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完美的“运钞车劫案”,近50年未破

 三余无梦生 2016-09-11


作者:钱哥

转载请经授权


9月7日下午1点半,在辽宁省营口大石桥市的马路上,突然警笛四起,车辆乱作一团,上百名持枪荷弹的武警倾巢出动……


就在几分钟前,刚开了三个月运钞车的李绪义,最终没能按制住心魔,掏出事先藏好的自制手枪,把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其它三名押运员。


随后发生的一切已经没有了任何悬念:一枪没开的李绪义如惊弓之鸟,背着600万劫款逃回家中,随后落网。



▲案发当晚,警方在家中将李绪义抓获


为啥要抢运钞车?当然是为了钱!


按李母说法,李家因承包工程欠下巨额债务,卖掉房子、借高利贷后仍还不清债务,重压之下儿子才做出傻事。


在现实中,抢银行真的是件无比愚蠢的行为,因为你很难穿过层层设防,进入银行内部,也正因如此,李绪义才要抢运钞车,但运钞车里的现金也不是那么轻松好拿的。


在本案中,运钞车里装有3500万现金,但他却只拿了600万,为啥?


因为根本拿不动!


哥简单算了下,一张百元钞票重约1.15克,100万人民币净重就是11.5公斤,抢走的600万就是138斤,光重量就够他“喝上一壶”的了。



▲10万百元纸币净重1.15公斤,600万即69公斤


有吃瓜群众或许会说,拿不动可以开车啊!


什么开车?有车就更跑不了,搞不好警察来了车还堵在银行门口呢!



▲堵城遍地的今天,开车抢银行若遇到堵车就呵呵了


说了这么多,“9.3营口运钞车抢劫案”火速告破,值得点赞!但现实中,也并非所有的惊天劫案都能一一告破,有的还成为了历史悬案。


在岛国日本,就曾发生一起轰动全国的“运钞车抢劫案”,至今未破。


在这起劫案中,劫犯作案手法之巧妙、神秘,被日本人成为“完美犯罪”。而若除去通货膨胀的因素,本案已成为日本迄今为止被劫金额最大的案件,人们称之为“三亿日元劫案”




案件发生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


1968年12月10日上午9点30分,日本信托银行的四名职员开着运钞车,在东京一所监狱旁的马路上,被迎面驶来的警用雅马哈摩托拦了下来。


摩托车上下来一年轻警察,告诉他们车上有炸弹,要求下车接受检查。四人突然想起就在几天前,银行经理还收到恐吓信,信中威胁要炸掉该经理的家。想到这些,四人赶快下车配合检查。


等这个警察走到车后,车厢后部突然冒出浓烟,紧接着听到警察高喊:“快趴下,有炸弹!”,四人吓得魂飞魄散,立刻抱头趴地……


过了许久,“炸弹”并没有爆炸,等他们缓过神来抬起头,立马全部懵逼!


运钞车连警察全不见了!!!


这辆消失的运钞车上整整装了2亿9430万7500日元,若按当时物价折算,相当于今天的1.5-2.5亿人民币。



▲劫犯在现场留下的摩托车


惊魂未定的四人急忙拨通了报警电话。


警方迅速做出反应:调动了631台警车及13000名警员,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网封锁东京。但此时的警方却犯下一低级的致命错误:认为劫犯中途不会更换车辆,所以整整查了一整天,却一无所获。


不过,让警方长出一口气的是,劫犯在现场留下了120多件的物证,其中包括摩托车、鸭舌帽、扩音喇叭、烟雾弹等……


无比乐观的日本警方认为,单凭这些无证,不久就能把劫犯抓拿归案,乐观之下就把劫犯留下的鸭舌帽带在自己头上,你争我抢的取乐。



▲被警方封锁的案发第一现场


然而,随着对案件调查的深入,各种不利的消息纷纷传来……


首先,警方发现劫犯开的那辆蓝色“警用摩托”,居然是部改装而来的假警车,而这辆车在被改装前还是偷来的。由于车盗来的,线索由此中断。


然后,劫犯挂在摩托车上用来冒充警车的喇叭,一共生产出5个,其中4个下落不明,1个还被盗,线索再次中断。


之后,烟雾弹、碎报纸等物证线索接连中断,根本查不下去。


最后,所有人把希望寄托在了劫犯留在现场的鸭舌帽上,警方相信通过帽子上残留的汗液,一定可以锁定劫犯。


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由于这顶帽子被多名警员戴过,混杂了多人的汗液,已无法再查出嫌犯的汗液特征,进而做血型鉴定了。




在随后的侦破中,警方陆续发现劫案的第二、第三、第四作案现场,但调查均无果而终。为尽快破案,警方甚至综合各方信息,绘制出一张劫犯的模拟像,但该嫌疑人像随后却被警方自己推翻,认为对破案毫无价值。



▲警方找到的第二作案现场,被遗弃的运钞车



▲警方绘制的劫犯模拟像,之后被警方推翻


在随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日本警方为侦破此案花费9亿日元,动用17万调查人员,还公布了被劫款中2000张500日元钞票的号码,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些钞票一直未被发现在市面上流通。


以上所有这些,让这起“运钞车抢劫案”蒙上了层神秘的色彩。在民间,各种传言更是各说纷纭,以该案件为原型,甚至还诞生出大量的悬疑小说和影视作品。


日本警方为何未能破案,哥认为原因有三。


首先,劫犯花费心思设计并执行了一个缜密的计划,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对交通工具的理解及运用,远远走在了警方前面:从摩托换到运钞车,再换到其余交通工具,行动干脆利落。


其次,劫犯遗留在现场的物品,大多是批量生产或被盗品,物证追查困难极大,导致线索查不下去。


第三,当时的破案技术还不成熟,科技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马路上连个摄像头都没有,另外案发当天在下雨,雨水也把一些作案痕迹冲刷的一干二净。


到今天,当年调查此案的警员早已变为白发老人,该案也已经过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追诉时效,这意味着该案可能成为永远的历史悬案。


在未来的某天,日本人想要解开这起“三亿日元劫案”的历史谜团,恐怕只能靠名侦探柯南了……




这是一个开过光的公号

很灵哦

扫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