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不是一件普通的款式,是文化,这个文化凝聚了太多的黄河文明。论款式是最简单的,简单到了极简。但正是这种极简,才形成了各个要素都必须极其精准的表示及叙述,所以她又是最难的。
我们喜欢旗袍,不应该只看它的表面形式,而应该仔细分析这个形式的内涵,好旗袍必须具备的要素:1合体、2设计感、3款式、4细节、5工艺等。缺一不可。
本文主要讲怎么达到合体。 我们知道西装的好坏取决于胸衬这一骨架的搭建,而旗袍没有胸衬、垫肩、袖棉这些做支撑,想要达到合体则必须取决于对人体尺寸的采集。
女性身体区别于男性身体结构包括: 其一,女性脖颈细长没有男性的喉结; 其二,女性肩斜角度略大于男性肩斜角度; 其三,女性有乳房,而男性没有; 其四,女性胯的宽度多宽于肩宽; 其五,女性胸腰差,腰臀差更大; 其六,女性肩部更加圆润。
因此在测量尺寸时主要需要解决以上这几个部位的尺寸合体度的问题。
一围绕脖颈需要测量的尺寸:颈围和领高
1、下领围 下领围可将尺子依次通过肩颈转折点、后过第七颈椎点、前过锁骨窝测量脖子一圈,个体的领深是要根据脸型、脖长、身高来单独对待设计。 2、领高 领高是根据个人的脖子长度来定的,也是根据地位来定的。旗袍的高领不但起到拔高人体比例,显得端庄的作用,也是旧时身份的象征,中国传统礼仪的要求。很多人觉得旗袍的领高不舒服,去看看《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旗袍的领高,旗袍是穿给别人看的,不是舒服才穿的,要舒服建议你穿睡衣。 3、上领围 在已经确定了领高之后,经过领高绕脖颈一圈,确定上领围的尺寸,上下领围及领高都确定,才能比较容易确定领子起翘幅度,并保证成品的领子更加抱脖不空。
二围绕肩斜需要确定的尺寸 大部分的服装受力点都是肩,肩部的准确测量可以保证成品尺寸合体度更高。
对于女性旗袍肩斜的测量有两种方式,其一,借助于肩斜尺来确定肩斜尺寸,由于肩斜尺的位置摆放不同,数值也会有所差异,另外一种方式可通过对其他部位尺寸的测量推算出肩高尺寸,在知道小肩宽的前提下,旗袍会更加合体。
4、前腰节长(肩颈点过胸高点至腰围最细处的垂直距离) 5、前腰左右长(肩点至腰围最细处的垂直距离) 通过前后腰节长减去前腰左右长可基本确定肩高,保障成品旗袍肩部合体度更高。
三围绕胸部需要确定的尺寸
6、净胸围 在胸部(BP点)一圈,注意垫一个手指的松量。 7、胸上围及胸下围 尺子在胸部上及胸部下分别测量,三个围度的测量有助于确定胸省的尺寸,保证胸部隆起的尺寸合适。
8、BP点 BP点是随着各个年龄时期的身体变化和生育的情况而改变的,但也会随着个人带文胸而不同。穿着旗袍量体最好选择你喜欢的文胸来测量,从肩颈处到胸高点。 9、胸间距 胸间距是2个乳点之间的距离,这里要强调的是穿文胸通常是喜欢后记扣还是前记扣的,如果在量体的时候选择了后记扣文胸,而在穿旗袍时穿了前记扣的,胸间距就会不标准,旗袍前胸会出现被风吹瘪了的蒙古包,也就是不够饱满了。
10、乳高 乳高点是根据胸宽点的位置到腰节线两个点的加减测试出来的。也就是制作蒙古包的主要参数,很多人忽略了这个,胸省的形状就会拿捏不准。 通过对胸围、上下胸围的测量可确定胸部隆起的程度,而对胸高的测量则保证了BP点距离肩部的位置,对胸距的测量则可保证BP点距离前中心的位置,对乳高的测量则保证了BP点距离腰线的位置,以上各部位均是围绕BP点进行的测量,用以保证胸部的合体度。 围绕腰、臀需要确定的位置
