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用药膏偏方大集合

 张原 2016-09-10
原文地址: 去斑的土秘方作者:我爱000996
图示治痛对穴介绍 ,非常实用,留着吧,紧急时你一定用得着




一、合谷---太冲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体会 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才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表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痛止。
 

 
  二、内关---足三里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体会 内关为心包经的输穴,又为该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相通,宽胸理气之功为主。而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合治内腑,疏通中焦气机,健脾和胃止痛。
  
  三、粱丘---公孙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解痉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
  体会 粱丘为胃经的郄穴,郄穴是经脉之气深居之处,治痛作用最强。公孙为足太阴脾经输穴、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它的别出分支,入腹络于肠胃。所以实证的胃肠道疼痛的患者,取此穴更为适宜。

  

 

  四、支沟---阳陵泉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疏肝理气,清除肝胆之湿热,通调腑气的作用。
  按  支沟为三焦经输穴,可疏通三焦气机,通调腑气。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又是八会之一的筋会,可疏肝利胆通调少阳,清泄肝胆湿热,特别对胆道疾病,有其特殊之功。
  
  五、外关---悬钟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疏通三焦之郁热,泻肝胆之火,通调经络之气这作用。
  按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这络穴,以是八会之一,通于阳维脉,有清热解毒之功。悬钟为足少阳胆经之输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髓会,主要为清泄肝胆之郁火,通调肝胆之气机,对胆囊和胆管均有其特殊的作用。
  
  六、气海---三阴交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通调下焦气机,调冲任补肾涩精的作用。
  按  气海为任脉经之输穴,为一身元气聚集之处,本穴能助全身百脉之沟通,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所以本穴有调气活血之功。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调理肝脾肾三经气机为主,善治下焦湿热,兼以健脾补肝益肾,调理冲任。

  

 

  七、合谷---内庭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泻胃火,降呕 化积滞,理气止气止痛之功。
  按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利咽,清炎止痛的作用。内庭为阳明胃经荥穴,具有清热 泻火作用。所以胃肠二经之热 ,本对穴有清泻之功。如对风火牙痛及口腔粘膜糜烂的病人,取本对穴,针用泻法,可起立立竿见影之效。
  
  八、中脘---足三里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
  按  中脘为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腑会。滑伯仁曰‘太仓,一名中脘。’意为胃之纳水谷的仓库,所以它是调理中焦之要穴,治疗胃病的必用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合治腑病’,为胃病患者远道循经取穴之一。
  
  九、中渚---足临泣
  功用 二穴相配可疏肝胆之气滞,解少阳之郁热。
  按  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注,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注。在经居半表半里,其症可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在脏为胆,胆与肝相表里,胁肋为肝之分野,肝脉布两胁,所以本对穴治疗肝胆疾病引起的胁肋疼痛,效果非常显著。
  
  十、人中---委中
  功用 二穴相配可醒脑开窍,安神定志,通经和络止痛。
  按  人中为督脉的输穴,位于口鼻之间,口通地气,鼻通天气,天地相通,窍开脑醒,督通络畅。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在舒经活络,行气活血,善治腰痛之功。因腰为肾之府,足少阴肾经之气,由内踝上行至膝、腘内侧,折向腘中央,二经于委中穴相会,太阳下行,少阴上行。

  

 

  十一、膻中---内关
  功用 二穴相配可宽胸理气,强心安神,通胸阳,止心痛。
  按  素问灵兰秘典 谓‘膻中为臣使之官。’以说‘膻中者君主之宫城也’。心者君主之官,说明本穴与心的关系甚为密切,为心包络这募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气会,调气之功较强,凡气病有之甚佳。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宽胸理气,温通心阳。
  
  十二、鱼际---复溜
  功用 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生津止咳。
  治痛范围  1咽喉肿痛,由于肺阴不足,水津不能,咽喉干燥疼痛。2咳嗽引起的胸痛。
  
  十三、外关---后溪
  功用 二穴相配可疏风清热,调气止痛,通经和络。
  按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主治三焦邪热,疏风解表,和解表里,散寒清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 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本对穴可治疗以热 痛为主的头痛,而后颈小肠经为所过之外,对肩胛上、颈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较好。
  
  十四、印堂---合谷
  功用 二穴相配可和络止痛,疏风清热,宣通鼻窍。
  按  印堂为经外奇穴,实居于督脉上,有宣通阳气和络止痛之功。‘面口合谷收’,说明合谷对头面部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二穴相配,疏风泄热之功相得益彰。
  
  十五、归来---三阴交
  功用 二穴相配可通调下焦气机,行气止痛,利湿消炎。
  按  归来虽为阳明胃经输穴,但与女子输卵管的位置靠近,所以二穴相配对治疗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效果非常明显。
  
  十六、太溪---太冲
  功用 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压,补肾泻肝,调气止痛。
  按  太溪与太冲均为原穴,前者属肾经,后者属肝经。王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凡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所出现的疼痛,均可用之。针刺时太溪用补法,太冲用泻法。
  


 

  十七、阳谷---侠溪
  功用 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通经和络。
  按  阳谷为手太阳小肠经火穴,侠溪为足少阳肝经荥水穴。根据五行学说,‘水克火’,所以临床应用本对穴时补侠溪、泻阳谷。
  
  十八、足三里---三阴交
  功用 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
  按  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本经由头到足为降但足三里一穴为降中有升。三阴交为脾经之输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由足至脾为升,但三阴交一穴升中有降。阳不降则阴不能升,阳之降,阴之引也,阴之升,阳之伸也,这样一升一降,维持升降平衡。升清除浊的功能得以正常。
  
  十九、曲池---上巨虚
  功用 二穴相配可清热 利湿,行气止痛,制止泻痢。
  按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上巨虚为其下合穴,‘合治腑病’,所以本对穴善治大肠诸疾,针后能消炎止痛,清热 利湿,改善肠道的蠕动功能。
  
  二十、风池---昆仑
  功用 二穴相配可疏通经络,以少阳、太阳经为好,祛风解表,明目益聪。
  按  风池为足少阳肝经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脉的交会穴,所以偏正头痛均可取之。又是眼部疾病治疗要穴。对降低眼压有较好的作用。昆仑治头痛为远道取穴。
  
  二十一、头维---列缺
  功用 二穴相配可祛风止痛,解表祛邪。
  按  头维为阳明胃经的输穴,一般针刺时向后沿皮刺1.5寸,列缺是手太阳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 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所以可以治胸腹部疼痛,一般向上斜0.5-1.0寸。
  
  二十二、命门---委中
  功用 二穴相配可补肾益精,舒筋活络。
  按  命门是生命之门,有助阳固精,强壮之功。本穴属于全身补穴之一,没有泻的作用,通常 用灸法为主。委中属全身泻穴之一,没有补的作用。这样一补一泻互用,虚实腰痛均可用之,委中以刺血为主。
  
  二十三、中渚---后溪
  功用 二穴相配可舒通经络,调和气血。
  按  中渚与后溪相配,对治疗颈椎综合症所引起的疼痛感和后颈部侧不灵活,有其特殊的作用。但针刺时必须注意,使针感向上传导至肩部效佳。

  

 

