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生如何从四种新材料作文材料中选取角度?

 启程的男孩 2016-09-11



学习方法

新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必须自己从材料中选取角度,提炼话题,概括主旨。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一)寓言或故事类
  (1)把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如材料中的人物言行、矛盾冲突、事件的起因及后果等。
  (2)明确材料的主要对象,若涉及对象不止一个,则要理清主次和关系,多角度思考。
  (3)研读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一般情况下,材料中的问句、感叹句、比喻句、议论性语句、人物对话及提示语都是关键信息承载的对象,时常包含着命题者的意图,即文章的话题,一定要细细研读。
  (4)推导故事的因果,在把握了故事基本情节,明确主要对象之后,围绕着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因果推导,往往我们推导出的结果就是我们写作的论点。
  (5)别放过寓言或故事中的细节描写,这其中也暗含着写作的角度,可进行发散性思维。
  (二)列举类材料

  (1)抓关键语句,明确话题。此类材料形式多样,或为社会现象罗列,或为寓言故事罗列,或为名言警语罗列,抑或是针对一个问题的观点看法罗列,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读材料时关注几则材料同时出现的关键语句,这便是命题者的设题意向,也就是我们写作的论题。
  (2)明确关系,分清类别。命题者罗列的材料看似松散,实则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必须发现材料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确立意。材料之间大致有以下几种关 系:并列式,即几种并列式的不同看法,此类材料相对容易,淡化了审题,选取其中一种即可;对举式,提供的材料在内容上一般是相对(反)的,在层次上明显分 为两部分,此类材料要求我们注意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区别,又要联系;联结式,即两则或多则材料罗列,共同反映一种现象或体现一个道理,此类材料要求我们 善于抓取关键词句,明确问主题。
  (3)寻求材料之间的共同点。此类题型必须找寻材料之间的共同点,这共同点往往是我们的写作的切入点,而不能单独选取一则材料作为写作的切入点。

  
)时事现象类材料
  (1)选准靶子,即准确把握材料所描述的社会问题或现象。
  (2)抓关键语句,明确倾向,确立写点,在具体深入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明确命题人的观点倾向,确定写作具体的点。
  (3)通过现象揭示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不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应该分析问题的根源、危害及改革方案等。
  (4)善用哲学方法分析问题,如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等,使认识有理性深度。
  
)诗词和名言警句类材料
  (1)抓住意象,品味意蕴。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意的,而诗歌的意象都具有指代性和象征性,审题时可抓住意象这一特点去联想、体会,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所指的对象,然后立意作文。
  (2)提炼生活现象或哲理。名言警句一般是经过长时间积淀下来的不可随意更改的哲理性的语言。对警句型材料(一般不只一则)审题时,我们要先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生活现象或哲理。
  (3)放诸当下,理性思考。明确了诗歌或名言警句所蕴含的的哲理后,还要把它置于当今时代背景下去分析解读,发掘其中的合理和不合理的部分,看问题要 全面,不能片面。如《伶官传序》中有这样一则名言:忧劳可以兴国,豫逸可以亡身。从历史教训层面上看,有其合理性,若从当今信息化社会实情看,忧劳可以亡 身(如过劳死重复建设等)豫逸可以兴国(借助高科技进行工农业生产、缩小工期提高效率等)都是成立的命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