女老幼纷纷前来观看。祭奠仪式由学识渊博,德高望重者主持,读书人按顺序祭祀,规模盛大,热闹非凡。

  城隍庙会:会期主要举行盛大的迎神赛会,参加者为当地的百姓。玩会的人扮作各种鬼神模样,抬着城隍庙菩萨雕像,敲锣打鼓沿街游行,观者上万人。

  五显庙庙会:会期主要是举行戏神活动。参加戏神者,抬着五显王神雕像前拉后推,或提而复掷,沿街游行,别开生面,参与观众上万人。

  二郎庙庙会:亦抬神游行,还配一嚎天犬,以祈求舞水无泛滥,沿河两岸百姓吉利平安,观众达数千人。

  鼓台山庙会:会期(农历六月十九)来自各地的群众数以万计,各自在鼓台山寺烧香拜佛毕,能歌善舞的歌手们相互邀约,在鼓台山上对歌,比个高低。对歌形式多样,主要有:情歌、诉苦歌、猜谜歌、劳动歌、笑话歌、讽刺歌等。节日期间,鼓台山寺成了歌的海洋。

民族风俗


  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旧州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每家每户的大门两侧都挂有菖莆草和蒿草(传说这种草能消毒去病,能驱鬼避邪);家家户户都包糯米粽粑,杀鸡、杀鸭、杀鹅、煮鱼过节日。节日期间,这里的苗族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三五成群邀约在舞水两岸看龙船赛,对山歌,谈情说爱。中年男女则背小孩,抬一挑粽粑到舅爷舅妈家过“端午节”。舅爷舅妈家为了招待好姑爷姑妈,便到寨邻请来歌手陪姑爷姑妈喝米酒,唱酒歌,通宵达旦,尽情欢乐。

  龙船节: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除了走亲访友,唱酒歌,对山歌外,还有一个历时三天的活动——赛龙舟。这里的人民对龙非常崇拜,将龙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这里的苗家姑娘最爱将龙的图案刺绣在衣裙上,编织在围腰上,或打制成银饰戴在头上。舞水两岸的人民制作的龙船十分精致,美观。龙头一般用二米多长的水柳木雕刻而成,装有一对龙角。龙头,饰以色彩的不同,分赤龙、青龙和黄龙。
旧州古镇
    旧州古镇

  比赛即将开始,装饰一新的比赛龙船一字儿排列在河面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旌旗在船头上迎风飘扬。每条船上都有二十多个强壮的水手,他们手握五尺木桨,坐在龙船两侧,蓄力待发。压阵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龙船舵手,站在龙头前面指挥。还有鼓师,他们以有节奏鼓点,指挥着龙船前进。河面上,微风一吹,碧波荡漾,彩旗迎风飘扬。只见划船健儿们,个个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听侯号令。比赛的炮声一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龙船像离弦之箭,沿着航道斩浪冲击。划船健儿用尽全身力气,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河面上腾起一团团浪花,尤如蛟龙在水中翻滚。此时,挤在河两岸成千上万的观众不断地为健儿们发出欢呼声、喝彩声,瞬时人声鼎沸,热闹非常。胜者的龙头上挂满了胜利果实(几十只肥鸭和彩旗),水手们高举划桨庆祝胜利。

  打闹草:流行于旧州地区的传统娱乐形式,主要在生产劳动中进行。民间打闹草班,三人至五人组成,多为当地著名歌手,一般不脱产,应邀打闹草时,带上锣、鼓、钹寻到主人田、土中进行打闹。一来祈求丰收,二来催工助兴,以期消除杂草,有“锣鼓一响,杂草不长”之说。打闹草以锣鼓打闹和唱歌为主。演唱内容主要有:说古歌、笑坛歌、鼓劲歌、讽刺歌、耕种歌、麦根歌、二十四节气歌、十二月打闹歌、路行程歌、劳动歌、迎神歌、送神歌等。其间,打闹艺人还可以据不同地点、不同场合,见子打子地即兴编歌,插入打闹程序中演唱