  二十四、百会---涌泉
  功用 二穴相配可引阳下行,平息肝阳。
  按  涌泉为肾经井穴,肾水涵养肝木,如肾阴不足肝阳偏亢,发为头昏眩晕,头痛易怒,用涌泉有‘病在脏取之井’之意。百会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之交会穴,本穴属补穴,与涌泉泻穴同用,一补一泻,补不恋邪,泻不伤正。

  

 

  二十五、少商---厉兑
  功用 二穴相配可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按  少商一般采用点刺出血。厉兑针1分。
                                                                                                   皮肤自配软膏
 第十节软膏剂
2.10.1黑油软膏配方:龙骨30g枯矾30g五倍子60g轻粉30g冰片6g蛤粉60g寒水石60g生石膏60g薄荷脑30g凡士林适量制法:上药分别研成细粉。过120目筛。
      混匀待配。取药粉100。
      凡士林900。
      调拌成10软膏。主治:慢性湿疹等。用法:外搽患处,每日3次。

2.10.2白色病软膏I、II号配方:I号:血竭20g生蒲黄50g樟丹10g蛤粉10g白芷5g铜绿5g凡士林900gII号:血竭40g马齿苋20g生蒲黄20g樟丹10g元胡5g枯矾5g凡士林900g制法:I号与II号中药各研细末,过120目筛,混合粉加凡士林,采用熔化法配膏分装,备用。主治:女阴白斑病。用法:初期者用I号。
      晚期者用II号,外搽,每日2-3次。外搽前可用白色外洗液:马齿苋30g。
      艾叶,川椒、硼砂各10g,痒甚者加生蒲黄、当回各15g。
      每日煎洗熏敷1次,每次30分钟。

2.10.3护肤软膏配方:珍珠粉40g地龙粉200g煅月石粉60g凡士林700g制法:先将地龙洗净,晒干,低温干燥后,研细粉过120目罗筛,密封在玻璃瓶内。
      经高压消毒,待配。月石需除净杂质,置陶锅内,文火烧至白色泡状至疏松为度,心灰意冷却后研成细末。
      与地龙粉。
      珍珠粉和匀,兑入凡士林中。
      加温至80℃左右。
      调匀后取出意气消沉却,装盒(1盒20-40克),备用。主治:手足皲裂症。用法:患手患足先用温水洗净裂口处,每日外搽2-3次。患处暂不接触碱粉、洗衣粉、洗洁精、洗面奶等。

2.10.4酒渣软膏配方:硫磺10g鱼石脂5g水杨酸2g氧化锌10g淀粉10g羊毛脂20g硫酸锌2g95酒精10l凡士林加至100g制法:各药先研极细末,混匀。
      加渗入渗出酒精调糊后加羊毛脂及凡士林,充分拌匀。
      备用。主治:酒渣鼻。用法:外搽患处。
      每日2-3次。

2.10.5铍溃疡系列I、II、III号配方:I号(三五膏)黄连、黄柏各5g大黄五倍子各10g凡士林70gII号(五味散):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各10g冰片3gIII号(黑醋膏):五倍子面150g黑醋450l制法:I号:凡士林加热至熔,加渗入渗出各药极细末,调匀即得;II号:各药分别研极细粉,过120目筛后。
      混匀即得;III号:将黑醋文火煮剩半量时。
      加渗入渗出五五倍子细粉,搅匀离火放心灰意冷即得。主治:铍溃疡。用法:根据病情辨症用药:新鲜溃疡炎症明显者用I号外敷;溃疡面深创面清洁者用II号撒布;晚期溃组织增生明显,溃疡小面深,或溃疡未愈面封口者用III号换药,以上换药。
      天天1-2次。

2.10.6复方当归软膏I、II号配方:I号:当归浸膏20g甘油10l干姜粉20g薄荷脑0.5g羊毛脂20g凡士林29.5gII号:当回浸膏10g鱼肝油15l桉油3l血竭10g硼酸2g羊毛脂30g凡士林30g制法:I号:当归切碎浸渍48小时,收集滤液。
      60℃以下蒸了至稠密状。
      甘油、羊毛脂、凡士林、同置容器中。
      水溶加暖熔化,意气消沉凝前加干姜粉,薄荷脑(研细)搅匀,备用。II号:取当回浸膏、鱼肝油、桉油、羊毛脂、凡士林,同置容器中。
      水溶加热熔化,心灰意冷凝前加血竭、硼酸(共研细末)搅匀。
      备用。主治:冻疮:用法:红斑水疱期冻疮,先用温水洗净患处。
      擦干后涂搽I号,每日3次;糜烂期冻疮,外搽II号,包扎。
      每日3次。

2.10.7消银软膏配方:大枫子30g苯甲酸15g水杨酸15g黄柏30g冰片10g狼毒10g白矾30g凡士林500g羊毛脂200g制法:取上各药极细末,过120目筛后放渗入渗出已熔化的凡士林与羊毛脂中。
      充分调匀,分装,备用。主治:银屑病(静止期。
      退行期)用法:取药膏外搽病灶上。
      并用蜡纸或薄纸严密敷盖。
      再用绷带包扎。
      每隔1周换药1次。本品只限小面积使用。

2.10.8扫疥方软膏配方:硫磺100g轻粉25g黄丹50g凡士林825g制法:三味各研细末,逐渗透凡士林中,充分搅拌混合至匀,备用。主治:疥疮。用法:洗净患处。
      日搽2-3次。
      反复搽用。
      直至疮愈。一般3-5天可愈。用药期间不洗澡不换衣,3-5天后洗澡更换衣被。

2.10.9藤黄软膏配方:藤黄150g羊毛脂150g凡士林700g制法:藤黄研极细末,过120目筛后,投入已熔化的羊毛脂与凡士林中,搅匀、装瓶,外用。主治:皮肤癌。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同时口服藤黄片剂60-90g,每日3次。
      或用藤黄针剂100-200g,加渗透5葡萄糖500l内,静脉滴注,每周2次。
      1个月为1疗程。

2.10.10桃叶软膏配方:桃树叶300g水5000l凡士林900g制法:桃树叶煎浓汁3次。
      滤清存汁,3次滤汁混合,文火浓缩成稀糊状浸膏。取浸膏100g,投渗透凡士林中调匀成膏,分装,备用。主治:滴虫病。用法:先用苦参、蛇床子各30g。
      煎水熏洗外阴。
      温水冲洗,再取一带线棉球,蘸满药膏寒冷入内,线头留于*外,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效佳。

2.10.11酒渣鼻软膏配方:轻粉6.5g苦杏仁8.5g樟脑大枫子仁核桃仁蓖麻子仁各12g羊毛脂10g凡士林加至100g制法:焙干后各研细末。
      过120目筛后。
      入熔羊毛脂、凡士林中,调匀成膏。主治:酒渣鼻。用法:外用局部搓擦,每日2次。晚上可用百部30g煎液湿敷。
      同时煎服仙鹤草45g,每日1剂。以上30天为1疗程。

2.10.12复方红花软膏配方:红花当归柴草各500g樟脑10g凡士林500g制法:三味中药加水浸渍3天后,分别煎煮3次。
      3次滤液混合,文火久煎浓缩成流浸膏;另取樟脑加少许酒精研磨液化,投入凡士林中,再将浸膏也投渗透,共搅拌均匀成膏。
      备用。主治:冻疮(未破者)用法:外搽患部。
      每日2-3次。
      搽时用力磨擦。

