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碑还是学帖,启功这样说

 自华居 2016-09-10







唐颜真卿《多宝塔碑》


这个阶段,应当是喜欢碑刻,但存疑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大量接触帖迹,鄙夷碑刻


这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是敦煌出土墨迹以及日本传回的墨迹本,这个我们可以看本系列文章前期有关文章。



苏轼《寒食帖》



怀素《自叙帖》




来逐句解释一下:




第一句,昔我,过去的我,全疑帖与碑,对帖与碑都持怀疑态度。 


第二句,怪他毫刃太参差。帖里可以看到书毫的痕迹,但是找不准结构,碑刻里看得到结构,但找不准用笔,碑帖都无法清楚理解书迹妙处。 


第三句,但从灯帐观遗影。这里有个典故,指的是汉孝武皇后李夫人,李夫人本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均通音乐,因此李夫人也精通歌舞,后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宠幸,为汉武帝生子。李夫人死后,以皇后之礼安葬。汉武帝死后,李夫人配祭宗庙,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这里的灯帐观影是李夫人病逝后,汉武帝思念不已。想与李夫人再见一面,便找来方士设坛作法,武帝在帐帷里看到烛影摇晃,隐约身影翩然而至,却又徐徐离去。这里借这个典故指碑刻上的字是可以看到结字的影子。


第四句,黑虎,碑刻的拓本一般是黑色的,又因为好的碑刻拓本太过昂贵,因此称“黑虎”,以吃人比喻碑刻拓本的昂贵。牵来大可骑,碑刻拓本上的字还是可以学习的。 


从碑到帖,再由帖到碑,回环往复,从结字到用笔,从用笔到结字,碑帖各有其特点,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各自找到学习点,相互结合,递次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书法学习,天资以外,全在用心和勤奋,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曾经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学之,便可名世”,只数行古刻,就可以把书法水平提到的名世的地步,可见碑刻学习的重要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