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谈到:大人对孩子的保护,最好的方法是教会孩子进行反击去进行自我保护。首先,这个叫打着正义的名义行使暴力,打着要自我保护的名义行使攻击别人的暴力。第二,家长在事件当中一直在问:你是什么原因打架?谁打输谁打赢?谁对谁错?让孩子去辨析事情的正确与否,可见,家长关注的是孩子打架事件本身,而不是关注孩子在当时的情绪。其实,当孩子在打架打输的时候,他有一份愤怒、害怕、悲伤的情绪,家长应该做的是同理孩子的这种情绪,而不是去关心事情的本身的对与错。当今社会与家庭就是太多地要去辨析谁对谁错了,其实,一个家庭是讲情讲爱而不是讲理的地方。第三,文章中的家长告诉孩子一定要立即还手,而不要告诉老师,这实际上是在塑造一个孤独者,或者一个暴力者的行为。如果孩子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打不过对手,又不告诉老师寻求帮助,于是孩子内心便会害怕,从此内心走上孤独。如果面对一个弱小,打得赢得对手时,这个孩子将会成为暴力者,因为他知道自己打赢了,于是就会很嚣张,未来就培养了一个流氓。这样的孩子一旦当他遇到困难时,不会懂得寻求帮助。爱自己的孩子也要爱别人的孩子。打架也是一种教育,体验打输打赢的感受。关注孩子的情绪,而不是事情本身。让孩子感受家是温暖的港湾,父母永远在旁边陪伴和支持。可以跟孩子分享一个故事让孩子体会到打架是好还是不好。第四,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让孩子学会告诉家长,学会寻求帮助。第五,告诉孩子以后如何避免打架。改变不了环境就转换环境,让孩子和品行好、超成绩好的孩子交朋友。 2. 本堂课是人本心理学范畴,人本心理学就是以人为本的、尊重生命成长的心理学,创始人是罗杰斯。美国非常推崇人本心理学。 3. 《滋润的爱》是源自台湾,本节课部分252-300页部分内容。 4. 第一阶段:依附期(0-18个月)。依附期,需要父母全身心陪伴。特征:18月以内非常需要妈妈陪伴,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时期。如果依附期缺乏安全感,会导致孩子一生缺乏安全感,缺乏力量。如果依附期发展不好,会影响后面的探索期(18个月-3岁),竞争期,自我认同感的发展。安全感的建立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建立呢?孩子刚出生的那个时候是安全感建立的最重要的时期。传统孩子出生时场景:小产房,红色布置,医生鼓励,一出生就抱给父母看,孩子感觉到环境是喜悦地,其乐融融的。而现在,剖腹产,妈妈被麻醉,爸爸在产房外,病房布置冷色调,没有温暖的感觉。这个时候,孩子的不安全感已经产生。消除恐惧的唯一方法是爸爸妈妈的爱。孩子心理脐带与母亲一直连接,直到13岁。 5. 依附期怎么样陪伴?首先,在18个月之内全身心陪伴在孩子身边;其次,母乳喂养,喝奶不仅可以提高免疫力,还可以提高安全感;第三,和父母同床;第四,物质满足;第五,皮肤性接触。安全感俱足的表现:敢于探索,自信,阳光。 6. 第二阶段:探索期(18个月至3岁),孩子向外部世界探索,了解世界。不被允许探索:不让孩子完成自己的探索过程,如玩水。破坏孩子专注力:当孩子在自我探索时,父母无情打断。在探索期,父母怎么做?允许探索,鼓励探索、陪伴探索、协助探索、克服障碍。 案例:向水塘扔石子的孩子,张老师帮孩子准备好石子,供孩子探索,同时,在旁边保护孩子;当孩子不小心坐在地上哭起来了,爸爸伸出了一个手指头去拉孩子。(如果孩子自己能够站起来,去帮助孩子,这叫做干涉;如果孩子爬不起来,不去帮孩子,这叫做冷漠。)当孩子在探索期遇到困难时,父母要恰到其份地提供帮助。探索期抱孩子应该脸朝前,背朝父母。 7. 第三阶段:自我认同期(3-4岁)。自我认同期是建立自信的重要时期。 8. 第四阶段:竞争期。表现:喜欢比赛,格斗;很喜欢表现自己;很喜欢挑战难度。在这个时期,应该让孩子知道家是温暖的港湾,尤其当孩子在竞争中输了的时候。孩子在竞争中想追求赢。允许竞争,陪伴竞争,同理失败情绪。 |
|
来自: 昵称30501711 > 《生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