2.10.13黑布膏配方:五倍子100g蜈蚣1条蜂蜜18l黑醋250l制法:前二味研细末,放渗透蜂蜜与黑醋中。
      以上各药混合。
      搅匀,备用。主治:烧伤疤痕。用法:把黑布膏摊于黑布上,外敷疤痕外,3-5天更换1次。
      直至疤痕软化变平,症状消失。
      功能恢复为止。

2.10.14山桂膏配方:山莨菪碱400g肉桂3g樟脑2g凡士林95g制法:共研极细末。
      入凡士林内调匀成膏。
      备用。主治:冻疮(未破者)用法:外用,每日3次。若已破溃。
      可在原膏20g中加渗透环丙沙星片0.5g(研粉后加渗入渗出)调匀后外搽。

2.10.15止痒灵软膏配方:硫磺40g轻粉、雄黄、大枫子仁25g黄连、苦参各40g冰片5g凡士林800g制法:先将硫磺、雄黄、轻粉、苦参、黄连各研细末,大枫子仁蒸后捣为泥状。
      再把凡士林隔水加热熔化。
      加入上药粉末,搅拌均匀。待凡士林待凉后加入冰片,搅匀备用。主治: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用法:先将患处清洁干净,涂药于患处,用手揉搓5-10分钟,10天为1疗程。一疗程后疗效不显。
      加服中成药乌蛇止痒丸。

2.10.16龙象软膏配方:煅龙骨60g象皮40g珍珠粉8g血竭6g儿茶6g乳香6g没药6g凡士林200g制法:上药除珍珠粉外。
      象皮经砂炒,共研细末。
      和匀过80目筛。
      经凡士林加热熔化,投入上药末珍珠粉,搅拌和匀。
      冷却装盒。
      每盒20g,备用。主治:皲裂症。用法:用药前,经温开水洗净皲裂处,薄涂药膏一层。手掌皲裂者。
      每日用药2-4次;足部皲裂者。
      每晚洗足后涂药,消毒纱布包扎,第二天起床后再涂药1次。

2.10.17鱼石脂软膏配方:鱼石脂100g羊毛脂100g95酒精100l凡士林800制法:取鱼石脂与酒精调成稀薄粘液,加入羊毛脂调和,再分次加入凡士林调匀即得。
      分装成20g1盒。备用。主治:疖肿。
      毛囊炎等。用法:外敷或外搽,每日1-2次。

2.10.18鹅掌风软膏配方:狼毒10g黄柏20g苦参30g冰片5g凡士林50g制法:共研细末。
      过100目筛,药末加渗透凡士林内调匀即得。主治:手、足癣。用法:先用温水洗净患处,将药膏涂敷患部,每日2-3次,20天为1疗程。本品对鳞屑角化型疗效更佳。

2.10.19啤酒花软膏配方:啤酒花1000g凡士林适量制法:采用新鲜无霉变的干啤酒花,放大砂锅内加清水至药面为度。
      文火煎煮2小时,将药液过滤;药渣加水复煎1小时,再过滤。最后将两次药液合煎浓缩成膏。取浸膏100g。
      加凡士林900g,配成10软膏。
      备用。主治:颈酒巴结核。用法:直接涂敷或制成油纱条外敷。
      每日1-次,1个月为1疗程。

2.10.20慢性湿疹软膏配方:蛤粉200g五倍子150g煅石膏150g凡士林4000g制法:三药共研细粉,过100目筛。
      投渗透已熔化的凡士林中,搅匀。
      分装。
      备用。主治: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用法:外用。
      每日3次。

2.10.21薄肤软膏配方:密陀僧300g白及100g轻粉60g凡士林4000g制法:三药研成细粉,过100目筛。
      粉末入已熔凡士林中。
      调匀,分装,备用。主治:慢性湿疹。用法:外用,每日3次。

2.10.22疥疮净软膏配方:升华硫磺粉蛇床子各250g樟脑50g吴茱萸100g枯矾250g花椒30g雄黄250g凡士林适量制法:以上各药研粉,过80-100目筛。
      取粉50g加渗透已熔化的凡士林950中,调匀。
      配成5软膏,分装。
      备用。主治:疥疮。用法:先用疥疮浴剂:公英、败酱、艾叶、透骨草各500g,雄黄、白矾各250g苦参、蛇床子各50g花椒250g百部750g洗浴30-60分钟后。
      擦干。
      从颈以下遍擦软膏,每日1次。
      3天为1疗程。

2.10.23消炎膏配方:生大黄11.5g白芷11.5g广木香7.5g潮脑9g薄荷脑3g冰片1.4g麝香0.6g凡士林适量制法:先将前三味研细末,待配;另将麝香研细,加入薄荷脑与冰片同研。
      待液化后加渗透潮脑磨研。
      最后将已备药粉投入,混匀。取以上药粉25g。
      凡士林75g。
      调匀,配成25软膏。主治:皮肤浅部细菌感染。如疖肿,急性酒巴结炎。
      乳腺炎和腮腺炎等。用法:将药膏均匀摊在敷料上。
      贴于患部,如有脓汁时,就先用1黄连素水清洗后再敷药膏。
      天天换药1次,好转后2天换药1次。

2.10.24九华软膏配方:飞滑石150g龙骨150g硼砂100g浙贝100g朱砂30g冰片60g麝香1g制法:前三味中药先研细末,过100目筛后,再加渗透冰片粉与麝香,再研成极细末,加渗透已熔化的凡士林适量。
      配成15软膏。
      备用。主治:尿布皮炎。用法:每天换尿布时。
      用温开水清洗臀部及外阴后。
      用柔软毛巾擦干,用无菌棉签次软膏涂于患处,天天3次,至愈停用。

2.10.25蟾酥软膏配方:蟾酥10g生理盐水30l达克罗宁粉0.5g制法:蟾酥粉碎成粉末状。
      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10-48小时后,蟾酥已成糊状,加达克罗宁粉0.5g,再加环丙沙星软膏100g,调成10软膏,装瓶备用。主治:皮肤癌。如鳞状上皮癌,基底细胞癌等。用法:肿瘤周围以75酒精消毒,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肿瘤表面,去除结痂。
      把本品涂于癌体表面上,每日1-2次。局部可能有疼痛,可对症处理。

2.10.26仙龙石灰膏配方:鲜地龙30g(干品亦可)鲜仙人掌30g陈石灰50g冰片5g白酒30l芝麻油10l制法:先将地龙、仙人掌洗净,共捣泥状。
      加白酒搅匀,弃渣存汁,将陈石灰、冰片共研细面。
      与芝麻油兑拌成稀糊状。主治:带状疱疹。用法:外用,敷料包扎。
      每日2次。在面颈部者需服黄连上清丸,在胸胁部者需服龙胆泻肝丸。

2.10.27万灵软膏配方:轻粉红粉各20g银朱冰片各10g凡士林3000g制法:前四味中药共研细末,过筛后投入已熔化的凡士林中,搅拌均匀,装瓶。
      备用。主治:手足皲裂症。用法:外涂,天天3次。
      30天为1疗程。

