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宗棠行书对联选

 金玉满堂书馆 2016-09-11
                                   左宗棠书七言联 

       释文:不立樊墙天广大  自然璞石玉青葱

                                      蔼士一兄属   左宗棠

                 

               左宗棠书五言联(春星带草堂)

                                        左宗棠书八言联

            释文: 画阁凌煙高标廻日  金台论士紫府藏书                      

    左宗棠《篆书“谊而恭近”六言联》 122.5×28.5×2 湖南省博物馆藏

             释文:谊而顺文而静;恭近礼俭近仁。 
             款识:寿卿二兄大人正。左宗棠。 
             钤印: 青宫太保(朱文)恪靖伯章(白文)

      该篆书联为:“谊而顺文而静;恭近礼俭近仁。”款署:“寿卿二兄大人正。左宗棠。”下钤朱文“青宫太保”、白文“恪靖伯章”。书作笔力遒练,骨力如棉裹铁,体势沉着,运笔如蚕吐丝。在用笔上,内敛含蓄,轻松流畅。在结字方面,努力追求均匀的布白方法,因而使得每个篆字都显得平稳而安详。书联通篇形成疏宕与坚实,空灵与丰厚的对立统一。在处理好均匀和疏密布白的同时,还要充分注意线条的平行、对称的关系。这种俊逸的书风,为典型的“左篆”体。

        左宗棠《篆书纲纪八屏》




     

     

    左宗棠《篆书纲纪八屏》 湖南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藏

        释文:纲纪:夫盛德不泯,义存祀典;微管之叹,抚事弥深。张子房道亚黄中,照邻殆庶,风云元感,蔚为帝师,夷项定汉,大抖横流,固已参轨伊望,冠德如仁。若乃神交圯上,道契商洛,显默之际,窅嘫难究,渊流浩瀁,莫测其端矣。涂次旧沛,眝驾留城,灵庙荒残,遗象陈昧,抚迹怀人,永叹寔深。过大梁者,或眝想于夷门;游九原者,亦流连于随会。拟之若人,亦足以云。可改构栋宇,修饰丹青,薲蘩行潦,以时致荐。 款识:左宗棠 
    钤印:青宫太保恪靖伯(白文) 大学士章(朱文) 

                                                           左宗棠书七言联

              释文:故作明窗书小字 且将墨竹换新诗

                            星桥一兄属   左宗棠   

    左宗棠《行书“野庐青山”七言联》纸本行书 176.4×37.6cm×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野廬半與牛羊共。青山忽作龍蛇盤。左宗棠。 

    左宗棠《行书“少年虚己”七言联》纸本行书 166.2×38.7cm×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少年文帶春生氣。虛己人無自足懷。左宗棠。 

                          左宗棠七言联(绝胜茅屋已连句)


                       左宗棠行书八言联

       左宗棠(1812-1885)    行书八言联   屏轴水墨洒金笺     172×33cm×2

    释文:山高水长中有神悟, 风朝雨夕我思古人。

    款识:左宗棠  钤印:青宫少保,大学士章

    左宗棠:字季高,湘阴人,道光举人,清末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

    左宗棠名言名句

    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

    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奇书已聚五千卷,此墨足支三十年。

    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一切均从简省,断不可浪用。此惜福之道,保家之道也。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

      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多狐疑者,不可与之谋事。

      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破书万卷,神交故人。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国学修身]左宗棠读书对联辑录


         年前,于湘阴县考察学习时获赠一本装帧精美的《左宗棠书法集》,犹如得一珍宝,简直爱不释手。春节间,时常端坐书室,静观默品,直觉仁风扑面、正气逼人。除了其笔力雄健,风格豪迈的书法令我心旷神怡,忘情物我外,其书写内容也令我醍醐灌顶,醒神开窍,大受教益。他有幅对联,堪称道出了为人做事、处身立世的精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真是说得太好了!试问今天有几个立于高处、占有高位的人能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平处坐?又有几个身世卑微、地位低下之人敢于发上等愿、择高处立、向宽处行?因限于篇幅,我不想面面诸到地把左宗棠的名联佳对或对我个人诸多启迪的警句格言一一列出,这里仅择其论及读书的对联予以辑录一二。                                      

         左宗棠论及读书最为有名的一幅对联是“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左宗棠年仅24岁时,在二次会试之后,因不甘心出任可以保举为县令的“誊录”,而写下的用于激励自己的豪迈联语。当然,这幅对联后来也就成了诸多志存高远、立志有为的青年才俊,激励自己奋发读书、心忧天下的警语。

        左宗棠一生爱好读书,可谓博览群书,满腹经纶。他曾有一联说自己“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读书。”他还告诫儿子说:“人生读书之日最是难得,尔等有成就否,就在此数年上见分晓。”可见其对读书的重视和他自己每日必须读书的认真。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谈书、读书的。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意义何在?左季高有以下对联明示。


