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抄录—奇效良方卷之七;燥门附录】

 王嘉露7703 2016-09-11
  1. 续;燥金主于收敛,劲切,紧涩,故为病筋脉劲强紧急而口噤也。或病燥热太甚,而脾胃干涸,而成消渴者,或风热燥甚,怫郁在表,里气平者,善伸数欠,筋脉拘急,或时恶寒,或筋惕而搐,脉浮数而弦也,风热燥郁甚于里,故烦满而或闭结也。及风痫之发燥者,由热甚而风燥为其兼化,涎溢胸膈,燥烁瘛疭,昏冒,僵仆也。凡此诸证,皆由热甚而生风燥,各有异者,由风热燥各微甚不等故也。所谓中风或筋缓者,因其风热胜湿而为燥,乃燥之甚也。然筋缓不收而痿痹,故诸贲郁病痿,皆属肺金,乃燥之化也。如秋深燥甚,则草木 痿落而不收,病之象也。是以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夫燥之为病,血液衰少,而气血不能通畅,故其病也。治法当以甘寒滋润之剂,故甘寒俱能生血,又寒能胜热,阴得滋而火杀,液得润而燥除,源泉下降,精血上荣,如是则气液宣通,由内神茂而外色泽也。【内经】治法,燥者润之,非养血润燥之谓与?世或有言风热而燥,误以辛凉驱风苦泄之剂,愈燥 其液,损之又损,殊不知血衰致燥,多招风象,乃木火得侮金水衰也。风燥之疾,当求其本,治则不失也。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