2.10.28寄奴软膏配方:刘寄奴20g白及20 g甘草10g甘油200g凡士林2500g制法:前三味研成微细末。
      再投渗入渗出已熔化的凡士林中。
      搅拌,加入甘油。
      至匀成膏,备用。主治:手足皲裂症。用法:外用。
      天天3次。
      30天为1疗程。

2.10.29人参软膏配方:鲜人参(家参)300g黄连、黄芩、黄柏各100g制法:新鲜人参捣碎,与三黄共同水煮。
      分别水煎3次。
      再将3次水煎液合并。
      文火煮煎浓缩成浸膏。取浸膏200,加少量二甲基亚砜搅拌。
      再入已熔的凡士林800g中,搅匀成为20的软膏。
      分装,备用。主治:皮肤溃疡。用法:清洁创面,外涂药膏。
      包扎,每日1-2次。

2.10.30疔疽软膏配方:雄黄25g石膏90g硼砂25g冰片10g凡士林850g制法:上药除冰片外分别研细过筛成细末,和匀。
      再拌渗透冰片。
      配凡士林在水浴上加热熔化,搅匀心灰意冷凝成膏。
      备用。主治:疖肿。
      毛囊炎等。用法:将药膏涂布棉垫上贴敷患处,每日1次。
      直至病愈。

2.10.31清解效应软膏配方:黄精黄柏雄黄吗啉胍痢特灵各25g珍珠粉20g炉甘石防风血竭硫磺青黛各15g轻粉冰片各5g凡士林3000g甘油100l制法:将上药分别研成极细粉,过200目筛,然后和匀,加渗透甘油及凡士林中,反复拌调和匀。
      装入常规消毒之搪瓷罐中,备用。主治:婴儿湿疹(干燥型)。用法:先用生理盐水洗去痂皮,再取适量药膏涂在患处。
      用手反复磨擦,每日2次。
      20天为1疗程。

2.10.32牛皮康软膏配方:青黛30g轻粉10g冰片10g凡士林100g制法:先将药物共研细末。
      过100目筛子后。
      加入凡士林中研和调匀即成。主治:银屑病。用法:外擦患处,天天1-2次,7天为1疗程,1-3个疗程见效。使用本品前,先做皮肤过敏试验,即先外擦皮损一块。
      天天1次,3天后无不良反应。
      即开始外用治疗。

2.10.33冻疮活血膏配方:红花100g丹参100g桂枝100g五倍子100g樟脑30g95酒精2000l羊毛脂150g凡士林570g香精25l制法:将红花、丹参、桂枝、五倍子切碎,用酒精浸泡7天后,往返收酒精,使药物成膏状,再将凡士林、羊毛脂加热熔化,加渗入渗出樟脑末、香精。
      合并中药提取液。
      混匀即得。分装。
      备用。主治:冻疮(未破期、破溃期)。用法:涂擦。
      按摩冻疮。
      每日2-3次。
      2周为一疗程。

2.10.34红连软膏配方:红花、黄连各50g黄柏、行大黄各100g栀子60g冰片30g凡士林1200g制法:各药研细粉。
      过100目筛后,渗入渗出已熔化凡士林中,调匀成膏。分装。
      备用。主治:毛囊炎。
      疖肿等。用法:外涂患处。
      每日1-2次。

2.10.35全蝎膏全蝎63条、蜈蚣9条梅片20g凡士林1000g制法:先将凡士林加热炸二虫药、焦枯去渣。
      再入梅片溶解,冷置成膏。分装,备用。主治:手足癣。用法:先以温水浸泡患处20分钟,使角质层软化,然后擦干皮肤涂上本品。有皲裂者加用包封固定疗法。
      每日1-2次。

2.10.36新疥软膏配方:硫磺20g轻粉、樟脑各2g冰片5g水杨酸1g强的松片50g凡士林70g制法:先将上药共研极细末,加入凡士林中调匀即可。主治:疥疮。用法:用药前先洗澡,擦干后外擦药物,局部轻轻地搓擦1-2分钟。
      每晚1次。最多连用7天可愈。

2.10.37硬肿症软膏配方:肉桂6g丁香9g川乌草乌乳香各7g当回红花川芎赤芍透骨草各15g凡士林500g制法:各药焙干。
      研成极细末。
      加入凡士林调匀即得。主治:新生儿硬肿症。用法:软膏加温后敷于硬肿部位,每日换药1次。

2.10.38青黛软膏配方:青黛30g煅石膏60g滑石粉60g大黄30g凡士林820g制法:取煅石膏、大黄分别研细,经100目筛后与青黛、滑石粉一起混合。
      加入熔化的凡士林中。
      搅拌均匀至冷凝。主治:汗疱疹,湿疹,银屑病。用法:外涂,每日2-3次。
      2个月为1疗程。

2.10.39复方硫氨软膏配方:升华硫磺粉25g氨苯酚(DDS)粉0.2g凡士林75g制法:先将凡士林放入盆中微熔化,再投渗入渗出两种药粉。
      搅拌均匀。
      成膏后备用。主治:疥疮。用法:每晚涂搽全身1次,连用5-7天。用药2-3天后即可止痒。
      5-7天后即愈。治愈率约为90--95左右。

2.10.40蛇"疒"加"丹"灵软膏配方:生大黄20g黄柏20g黄连20g青黛10g五倍子10g芒硝1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凡士林400g制法:上药共研极细末。
      放入熔化的凡士林中搅匀即成。主治:带状疱疹。用法:将药膏摊于纱布上。
      厚约5分硬币,贴于疱疹区。
      胶布固定。
      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

2.10.41五倍子软膏配方:五倍子30g黄柏10g青黛10g冰片3 g地塞米松30g凡士林47g制法:共研极细末。
      过120目筛后。
      投渗入渗出凡士林中调匀成膏。
      备用。主治:婴儿湿疹。用法:外用。
      每日3次。

2.10.42灭疣净软膏配方:鸦胆子马钱子各20g雄黄狼毒白鲜皮黄柏各40g凡士林1000g制法:取诸药共研成极细末。
      过120目筛,混匀后加渗入渗出已熔凡士林中,调匀成膏,分装。
      备用。主治:尖锐湿疣。用法:使用时涂敷患处,每日1次。
      5日为一疗程。

2.10.43疤痕止痒软化膏配方:五倍子100g强的松0.1g地卡因1g氧化锌200g羊毛脂40g凡士林650g制法:共碾极细粉,过160目筛后拌匀。
      分次少许加渗透已熔化的凡士林、羊毛脂中搅拌,调匀后分装,备用。主治:增生性疤痕(烧伤、手术等引起)用法:温水洗净患处。
      将药膏均匀涂布疤痕上,用绷带或布包扎。
      外用弹力绷带加压环绕纠缠,注意绷带应不宜松。
      但不可太紧而妨碍肢体或局部血液循环,每3-5天换药1次,5次为1疗程。

2.10.44香莲软膏配方:降真香50g旱莲草30g明矾100g凡士林200g制法:先将三味焙干研末。
      过120目筛。
      混匀,放渗透凡士林中研匀,备用。主治:扁平疣。用法:先将患处皮肤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刺破疣的基底部。
      如遇母疣,则用刀片削去角质层。
      再涂药膏。天天1-2次。
      7天为1疗程。

