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解析“怨”字,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下面作品上摘取制作的,与其他字可能略有不同,望书友们明鉴。 
第四个字:怨 

怨 yuàn:上下结构,上展下收。 上部“夗”字稍宽,斜势抗肩。左边要取斜势,瘦长:首笔撇折笔画稍重,注意长短和角度;第二笔撇虚接起笔,撇身稍轻,角度稍立,注意收笔不可超过首笔左端的垂直线。右边“巳”字不要写宽、写高:横折要写准位置,注意与左边的距离,横画抗肩稍大,勿长,到位后顿笔稍重,然后折锋写竖,向下渐轻,左斜;第二笔横画勿重,与上横平行,收笔要托住右竖;竖弯钩起笔要挡住横折的起笔,向下渐轻,拐弯后稍给些力写横,略呈仰势,收笔圆收,不要起钩。 下部“心”字旁不要写高,整体要稍偏右。左点在上部撇笔的下部起笔,稍左斜,不要重;第二笔仰钩起笔要注意位置,露锋轻入,向右下弯行,渐渐加重,到位后转锋向左上方挑笔出锋;仰点在仰钩的略偏左的位置,大小适中,挑笔出锋呼应下一笔;最后右点位置在竖弯钩收笔的下面,要厚重,以平衡整字。注意:三个点笔的重心的走向与上面横画的抗肩要基本一致。 
赵孟頫 
黄庭坚 
王铎 
苏轼 
赵孟頫 
董其昌 
孙过庭 
祝枝山  汉《张迁碑》 |  宋 米芾《吴江舟中诗卷》 |
 元 赵孟頫《行书二赞二诗卷》 |  宋 黄庭坚《庞居士寒山子诗》 |
 明 唐寅《落花诗册》 |  隋 《董美人墓志》 |
 东晋 王羲之 小楷《乐毅论》 |  元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

唐 李怀琳 草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明 董其昌《紫茄诗》行草长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