                                                                                                                            “五风十雨岁则熟,左图右史身其康。”只有经过风吹雨打或风拂雨露庄稼才能成熟,只有多读河图洛书、经史典籍,身心才会健康。

    “从古爱人须学道,自来明善可诚身。”自古以来,只有爱好读书,明理学道,才能造就心地善良、品德高尚、富有爱心之人。

    “人能转世无如德,学可传家只有经。”传家之宝只有经书。

    “经济以诗书为鹄,文章得山海之华。”经世济民要以诗书为鹄钥或鹄翼。就是要以诗书为门锁或翅膀。

    “吟诗妙得忘荃意,读史频闻拍案声”。吟诵诗词可得“得鱼忘筌”的惬意,读诗可得“拍案惊奇”的欢心。

    “读破万卷诗逾美,朝作千篇日未晡。”多读书,创作的诗词才更加优美。学养学养,多学才能养才。




    “家藏古史存疑是,天与高才割爱难。”多读书,把自己做强做大,成为高才、大才,不怕没有用武之地,上天或他人想割爱都难。“无事时不可或倦,人贤者视其自修。”此联与当代一句名言——“人的区别在业余时间”——当为异曲同工。没有事的时候不可倦怠,要珍惜时光多读好书。贤人能士,主要靠自修自学,并非天生或老师教导。


    什么时候该读书?什么地方好读书?左宗棠告诉我们:

                      “渔蓑句好真堪画,燕子日长宜读书。”春天宜读书。

    “清荫满阶开画本,古香一榻坐书城。”夏季宜读书。

    “孤云出岫真堪画,远水粘天宜读书。”秋天宜读书。

    “雪窗快展时晴贴,山馆闲临欲雨图。”冬天宜读书。

    “未须百事必如意,且喜四时长见书。”虽然事事如意不可能,但读书不分季节,四时都宜读书,四时读书都是欢喜快乐的事情。“松风临水朝磨剑,竹月当窗夜读书。”夜间也应读书。


                                                   应该如何读书?左宗棠体会最为深刻:

    “闭门读书不交人事,脱巾独步时闻鸟声。”读书要耐得住寂寞,要少扎人堆。“观书要高着眼孔,作事须守定心知。”读书要多读好书,多读令自己仰视的书籍,要高处着眼,取法乎上。




         “古剑不磨留养气,异书多读当加餐。”此联最能体现左宗棠读书的基本理念。左宗棠一直“务实学”,强调读书要学以致用,广泛涉猎,博采众长。他一方面非常重视以儒学为正统地位的传统教育,另一方面也广泛涉猎天文、地理、军事、历史、时事、农学等多方面知识,因此,才成就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

        “每读书史多求理道,亨明师匠无忽徽言。”左宗棠在给儿子的书信中说:“读书能令人心旷神怡,聪明强固,盖义理悦心之效也。若陡然信口诵读而无得于心,如和尚念经一般,不但毫无意趣,且久坐伤血,久读伤气,于身体有损。陡然揣摩时尚强调而不求知于理……”他告诫儿子读书要“求之于理”,他还强调:“读书要循序渐进,熟读深思,务在从容涵泳以博其义理之趣,不可只做苟且草率功夫,所以养心者在此……我不望尔成个世俗之名,只要尔读书明理,将来做个好秀才,即是大幸。”

         “以古今大文为述作,与天地清气相娱游。”“山高水长中有神悟,风朝雨夕我思古人。”既读万卷诗书,又行万里长路;既读案头之山水,也读地上之文章,方可得神悟、得妙谛。

        “绎志多忘嗟老大,读书有味且从容。”这是左宗棠为江阴南菁书院题写的对联。读书要读出个中滋味、读书趣味,必当从容读来,不可浮躁,不可囫囵吞枣,不可断章取义,不可浮光掠影。


    要读书还得爱书、藏书。正如俗谚所云:“我们改变不了气候,但可以创造小环境。”藏书便是自己给自己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万卷藏书宜子弟,诸峰罗列似儿孙。”藏书万卷,不仅给自己创造良好读书条件,更主要的是为子孙创造读书环境,提供读书榜样和氛围。



       “几亩荒园都种竹,数间茅屋半藏书。”荒园种竹是以警心、静心;茅屋藏书堪称书痴、书虫!

        “负郭无田荒园种竹,传家有宝茅屋藏书。”左宗棠是晚晴名臣,著名爱国将领,曾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堪称功勋盖世、文武兼通,军政兼备、德高望重的旷世奇才,但他却一生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他“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刚明耐苦,布衣蔬食”,所以“内无余帛,外无赢财。”但他却“奇书已聚五千卷,此墨足支三十年”,不留金银,仅把藏书作为传家之宝,既令当今一些为后辈子孙留房、留车、留钱财的长辈汗颜,也值得深思!姑且辑录这些,有些理解也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但左公箴言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参悟和积极践履。                 (转载于:云梦乡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