2.10.45紫连软膏黄连80g柴草黄柏当回生地各40g冰片20g凡士林加至800g制法:将凡士林熔化达120-150℃。
      取黄连、黄柏、当归分别先后煎炸至表面深褐色及内部焦黄为度。
      捞出后加渗透生地煎炸半小时再捞出。
      温度低于120℃时针柴草加入煎至用手摩擦呈紫红色时捞出,过120目筛,放置到呈固体状时。
      将研细的冰片加入,搅拌均匀即得。主治:新生儿尿布皮炎。用法:外搽,每日3次。

2.10.46肛湿止痒软膏配方:氧化锌粉12g硼酸粉梅片粉各6g珍珠粉1g黄丹薄荷冰片各3g石炭酸2l皮康霜40g凡士林250g制法:前七味中药各研极细末,混匀,与余药调匀成膏。分装。
      备用。主治:慢性湿疹。用法:配合蛇蝎汤:乌梢蛇、当归、白芍、丹参各15g茯苓、白蒺藜各30g当回、红花、生甘草各10g全蝎6g蜈蚣2条。加减法:脾胃虚寒冷者加黄芪、苍术、白术、石菖蒲;热毒湿盛者加山栀子、龙胆草;血暖者加知母、丹皮。煎服。
      每日1剂。面大便后或睡前外搽药膏。
      每日2-3次,2个月为一疗程。内外合用可连续应用2-3个疗程。

2.10.47朱砂软膏配方:朱砂雄黄硫磺各10g冰片5g凡士林100g5碘酊2l制法:先将四味中药研极细末,入凡士林内调匀。
      备用。主治:带状疱疹。用法:临用时。
      将碘酊兑入软膏内调匀。外涂患处,天天1-2次。

2.10.48愈疥软膏配方:川椒荆芥地肤子防风白鲜皮各100g升华硫磺粉100g白凡士林1000g制法:共研细末,加渗入渗出已熔凡士林中调匀成膏,分装,备用。主治:疥疮。主治:先用愈疥洗液:夜交藤、百部、苦参各30煎水洗浴全身。
      再外涂本品。
      每日2次。
      共用9天。

2.10.49燥湿止痒膏配方:硫磺轻粉各5g枯矾松香各20g煅石膏50g白凡士林1000g制法:共为极细末,过120目筛后。
      投渗透凡士林中,调匀备用。主治:慢性湿疹。用法:外涂患处。
      每日2-3次,30天为一疗程。

2.10.50疣脱灵软膏配方:苦参50g蚤休苍术黄柏土茯苓大青叶白矾蛇床子各25g青黛粉50g凡士林800g制法:前八味水煎3次,浓缩成50l流浸膏,与青黛粉同入已熔凡士林内,搅匀成膏。
      备用。主治:尖锐湿疣。用法:先用上药(除青黛与凡士林外)1剂、煎水熏洗30分钟后,病人取倒卧位,使疣体暴露。
      将本品外敷患部,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第十一节药膏

2.11.1止痒健肤药膏配方:雄黄100g枯矾100g炉甘石100g冰片10g水杨酸50g凡士林1000g制法:上药研成细末,入凡士林调匀即成。分装,备用。主治:慢性湿疹。用法:外搽,每日2-3次。并可配合煎服止痒健肤汤:当归、首乌、地肤子、苦参、黄柏、刺蒺藜、蛇床子各10g细辛3g甘草6g。
      煎服。
      每日1剂。

2.11.2桃仁药膏配方:核桃仁50g大麻子仁50g水银3g冰片5g樟脑5g红花2g制法:先把核桃仁与大麻子仁捣烂,然后加渗入渗出其余四味一起再捣细拌匀,密封备用。主治:酒渣鼻。用法:本品油质少粘度差。
      用时慢慢涂药。
      每晚睡前用药1次,涂至局部有薄而均匀的一层药膏后。
      用大小合适的四层纱布包扎固定。
      翌晨起床后把药膏与纱布一起去掉。7天为一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使用本品有过敏者。
      应停止使用。

2.11.3脓疱疮药膏配方:冬葵子藏青果大黄煅白矾各30g凡士林120g制法:以上四味。
      共研细粉。
      过100目筛。
      逐步加凡士林。
      调匀。备用。主治:脓疱疮。用法:外用涂敷。
      每日3次。

2.11.4白斑药膏配方:补骨脂60g紫花地丁9g乙菧酚硫磺各5g2硼酸甘油500l制法:先将紫花地丁和补骨脂烘干压碎过筛。
      再将硫磺与乙菧酚分别研细过筛。
      并放渗透乳钵中,加入硼酸甘油研磨后,放入前二味药粉。
      随加随研。
      最后加渗透剩余的硼酸甘油,即得。备用。主治:女阴白斑病。用法:先用5食醋清洗女阴部。
      全面质量然后涂抹药膏。
      每晚1次。
      3个月为1疗程。

2.11.5除疣药膏配方:生石灰280g糯米140g饱和氢氧化钠溶液1000l达克罗宁粉5g甘油100l制法: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制备:用蒸馏水110l。
      加氢氧化钠100g,不断搅拌至溶液饱和。
      取上清液100l待配;取石灰均匀洒在上述清液中。
      静置24小时待用;取糯米。
      轻轻洒入上液中。
      静置6小时左右;待糯米被碱液侵蚀膨胀软化后,小心将糯米刮出,置乳钵中加渗入渗出达克罗宁和甘油,研成糊状药膏。装瓶。
      备用。主治:寻常疣。
      跖疣等。用法:本品腐蚀性很强。
      配制与应用时要防止接触正常皮肤。外用下敷料贴盖,3天更换1次。
      至疣脱落为止。

2.11.6复方当回药膏配方:当归川芎沙参柴胡防风天花粉各20g白芷白及绿豆各10g制法:各研细末,过筛后混匀。
      冷开水调成稀糊状药膏。装瓶备用。主治:黄褐斑。用法:将药膏敷于颜面部。
      温热棉垫覆盖。
      30分钟后清除药膏。
      作地仓、迎香、太阳、瞳子髎、印堂等穴位按摩。若病久严重者,可同时服用"七草汤":夏枯草6-15g益母草10-30g谷精草、豨莶草各10-15g,紫草6-12g,每日1贴,煎服。

2.11.7解毒药膏配方:大黄五倍子各50g白芷雄黄各30g黄丹10g冰片3g蓖麻油适量制法:分别研极细末。
      过筛后混匀,加蓖麻油调成糊状药膏。装瓶备用。主治:毛囊炎。用法:外搽,每日3次。

2.11.8水晶膏配方:糯米90g氢氧化钾粉100g制法:糯米用温水浸泡至饱和。
      取米与粉和匀捣膏。装瓶备用。主治:扁平疣。用法:皮损处用75酒精消毒。
      牙签蘸水晶膏,均匀点涂疣体表面,不要接触正常皮肤。
      24小时内忌洗擦,次日可涂柴草油少许。一般7-10天后脱痂。

2.11.9羊藿药膏配方:羊藿100g鱼肝油100l制法:上药研成极细天,过120目筛后,投入油中调匀成药膏。瓶装备用。主治:女阴白斑病。用法:排尽尿液,生地生理盐水冲洗女阴部。
      再外搽本品,每日1-2次。
      7天为一疗程。

