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为何外国老人不带孙子?值得父母们反思…
2016-09-11 | 阅:  转:  |  分享 
  
为何外国老人不带孙子?值得父母们反思…





一位中国妈妈从英国回来探亲,顺便捎着她的洋老公和洋婆婆,一起到中国旅游。这位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5岁,一个3岁,都是由她自己当全职妈妈抚育着。



而她的外国婆婆,则相当潇洒,自从退休后,她每隔半年的时间,就单身一个人到新的地方居住、写书,对人生有相当深刻的阅历和感悟。



刚到中国时,走在街头,看到许多中国老人都在带孙子,这位外国老太太感到非常震惊和不解!







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负责任。”



原来,在英国,一般妈妈生完孩子后就会离职,在家里当全职妈妈,直到孩子年满10-12岁的时候,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而他们的老人,也从不轻易打搅年轻人的生活。对于年轻人的育儿事务,他们一般也只充当参谋,提供一些建议,决不轻易干涉年轻人的行为和方法。



为什么外国老人坚持要母亲自己带孩子?



这位外国老太太,跟我们说了三个原因:



1、



孩子由母亲带,更利于成长



妈妈亲自养育孩子长大,这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陪伴,是孩子获取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也是孩子养成良好性格和健康心理的前提。



中国的留守儿童大多有性格上的缺陷,心理上更是感到十分孤单。赚钱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事,但孩子的长大却在瞬间,生身父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也就不到十几年的时间。



如果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那些年,没有母亲的陪伴,缺失母爱,将是孩子一辈子都难以愈合的伤害。



除了母亲的角色,父亲的角色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所以英国的家庭每个月都有家庭日,在这天,爸爸什么也不干,就陪伴孩子玩耍、郊游或打橄榄球等。







2、



隔代教育爆发矛盾和冲突



时代在发展,年轻人的观念也越发新潮,与老年人的想法肯定有所不同。这时,我们中老年人不妨放一放手,要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



隔代教育,多多少少会引发一些矛盾和冲突。而放手,则不仅减少了这样的矛盾,而且自己也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可以去和朋友聊天、打牌、唱歌、跳舞,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也要多理解自己的父母,毕竟父母都是一片好心,在生活经验上,老人总归比年轻人更丰富一些。



3、



外国老人都有晚年计划



中国的老人大多很空虚,有些老人退休后,从充满干劲的一个人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无所事事的人,难免会无所适从,有些甚至一下子得了老人痴呆。



因为退休前,日子推着自己走,而退休后没有了后面“推”的动力,就像个没有方向感的飘零。没有了寄托,这时他们会变得敏感,甚至把自己生命的价值,寄托在年轻人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要性上面来。



而外国老人则自己找乐子,自己安排晚年生活、旅游、写书,甚至只是在社区当义工,料理花园当个勤劳的园丁都能把小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这位外国老太太的说法,真的值得所有的中国爸妈、爷爷奶奶反思!而且,中国的父母养儿育女,辛苦劳累了一辈子,应该享受一个温馨快乐、没有负担的晚年生活。
献花(0)
+1
(本文系霸兔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