  正月灯彩:正月玩灯由来已久,有“灯自唐朝兴”之说。旧州舞水通沅水,由于通航,受蜀、楚、湘文化的影响,灯彩的形式颇多。有牛、马、猴、龙、鱼等主体的动物形灯;有“八仙过海”、“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灯;有大型多层重叠结构仿古建筑的楼阁亭台灯,有长二十余米的龙灯,有小如拳头大的元宝灯等,制作精致,绘以五彩,内点烛火,夜间出灯时,星星点点,蔚为壮观。

工艺美术


  旧州古镇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类工艺美术更加精美绝伦。

  黄平泥哨:是旧州古镇苗族老艺人吴国清始创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成形于三十年代,七十年代进入艺术殿堂。黄平泥哨以白泥或黄泥作原料,手工捏制而成。形式多样,千姿百态,不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走的,水中游的,或是树上爬的动物,应有尽有,各类各样妙态横生。黄平泥哨,来自民间,出自普通的农民之手,因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即朴实又美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1982年,黄平泥哨首次应邀到北京美术馆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受到艺术界专家的高度赞扬;我国从事民间美术民间玩具研究的着名专家李寸松先生对黄平泥哨艺术大加称赞:“很有民族特色,全国独一无二”,泥哨老艺人吴国清还被应邀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学,并现场制作泥哨。

  1983年从事世界民间美术研究的法国专家吉莱姆夫妇慕名专程从法国来黄平旧州拜访泥哨老艺人,并对其泥哨作品进行收藏。回国后,在寄给老艺人的贺年片中说到:“你的作品在巴黎展出后,观众称之为绝妙之作”。此期间,国内各级博物馆、艺术馆都将黄平泥哨作为珍品收藏,国外艺术爱好者也纷纷前来收购,其泥哨作品还远销美国、法国、日本、英国、东南亚等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1989年,在“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佳品展览”中,黄平泥哨荣获二等奖,又给旧州古镇人民增添了一份荣誉。1993年,贵州省文化厅将旧州古镇命名为“泥哨艺术之乡”。

  现代民间绘画:黄平县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全国首批“现代民间绘画画乡”,旧州古镇作者唐文敏的《鸡满圈、蛋满筐》、《龙年欢》、《月亮饭》等绘画作品1987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上海、广州等地展出时,受到艺术界专家赞誉,作品被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艺术爱好者收藏。

  旧州古镇的工艺美术,除上述的泥哨和现代民间绘画外,还有挑花、刺诱、编织、剪纸、布贴、藤编、竹编、篾编、瓷器、陶器、石雕、木雕、根雕、盆景等,多姿多彩,各具特色。

自然风光


旧州古镇
    旧州古镇
  旧州山水秀丽,景致迷人。城郊十六景:鼓台仙境、铜顶铁锋、晴岚拥郭、白鹭盈洲、宜娘营垒、梯子巅崖、宝寺钟声、白岩仙洞、翁播龙潭、宝珠滴翠、马苑桃花、陡岩赤辟、马鬃峻岭、石堑游龙、两岔渔歌、万屯占侯、如诗似画。

  旧州上舞阳景区:山高谷狭、幽雅深邃。其间有无数湾、滩、塘、瀑、悬崖峭壁、奇峰异峦,猴群嬉水、水鸟鸣啭,其后,高山层层环列,林木茂盛,藤蔓披悬。

  旧州舞阳湖:青山绿水,碧波荡漾。可观牧童暮归、苗女挑绣、渔翁撒网和樵夫劈木,景致优美。

  旧州万亩大坝:一望无垠,黄平——湄潭公路沿大坝而过,舞水从西至东穿插其间,秀木垂柳,稻米清香,被称为“黔东粮仓”。

  旧州飞机场:位于古城西北880米处,1939年由美国出资,中国出力修建。可容纳飞机百余架,是二战时期中美合作抗日的战斗遗址,具有深远的反法西斯纪念意义,又可作为旅游支线机场开发。

旧州特产


  旧州醇香牛肉干,为高级绿色食品。制作讲究,技艺精深,醇香可口,回味绵长。1988年被评为部级名优产品,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该产品为国家民航指定配机食品,人民大会堂、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常用食品。

  旧州豆腐干,早在清代就闻名于国内各省市。清代在旧州古镇做生意的各省商人逢年过节返乡探亲,都用旧州豆腐干作为礼品赠送友人。其质佳味美,名播遐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