2.11.10二黄药膏配方:雄黄大黄各150g柏树枝500g冰片70g芝麻油2000l制法:柏树枝烧灰,与雄黄、大黄共研极细末。
      过120目筛后待配;芝麻油煎沸。
      将以上三味药末倒入油中,搅拌至凉,加入冰片。
      再搅匀成稀糊状。分装,备用。主治:带状疱疹。用法:外敷,包扎,每日2次。

2.11.11消瘰药膏配方:藤黄甘遂各15g桂圆肉凤仙花各30g猪胆汁100l陈醋100l制法:上药研细末过筛。
      拌渗透陈醋与猪胆汁中,文火加热搅动煮成糊状为度。
      麝香0.3g。
      陈旧烟袋杆油10l(或烟丝油炸后存油代替亦可)。调匀备用。主治:淋巴结核。用法:将药膏涂于纱布上,如钱币厚,贴于瘰疬上。
      胶布固定。
      每周换药1次。换药时行酒精消毒后,方可贴药膏,常在6次后即显效。

2.11.12白斑宁药膏配方:紫草白鲜皮当归玄参各10g苦参15g维生素B18000g地塞松150g丙酸素500g芝麻油100l凡士林100鱼肝油滴剂50l制法:先将芝麻油煎开。
      放入中药炸枯。
      离火放置。
      滤渣存油,在油温降至40℃左右,放入维生素等药粉及凡士林、鱼肝油滴剂中。
      混匀。备用。主治:女阴白斑病。用法:先用5黄柏水冲洗干净,外涂本品,日光照射1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20天为一疗程。

2.11.13雄黄药膏配方:雄黄粉100g碘伏(聚维酮碘溶液)100l制法:雄黄研成极细粉,加碘伏液调成糊状药膏。备用。主治:腋臭。用法:外涂患部。
      纱布覆盖固定,每2天换药1次。
      2月内无臭味即可停用。

2.11.14乌梅肉100g白醋50l制法:乌梅肉内加白醋。
      捣烂搅拌成糊状药膏。备用。主治:鸡眼。用法:先用刀片修平鸡眼。
      贴上有洞胶布。
      置本品于鸡眼上方,再贴较大胶布固定。
      每晚换药1次。
      7天为一疗程。

2.11.15除痘药膏配方:冰硼散20g珠黄散10g云南白药10g珍珠粉10g维生素B6针剂100gX20支制法:四种药粉混匀,装瓶。
      备用。主治:痤疮。用法:将药粉用维生素B6针水调成糊状药膏。
      处涂。
      每日1次。同时针灸:迎香、地仓、下关、曲池、合谷、鱼际、足三里,每次选用2个穴位,均为双侧。以上20天为1疗程。

2.11.16愈疮药膏配方:丹参五加皮各120g当归黄芪大黄白及各50g白蜡30g红花10g轻粉18g硼砂36g芝麻油2000l制法:除轻粉、白蜡外。
      均渗入渗出麻油内煎枯去渣,滤过存油,加入轻粉与白蜡,调匀。
      装瓶。
      备用。主治:体表慢性溃疡。用法:先清洗创面。
      清除坏死组织及疮周硬性痂皮,将药膏摊于无菌纱布或棉垫上,胶布或绷带固定。天天换药1-2次,15天为1疗程。
      可连用4-5个疗程。

2.11.17金牛药膏配方:入地金牛苦参大枫子各20g苍术黄柏白鲜皮王不留行刘寄奴艾叶各15g大黄10g蓖麻油适量制法:十味中药共研细末。
      过80目筛后,混匀。
      用蓖麻油适量调成糊状药膏。装瓶,备用。主治:女阴白色病,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用法:先用荆芥洗浴方:荆芥、白矾各15g苦参、地肤子各30g煎洗后。
      外敷本品,每晚1次。
      7天为一疗程。

2.11.18五倍子药膏配方:五倍子10g枯矾滑石青黛各5g冰片2g 75酒精100l制法:上药共研极细末。
      用酒精调成糊状。装瓶密闭,备用。主治:脓疱疮。用法:先用5黄柏水清洗疮面。
      去除脓痂与脓汁。
      再用药膏外搽,每日3次,10天为1疗程。

2.11.19祛斑药膏配方:大枫子仁杏仁核桃仁红粉樟脑各50g芝麻油适量制法:取前二味研成极细末。
      再加樟脑研细为泥。
      渗透麻油调糊为膏。红粉研细末。
      另瓶装待用。主治:黄褐斑。用法:每晚取药膏少许外搽色斑处(过敏者不加红粉配制)。
      同时内服六味地黄丸。

2.11.20冰疣药膏配方:冰片10g冰醋酸90l淀粉适量制法:冰片入醋酸内。
      加渗透适量淀粉。
      调拌成糊糊状。装瓶。备用。主治:尖锐湿疣。用法:外搽患处。
      每日1次,连用3天。
      用后有刺痛感。
      对内、内、尿道口处要慎用。

2.11.21白玉药膏配方:白芷10g玉竹20g防风10g当归10g川芎10g密陀僧10g施尔康1g制法:共研极细末后,用鸡蛋清或米醋适量调成稀膏状。低温保存,待用。主治:黄褐斑。用法:睡前涂患处。
      晨起洗去。同时内服祛斑美容汤:当归、白芍、制首乌各12g黄芪、桃仁、白僵蚕、白附子、大枣各9g山药15g白术、赤芍、珍珠粉、白芷各10g加水温服。内外合治1个月为1疗程。第十二节糊剂2.12.1毛囊虫糊剂配方:硫磺10白降汞5g石炭酸0.1l氧化锌20g淀粉15g凡士林加至100g制法:采用熔化法配制成糊剂。主治:毛囊蠕形螨病。用法:外用患处,每日2-3次。第1次外用时。
      1日后无过敏反应,才能开始正式治疗。同时配合灭滴灵(甲硝唑)片0.2-0.4g口服,每日3次。
      一般2周多有效果。

2.12.2疱疹糊配方:黄连30g山豆根30g密陀僧20g雄黄20g青黛20g冰片10g呋喃西林10g蟾酥5g 0.5普鲁卡因50l50甘油50l70酒精200l制法:将黄连、山豆根焙黄研粉、雄黄、密陀僧、电解槽冰片研成极细粉。拌入青黛及呋喃西林粉,各药混合,过100目筛。
      高压灭菌。
      再加普鲁卡因、甘油、酒精调成糊膏,待用。主治:带状疱疹。用法:患部用2碘酊消毒,用注射针头刺破水疱。
      用本品外搽,每天3次。

2.12.3龙胆紫糊剂配方:氧化锌1560g淀粉1500g龙胆紫11.25g甘油750l75酒精250l凡士林加至7500g制法:先将龙胆紫置乳钵中,加入适量氧化锌混合成细粉(过40目筛)加渗入渗出酒精混匀,(过40目筛)。将凡士林300g熔化。
      淀粉投入拌匀,加渗入渗出龙胆紫混合细粉。
      甘油及凡士林加至7500g。
      搅匀。若为冬季。
      可加入液体石蜡少许调节硬度;为防止久存龙胆紫退色,可添加50硫代硫酸钠溶液25l作抗氧化剂。分装盒中。
      每盒20g,备用。主治:化脓性皮肤病。用法:外涂患处。
      每日3次。