11、腰围 腰围是腰节点最细的部位,亚洲女人的腰节比欧洲人的长2公分,如何定位腰节点,我们通常会选最细的部位。特殊体型的也要根据款式修体的要求进行调整,这个因人而异。量体时,最好记一根细线标识一下。 12、前腰节长 肩颈到腰节线的距离,注意按住乳高点的下面,这样才标准 13、后腰节长 后背肩颈处到腰节线的长度,这是测量后背肌肉厚薄的关键数据,肩颈处的点必须准确 14、前腰左右长 肩点到腰节线的长度,是肩斜的测量数据。很多人左右肩会有高低,一定要站直放松,这样的尺寸才是真实数据。 15、后腰左右长 后背的肩点到腰节线的距离 16、腹高 肩颈到腹部隆起最高点。很多人有小肚子,以为有肚子穿旗袍就不漂亮了,其实是误解。这个腹高点就是考量旗袍制作人会不会帮客户掩饰腹高的缺陷,是不是具备真正懂得旗袍制版,设计高水平的能力。当然了,某宝那些外行们是不懂的,你贪便宜必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17、腹围 腹部隆起部位的一圈周长。 18、臀围 这个比较好理解 19、臀高点 肩颈到臀部的最高点,按住腰部最凹点。 20、后褶中心 肩颈点到后腰脊椎最凹点的距离。女人的屁股翘除了臀部确实有最翘的外,后腰脊椎的凹也是造成臀翘的原因,有利腰省的形状收放数据的收集。 以上各部位的测量需要秉持的一个原则就是凡是测量了围度的部位都需要确定长度,才能保证腰、腹、臀的位置是合适的。
五围绕腿部运动需要测量的尺寸
21、腿围 自然站直,两脚一个拳头的间距,量大腿最宽处一圈。很多中年女性腿围比臀围宽,也就是梨形身材。这样的梨形身材穿旗袍是最好看的 22、叉高 叉高是肩颈到膝盖的距离减10~15cm,测量时经过胸围最高点按住胸部最凹处。开叉是旗袍在走动、坐、蹲下的活动时方便的功能,也是旗袍作为性特征的一种经典表现形式,更是中国女人修养的体现。过高的开叉丢了旗袍内敛的本色,风尘味只是体现在毫厘间 六围绕手臂需要测量的尺寸
23、前胸宽 肩点到腋窝的三分之二处左右的宽度。 24、后背宽 肩点到腋窝的三分之二处测量,左右间距就是后背宽。分有袖和无袖放量。 由于人体是圆的、前后宽确定之后可以推算出袖笼宽,因为有手臂的阻挡,袖笼宽是不容易测量的,但是知道了胸围和前后宽之后,就可以用胸围减去前后宽从而得出两个袖笼宽的尺寸。
25、肩宽 肩点经颈间的弓形测量。 26、袖长 旗袍的长袖最长也就9分袖,通常长袖分为9分、8分、7分长度,短袖有标准短袖、瓦片袖、连肩袖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臂围、及出席场合、款式要求等设计。 27、肘长及肘围 这是为长袖的手臂活动量及袖型测量的。 28、袖口 袖口的尺寸,根据袖口长度定位几分来测量相应的位置。 29、袖肥 腋窝处手臂一圈测量。 30、袖笼围 肩点到腋窝一圈加一手指松量。 袖子的测量原则与腰臀围一样,肩宽确定了袖子最高点的位置,以此为基准,凡是测量了围度的部位都需要知道长度。
七关于衣长的确定
31、衣长 旗袍的长度不能按照自己的好恶来定,旗袍的长度是根据年龄、体型、穿着场合等综合因素来决定的。端庄是旗袍的首要审美情趣之一,穿出风尘味的大多是那些超短或超高开叉造成的。 以上这31个尺寸测量数据是人体制作旗袍所需的70%的数据,有了这些数据,也就保证了70%的尺寸符合了人体。这也是红帮裁缝吸收了西方的立体裁剪原理所总结出来的采集经验。 一件旗袍的好坏,第一要素是合体,不合体的旗袍穿出去,那是丢面子的事情。 旗袍不是一件普通的款式,是文化,这个文化凝聚了太多的黄河文明。论款式是最简单的,简单到了极简。但正是这种极简,才形成了各个要素都必须极其精准的表示及叙述,所以她又是最难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