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哥 转载请经授权 提起和珅,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中,王刚老师扮演的那个又黑又胖、圆滑世故、贪婪狡诈的大贪官形象。 在很多人心目中,和珅就是大清的蛀虫,千年不遇的大贪官。 据野史记载,和珅财产包括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赤金60000两,大金元宝100个(1000两一个),小银元宝56600个(100两一个),银锭9000000个,洋钱58000元……合计约值11亿又6百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朝15年到20年的财政收入!
11亿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 清朝末年所有重大的对外战争赔款(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总计约6.6亿两白银。这些压垮清政府的天价赔款,用和珅一个人的钱还清,还绰绰有余! 如果按米价折算,乾隆年间1两白银相当于现在230元。假设和珅财产真的有11亿两白银,那他的财产放到今天,差不多就是2530亿元!
也就是说,和珅一个人的家产,比《2016胡润全球富豪榜》中王健林家族,和李彦宏、马东敏夫妇的资产之和,还多5亿元! 难怪民间一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就算野史记载不可信,按官方记载,和珅跌倒后,光清查家产就查了两个多月,抄的家产约值2000多万两白银,也相当于清政府大半年的收入! 钱哥一直觉得,应该不是。因为这不合理,也说不过去。 您想啊,如果和珅光靠贪污就能搂那么多钱,那大清朝早就统治不下去了,乾隆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明知道他是大“硕鼠”,还容忍他那么久? 果然,近日钱哥研究古籍发现,和珅的巨额财富居然是他靠自己的天才大脑赚来的!贪污所得仅仅是他赚钱的原始资本罢了。 确切地说,和珅才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理财能手。他生财有道,敛金有术,如果我们能学到他的理财精髓,屌丝逆袭绝对指日可待。 和珅父母早亡,小时家境贫困。不过他少有志向,上学时就意识到将来要想大有作为,就必须精通汉文。而且,清朝统治汉人,需要联合蒙古人和藏族人,因此学会藏文和蒙文对仕途也很有帮助。 于是,在满洲官员自视甚高、不愿意学习汉人文化时,和珅勤奋好学,熟读史书典籍,精通满、汉、藏、蒙四种语言,且琴、棋、书、画、骑、射、御,样样精通。这些为他踏上仕途后,一步步赢得乾隆信赖打下了基础。 ▲真实的和珅被称为“满清第一美男子”,王刚老师的长相与真实的纪晓岚更吻合
据记载,一次巡狩,有人传来奏章,说“云南急奏,缅甸要犯逃脱”,乾隆皇帝听后很生气,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问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满清大臣们听了面面相觑,不敢答话,而当时还只是一名侍卫的和珅,却引用《论语》中的下文,朗声答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一语中的。 乾隆皇帝听了很高兴,很赏识和珅的胆量与才能,于是开始留意和珅,一步步重用起来。这才有了后来和珅的权倾朝野、位极人臣。
和珅屌丝逆袭的例子告诉我们,想翻身逆袭,还得靠真本事。没钱的时候别自暴自弃,应该努力学习那些对自己以后发展有利的本领。 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的,努力做好准备,把握机会升职加薪,才是赚得人生第一桶金的正确途径。 揭秘和珅致富秘籍:全靠生财有道 钱哥研究和珅致富秘籍发现,贪污受贿和升职加薪所得,顶多只占其巨额财富中的一小部分。和珅最终能富可敌国,全靠生财有道。 哥总结了下,和珅的投资法则至少有下面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虽说和珅生活在18世纪,但他的投资理念与股神巴菲特惊人的一致,200多年前他就深谙“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道理。 中国人对土地和房屋的热爱,是深入基因的。从古至今,但凡有钱,中国人就一定是买房置地。这一点在清朝也不例外。 不过,在社会稳定,大家都在买房置地时,和珅却首选保留流动资金用来投资,因为那比买房置地更能赚钱。 据记载,乾隆五十七年,庄头许五德与他人发生矛盾,找和珅帮忙打官司,并承诺“事后或送地六十顷,或银一万两”。和珅明确表示“不要地亩,要银一万两”。 不过,和珅并不是不买房置地,只是他认为时机不对而已。一旦他发现合适机会,就瞄准商机,大赚其财。 比如,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台湾和湖南数地发生了起义和叛乱,很多地主为了安全起见,纷纷抛售房产土地,使得土地价格大跌。和珅趁机低价购买了大量的土地,然后出租或者等地价上涨后出售。 著名理财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认为:“富人和穷人最大的差别,在于对资产和负债的观念不同。” 他认为,所谓资产,就是买了之后,还可以帮你生财,能把钱持续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而负债,就是用了就没了,只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如果想变富有,就一定要购买资产,而避免买入负债。 钱哥研究发现,和珅对不动产的做法与罗伯特·清崎的这一观点非常一致。 据故宫博物院《史料旬刊》记载,和珅仅在北京的出租房屋就有35处,合计“一千零一间半”,“每年共取租银一千二百六十八两三钱,取租钱四千四百九十二吊二百四十文”。 由此可见,和珅虽然也买房置地,但他这么做不是为了享受、自我消费,而是为了更好地钱生钱。他购买的是资产,不是负债。 据记载,和珅的投资遍布金融、地产、医药、商业、物流、矿业等多个行业,甚至还跟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建立了商业往来。 比如,他在北京城开了12家当铺,其中永庆当、庆余当、恒兴当、恒聚当等,都是典当业巨头。
同时,他还经营各类商店,包括粮食店、酒店、药铺、古玩铺、印铺、帐局、瓷器铺、弓箭铺、柜箱铺、鞍毡铺、杠房、石灰窑等。 此外,和珅还专门购置80辆大马车,从事运输业。 这些行业的收益率,远远高于地租。而且合理分散到各行各业的资产配置,有效地降低了投资风险,达到了资产在保值增值基础上的收益最大化。 和珅之能还表现在,他不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善于从宏观上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发掘朝阳行业。 在与国外使臣的交往中,和珅意识到,煤矿业作为新兴行业,将是下一个风口。于是不顾高昂的成本和巨大的投资风险,斥巨资积极投入一般人不敢尝试的煤炭业,在北京门头沟和香山开办了两处煤矿。 ▲工业革命后,煤炭成为工业使用的核心燃料 由于前瞻的眼光和魄力,和珅在煤矿业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古人常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和珅能拥有巨额财富,显然有他独到的才能和能力。你我若能像和珅那样学习、理财,还怕逆袭无望吗? 这是一个开过光的公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