2.12.4吴茱萸泥膏配方:吴茱萸250g凡士林750g制法:吴茱萸风干粉碎过100目筛。
      细末入已熔凡士林调膏。
      分装。
      备用。主治:疥疮。用法:洗浴后。
      外擦全身(除头面颈外),每日2次。
      7天为1疗程。

2.12.5白癜风糊剂配方:硫磺60g梅片30g密陀僧60g枯矾60g雄黄60g蛇床子60g凡士林650g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过100目筛后,入凡士林调匀。
      分装,备用。主治:白癜风。用法:外搽患处,每日1-2次。

2.12.6芒硝糊剂配方:芒硝10g生大黄20g黄柏20g五倍子10g凡士林200g制法:上药共为细粉,过120目筛。药粉入凡士林内调匀。
      备用。主治:带状疱疹。用法:按皮损大小将药糊平摊于纱布或麻纸上。
      约0.2c厚,贴敷患部,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日换药1次。

2.12.7足癣糊剂配方:狼毒100g黄柏300g苦参300g冰片5g凡士林1000g制法:取以上诸药共碾细末。
      过100目筛后,投入已熔凡士林中,调匀即得。分装20g1盒。
      备用。主治:手足癣(角化型)。用法:患部用温水洗净后,将药糊薄敷于患部摊平,用塑料薄膜或油纸密封包紧。
      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

2.12.8甲紫糊配方:氧化锌淀粉各250g甲紫1.2g樟脑薄荷脑各10g液化酚10l甘油50l凡士林加至1000g制法:甲紫先用酒精溶解后与其他液体混匀,再加渗透粉药及凡士林后调匀。
      分装。
      备用。主治:脓皮病。用法:外用,每日2-3次。

2.12.9锌氧糊剂配方:氧化锌250g淀粉150g羊毛脂200g凡士林加至1000g制法:前二味共研细粉。
      再渗透已熔凡士林及羊毛脂内调匀,分装,备用。主治:亚急性湿疹及皮炎。用法:外涂患处。
      每日2-3次。

2.12.10硫磺糠馏油糊剂配方:沉降硫磺100g糠馏油100l氧化锌100g凡士林加至1000g制法:硫磺与氧化锌研细末,再加渗入渗出糠馏油与凡士林。
      调匀成膏。分装。
      备用。主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脂溢性皮炎等。用法:外搽。
      每日1-2次。

2.12.11复方黑豆馏油糊剂配方:黑豆馏油100l氧化锌100g淀粉100g凡士林700g制法:溶化法调匀即成。
      分装。
      备用。主治:亚急性及慢性湿疹。
      银屑病、婴儿湿疹等。用法:外用患处。
      每日2-3次。

2.12.12复方硼酸糊剂配方:硼酸100g盐酸普鲁卡因50g蒸馏水50l羊毛脂100g锌糊加至1000g制法:取普鲁卡因加蒸馏水溶解。
      分次加羊毛脂、硼酸细末研匀,最后加锌糊至全量,即得。
      分装备用。主治:湿疹、手足皲裂症等。用法:外用。
      每日3次。

2.12.13樟脑鱼石脂糊剂配方:樟脑25g鱼石脂100g锌糊加至1000g制法:取樟脑以少量酒精润湿后,研成细粉,分次加已软化的锌糊,加鱼石脂。
      不断研匀至意气消沉。
      即得。
      分装,备用。主治:亚急性与慢性湿疹。用法:外用,每日3次。

2.12.14复方糠馏油糊剂配方:糠馏油200g氧化锌160g炉甘石160g淀粉120g凡士林360g制法:取氧化锌、炉甘石、淀粉与已熔化面将凝结的凡士林30g研匀;另取糠馏油与其余的凡士林研匀后,与上药混合,研交,即得。
      备用。主治:慢性湿疹、皮炎,瘙痒症等。用法:涂搽患处。
      每日2-3次。2.12.15鸡眼糊配方:鸦胆子100g水杨酸400g酒精320l制法:取鸦胆子,去外皮,研细。
      与水杨酸研匀。
      加酒精研成糊状,即得,备用。主治:鸡眼。用法:取胶布一块,中剪小孔适如鸡眼大小,贴于患部。
      露出鸡眼。
      敷以本品,再覆盖胶布固定,5-7天后揭去。
      病变剥脱。

2.12.16煤焦油糊剂配方:煤焦油溶液100l雷琐辛100g苯酚液100l樟脑10g锌糊剂加至1000g制法:取雷锁辛研细。
      加煤焦油混匀,再加入已研合的樟脑与苯酚共研匀。
      最后将锌糊温暖软化后,分次加至全量,研匀。
      即得。
      分装,备用。主治:湿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用法:涂敷患处。
      每日3次。

2.12.17硫磺煤焦油糊剂配方:沉降硫磺100g煤焦油溶液100l樟脑10g苯酚液10l锌糊加至1000g制法:取硫磺研细。
      加煤焦油混匀,再加已研合的樟脑与苯酚共研匀,最后将锌糊温热软化后,分次加至全量。
      研匀,分装,备用。主治:银屑病。
      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用法:涂敷患部。
      每日3次。

2.12.18复方氧化锌糊剂配方:羊毛脂334g白凡士林249g氧化锌125g淀粉125g醋酸铝液167l制法:油相:取羊毛脂、白凡士林。
      置水溶上加暖熔化控制温度在70-80℃左右;水相:取醋酸铝加热至70℃左右;乳化:将水相缓缓加入到油相中,不断搅拌。
      待温度降至50-60℃时。
      将已过筛的氧化锌、淀粉缓缓加渗透,边加边搅拌,至心灰意冷,分装,备用。主治:亚急性湿疹,婴儿湿疹。
      日光性皮炎等。用法:涂搽患部。
      每日1-2次。


第十三节乳膏剂

2.13.1硼砂霜剂配方:硼砂粉150g霜基质850g制法:硼砂粉研成极细末。
      过200目筛后,加渗透霜剂内调匀,分装。
      备用。主治:手足癣。
      体股癣。
      花斑癣,皮肤念珠菌病。用法:外搽患处,每日3-4次。

2.13.2复方喜树碱霜剂配方:喜树碱10l苯海拉明30l滑石粉100g雪花膏100g制法:先将2味药水与滑石粉混匀,再投渗透雪花膏中搅拌均匀,放阴凉处备用。主治:银屑病。用法:外搽。
      每日2-3次,一般4次见效,5-6次皮损变小变薄,10-16次皮损多数消退。若浓度过高时可出现红肿糜烂,可加雪花膏稀释;外搽间擦部位或柔嫩处易发生灼痛,勿用力擦搽。皮损消退后可遗留色素沉着。
      3-5个月可自行消退。
      少数皮损再发。
      继续外搽仍然有效。

2.13.3双黄乳剂配方:硫磺30g黄连素5g氢化考的松5000g乳化基质加至1000g制法:前二味研极细末,与氢化考的松混合,再加乳化基质调匀。
      分装。
      备用。主治:痤疮。用法:外搽,每日2-3次。

