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问这个问题,心里无比想说“爷最后说这一遍!”但是咽了咽口水,还是低调的开说吧。俄罗斯、新疆和田、青海昆仑山,是透闪石玉的三个主要产地,通盘来讲,新疆和田玉的质地跨度比较大,从质地极好到质地一般到质地低劣,均有迹可循;对和田玉评价的几大重要指标依次为:油脂度、细度、色度、致密度、瑕疵等等,而这些因素之前也是有交叉的不可分剥的紧密联系,比如细度好,致密度好,油脂度才可能好;而细度好,又不代表致密度好,但是,致密度好,细度不会太差,哈哈哈,是不是极为糊涂?这个实在是一篇无法讲清,但第一个论题——和田料差距大这个您是可以认知的,最好到优质籽料,细度、致密度、油性都为一等一,若色度一级瑕疵甚少,则可称为上品。但同样为上品的青海料,我们对它的要求则要宽容的多,因为地质条件各方面的缘由,青海料统统表现的极为水透,质地相对没有很是致密,它的组成和田玉的细密的颗粒的形态也与新疆玉料很是不同,成熟度更逊一筹,且交织程度也没有那么紧致。不过上等青海料同样可以力压中低档新疆和田玉,这样讲我觉得大家都可以很清楚的理解。而俄罗斯贝加尔湖系统的玉料,它同样因为地质原因,而表现出洁白和稍显干并不油润的特点,注:油润是综合表面和结构的非常复杂的表面光泽形态,和所谓的油没半毛钱关系。同样,大致来讲,俄罗斯玉的整体素质,注意,整体素质,是稍稍要强于青海料的,这其实可以用一个比喻,西方国民整体身体素质要较中国人强,但具体个体实在无法用总体来衡量,这样说不知是否恰当。这以上主要涉及和田玉白玉领域,而其他各种颜色也是各地各有翘楚。青玉、青花皆是新疆和田中多有上品;青海翠青、烟青是这些年颇有特色的品类,俄料中糖白也是极具特色;不能不说的是俄碧,已经几乎占据了碧玉的大半壁江山甚至更多,一洗加碧之前的火爆市场,因为它鲜亮似宝石的颜色质地。同时,前端矿区也一直在探索不同类型的料子,白加绿是近期原料市场上交易比较频繁的主流品类之一,它的白的一端是主要为鸭蛋青的料,以细腻柔美的颜色而著称,现在好质地好色也很是不便宜,另一端以浓色菠菜绿为主,无黑点为上品,但偶有起层,结构和细腻度较鸭蛋青差上一些,总的来讲,同样质地的料,两者的价格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