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家养老才是重头戏

 流星山寨图书馆 2016-09-11

居家养老才是重头戏

《2016北京养老产业蓝皮书》发布暨居家养老服务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6-09-09 16:53:32来源:健康时报网|分享|扫描到手机
阅读提要:9月9日,在《2016北京养老产业蓝皮书》发布暨居家养老服务研讨会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北京怡年老龄产业促进中心理事长陆杰华指出,居家养老才是中国未来养老的主要承担者,能否为中国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提供充分的养老支持,从根本上取决于作为基础的居家养老体系能否健康发展。

(健康时报记者 梁缘)9月9日,在《2016北京养老产业蓝皮书》发布暨居家养老服务研讨会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北京怡年老龄产业促进中心理事长陆杰华指出,居家养老才是中国未来养老的主要承担者,能否为中国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提供充分的养老支持,从根本上取决于作为基础的居家养老体系能否健康发展。

\

早在2008年,北京就确立了“9064”养老模式,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呈现90:6:4的比例关系。自十二五后期,北京特别关注居家养老体系建设。

养老生活圈:从床边到身边,再到周边

“去年我们的关注点是机构养老,今年我们将关注点放在居家养老上,除了考虑到老人怎么吃、怎么穿、怎么玩,也考虑从社区周边为老人提供服务,把这个15分钟养老生活服务圈建好。”陆杰华教授指出,在“9064”养老模式中,“90”和“6”,也就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联系紧密,从床边到身边,再到周边,建好“三边”,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扩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范围,比如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服务;利用社区托老所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等。

老年餐桌:从“量”到“营养”的升级

北京自2009年期就已开展老年膳食服务,重点解决三五、孤寡、空巢及失能老人“吃饭难”的问题。现在,全北京约有三千多家社区“老年餐桌”,大大提升了社区周边老人就餐的问题。“量提上去了,现在就得再进一步,把关注点投向营养。”

为让“老年餐桌”实现营养升级,2015年,北京市民政局委托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制定了《老年营养餐配餐技术要求》,为老年膳食营养餐提供更详细的技术指导。

(责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