2.13.4红香乳膏配方:红粉51.4g冰片48.6g薄荷脑51.4g樟脑20g硬脂酸100g十八醇20g凡士林350g液体石蜡50g羊毛脂50g司盘8050g聚乙二醇400030g蒸馏水270.6l制法:取红粉置乳钵中碾细过筛。再另取三药共碾液化,继加入适量液体石蜡使二者全溶。
      谓共熔液;水相:取聚乙二醇4000及蒸馏水加热溶解。
      保持温度约70℃左右;油相:取硬脂酸、十八醇、凡士林、羊毛脂及司盘80,加热熔化至约温度70℃左右;乳化:在搅拌下将水相缓缓加渗透油相中,配成乳膏。先加渗透用适量液体石蜡润湿研磨细腻的红粉。
      再加渗入渗出共熔液,搅拌至凝。
      呈珠红角乳膏,有特臭,送检。
      分装。
      备用。主治:酒渣鼻,痤疮。用法:外用,天天1-2次。对汞过敏者禁用

2.13.5防光敏香霜配方:黄连素细末0.28g单硬脂酸甘油酯17g三乙醇脂1g苯佐卡因10g次碳酸铋10g硬脂酸25g尼泊金0.1g外用香精2.5g蒸馏水67l制法:取单硬脂酸甘油脂、硬脂酸在水浴中加热熔化。
      保温80℃。
      加渗入渗出苯佐卡因、尼泊金溶解后过滤;另取黄连素溶于暖水,加入三乙醇胺。
      保温80℃左右;然后将后者(水相)缓缓加渗透前者(油相)中。
      边加边搅,直至乳化。
      最后加入次碳酸铋粉,滴渗入渗出香精、研匀即成。分装。
      备用。主治:减少与预防皮肤光敏反应(光敏性皮炎)。用法:外用。
      每日2-3次。

2.13.6康乐霜配方:紫草10g苦参200g冰片10g霜剂基质加至1000g制法:各药共研极细末。
      过200目筛,药末渗入渗出霜内调匀即成。分装。
      备用。主治:扁平疣。用法:每日早晚各搽1次。
      轻搓。
      连续用药20-30天左右。

2.13.7婴儿湿疹霜配方:黄连15g青黛枯矾各100g冰片35g强的松片1500g冷霜1000g制法:上药各研极细末,混匀后渗透冷霜中调匀。分装,备用。主治:婴儿湿疹。用法:每日3次。
      外搽患处。如严重者或久治不愈者,可加服婴儿湿疹粥:山药50g苡仁、赤小豆各20g莲子12g红枣肉10g蝉衣、生黄芪各12g(后两味布包)同渗入渗出锅。
      水煎至豆烂为止。
      捞出黄芪、蝉衣。
      放渗入渗出糯米或粳米50g,煮成粥。
      加白糖适量,随意喂服。
      5-10剂可愈。如婴儿不吃米粥,可用面粉或奶粉代之也可。

2.13.8扁瘊霜配方:薏苡仁100g雪花膏900g制法:上药研成极细末,用雪花膏配调和匀。分装。
      备用。主治:扁平疣。用法:外搽。
      每日2-3次。

2.13.9退斑霜配方:浙贝母白及白附子各20g雪花膏940g制法:三味研成极细末,加膏调匀。分装,备用。主治:黄褐斑。用法:外搽。
      每日3次。

2.13.10粉刺霜配方:硫磺60g樟脑5g硬脂酸140g十八醇20g氢氧化钾6g甘油100l尼泊金乙酯1香料适量蒸馏水加至1000l制法:将硬脂酸、十八醇、甘油、蒸馏水置一容器中,加热至熔化。
      在不断搅拌下加渗透尼泊金乙酯各氢氧化钾溶液。
      待乳化完成后,加入研细的硫磺与樟脑混合物。
      搅至冷凝。
      加香精少许。
      搅匀成霜。分装。
      备用。主治:痤疮。用法:外揉,每日3次。

2.13.11止痒去敏霜配方:冰片1g盐酸利多卡因2g扑尔敏2香精0.5g甲液:硬脂酸125g蓖麻油125l液体石蜡125l乙液:三乙醇胺10l甘油50l蒸馏水加至1000l制法:先把甲乙两液分别混合放在水浴上加热至80℃。
      再将盐酸利多卡因、扑尔敏溶解于适量蒸馏水中,与乙液混匀,将含有药物的乙液缓缓倒渗透甲液中。配制中两液保持相同温度。
      沿同一方向。
      边加边搅至乳化完全。
      待冷凝后加渗透冰片及香料,研匀。分装密封,备用。主治:过敏性皮肤病。如慢性湿疹。
      婴儿湿疹。
      虫咬皮炎等。用法:外用。
      每日3-4次。用时可稍加按摩,可促进药霜透皮吸收。

2.13.12痤疮净霜配方:红花油50l硬脂本150g硬脂酸丙二醇酯50g壬二酸50g甲硝哒唑20gβ-环糊精(β-CD)50g甘油50l明胶3吐温8010g三乙醇胺20g蒸馏水加至1000l制法:先将硬脂酸及丙二醇酯加暖熔化后加入红花油;用蒸馏水500l将β-CD加热溶解后加渗透壬二酸搅拌至完全溶解后。
      依次加入其他药物。然后分别将前后两者加暖至70-80℃,将后者(水相)缓缓加入前者(油相)中。
      边加边搅,完全乳化后用自来水冷却至凝即得。分装。
      备用。主治:痤疮。用法:外用,每日3次。

2.13.13四妙霜配方:白鲜皮地肤子枯矾各300g青黛100g单纯霜1000g制法:均研极细末,过180目筛后。
      与霜调匀。分装,备用。主治:婴儿湿疹。用法:外用。
      每日2-3次。严重者加煎剂:丹参、茵陈蒿各30g苦参20g每日1剂,水煎:取1/2煞费苦药汁。
      每日2-3次口服。

2.13.14健肤霜配方:甲:硬脂酸丙二醇酯250gβ-环糊精(β-CD)50g甘油300l十二烷基磺酸钠2g明胶3g吐温8010g三乙醇胺20蒸馏水加至1000l乙:苦参5g补骨脂5g龙胆草5g内尿素10g苯海拉明2g鱼肝油5l冰片3g制法:甲:将β-CD加入50l水中加热溶解,依次加入水相中各成分,将温度控制在70-80℃时。
      将水相缓缓加渗入渗出油相中。
      边加边搅至乳化后放意气消沉水浴待冷后即成霜剂基质。取霜剂基质1g。
      尿素与苯海拉明研细。
      用蒸馏水润温(应是"湿"?);三味中药提取稠浸膏以适量基质稀释,冰片研细用酒化,后将所有药物撑搅渗入渗出基质中而得。分装,备用。主治:外阴白色病(外阴营养不良症)。用法:外搽患处。
      每日2次。平时需保持局部清洁干净。

2.13.15硫磺霜配方:升华硫磺200g硬脂酸15g羊毛脂50g白凡士林10g三乙醇胺30g甘油150l10新洁尔灭液2l尼泊金乙酯3g 95酒精12l蒸馏水400l制法:取硬脂酸、羊毛脂,凡士林置水浴上加热至熔。
      保持70-80℃;另取三乙醇胺加蒸馏水中,加热至70-80℃,不断搅拌下。
      缓缓加渗透上药,将硫磺(过40目筛)、甘油、10新洁尔灭液调成糊状加渗透。
      继续搅拌。
      再缓缓加入已完全溶解的尼泊金乙酯乙醇溶液,搅拌至冷而得。主?%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